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都市言情 > 捡到黑皮哑巴弟弟后 > 第103章
  呼噜呼噜吃饭声,陶瓷勺剐蹭盘面,吃干净后对方放下勺。
  “能是能,但都不懂,保险绳这事有人想出面作证,结果对方明面画饼背地要挟的,都怕,”店里没几个人,李建华凑过来些,声音小了点,“地方小就这点不好,什么都得靠找关系,干活的不少是外地来的,在这边浮萍一样,老实本分一辈子,上有老下有小,咱说怕也正常,一大家的事。”
  陈诩想起那寡言大叔,最近没见上店里吃饭,大概因为春节将至,街上各个角落的人明显变多,马路上堵得到处都是车。
  喇叭声,交谈声,常年在外地的人回来后乡音里多了些各个地区的韵味。
  比平时更热闹,也更加混乱。
  “也是。”陈诩朝椅背上靠,半晌只叹口气。
  “没办法。”李建华说,“好人好事不是好做的,容易付代价——给你哥再倒点,”他清嗓子,“咸菜吃多了,不过你家这泡辣椒真好吃,甜辣,下饭。”
  “我感冒,”陈诩说,“给你拿新的。”
  ”不用,”李建华拉住起身的陈诩,示意他坐,“都感冒,最近不是那什么流感,得亏我女儿放寒假,不然铁定被传染,她体质弱,一生病就难好。”
  陈诩就给空杯子里又倒了些,两人又坐那七七八八聊了些。
  李建华来得早,吃完饭没待太久。店里陆续上客后,打个招呼就开车走了,陈诩给他装的一小袋泡辣椒也忘了带上。
  吃过的碗盘方文端到后院,用热水洗洁精来来回回洗了好几遍。
  陈诩没交待,方文自己这么做的。做餐饮卫生必须要好,不然感个冒得个流感,交叉感染,挺害人的。
  方文在后院洗盘子,陈诩站在厨房门帘那,掀一半朝里看:“真不理我了?”
  一道忙碌的背影,没回头,胳膊肌肉绷得紧,正在炒菜。
  很忙。
  “咋了。”大姐端一盆洗好的青椒胡萝卜进来,见两人气氛不对。往常陈诩话多,周见山虽哑,但也做到句句有回应。
  “没事。”陈诩说,“快过年了,儿子今年回来吧?”
  “回来,”大姐把东西放长桌上,笑,“刚想跟你说这事儿呢,回老家我得坐公交,天气预报说下周有暴雪,想问问你看能不能提前请假。”
  今年过年比去年要晚,除夕要到二月下旬。元旦后下了两场雪,路面积冰积雪,很滑。
  赶到年底,各大饭店订菜量大,供货方忙不过来,导致有时送货较晚。饭馆人流量也比平时大,外地回来的朋友亲戚都爱找地方聚聚喝两杯,如此一来多少有点影响生意。
  电动车不方便。
  陈诩从李建华那托人买到了一辆银色小面包车,二手的,外壳不算新,但能遮风挡雨,陈诩觉得很值。
  主要不贵,五千块钱,操作还算灵敏,就是起步有点肉。买回来后给车轮胎上了防滑链,赶在雪化得差不多的一天,拉着周见山在小城四周逛了逛。
  他开车时周见山总歪头看他。
  陈诩知道哑巴是担心他会因为前年开车出事那次落下什么心理阴影,其实他真还好,这也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
  要不是大姐提到公交,他一时半会都忘记公交会因为大雪停运这件事。
  “可以啊,”陈诩顿了下,“打算哪天回?”
  “下周一,”大姐搓搓手,“坐完公交还得搭轿车,我小叔子只有那天有时间——就是这最忙的时候我不在,实在不好意思。”
  “没事,”陈诩说,“过完年再来。”
  两点多钟,店里没什么人了。大姐摘了围裙说出去买点东西备着过年用,方文蹲那洗碗和盘子,陈诩说:“你也回去吧。”
  方文还是蹲那,笑笑:“好,我洗完就回去。”
  “放那儿,”陈诩说,“回去给药膏擦擦。”
  方文犹豫了片刻,然后甩干手直起身。临走时弯腰带着店里垃圾桶里的几兜垃圾,背上书包离开了。
  陈诩站那看半盆的碗盘,绕到前面的吧台坐了会。周见山在厨房卤菜。
  他在吧台坐不住,不一会又绕到厨房去,靠在门框上。
  “下回不喝了行吧,”他语气软,“我咳嗽真好了,今天你听我咳了吗,没有吧。”
  前些天陈诩感冒发烧,人没精神,差点咳成肺炎。每天只能待在卧室里,周见山要忙厨房,又要抽空进来给他拿药倒水,时不时进来看看他还缺什么。
  恨不得把自己切成两份,一边放一个。陈诩不愿去医院,烧到三十九度时周见山终于决定不能再由着他,把人背去输液。
  咳嗽厉害,医生又让拍个肺部ct,说是再严重点就肺炎了。
  陈诩昏昏沉沉的没个所谓,倒是周见山被吓得不轻。回来后每天往卧室跑得更勤,生怕一个不注意陈诩就咳成了肺炎。
  忙是小事,高烧不退很伤人,陈诩的下巴眼见着就瘦削了下去,周见山心疼,但又不能真的替陈诩去把这场流感给扛了。
  等到终于好了个七七八八了,结果一个没看住,居然这冰饮料又喝上了!
  其实陈诩从冰柜拿这玩意儿纯粹是李建华下车那会脸色差,一看就是低血糖,碳酸饮料糖分大,喝了也不容易吐。店里开着空调温度高,热饮机又坏了,喝点冰的清清凉凉,也挺舒服。
  他流感这段时间周见山严格给他实行清淡饮食,嘴巴快淡出鸟,没忍住喝了三分之一。
  陈诩回味那冰冰凉的味,手从腰那儿伸进去,揽住抱住人。
  脸埋在那片脊背上,闭眼絮叨:“没喝多少,别不理我了,但真好喝,甜丝丝的。你喝么,我给你也拿一瓶。”
  脸下的背不动,光是陈诩手上的那两条胳膊动,当当当切菜,开水龙头洗东西,不一会水声停止,卤锅里香料和汤底咕嘟嘟翻滚。
  店里下午没人,陈诩觉得哑巴估计今天都不会理自己了,应该是气狠了。
  他维持那样的姿势,耳边除了切菜和煮东西的声音外听不见什么了。
  如果周见山会说话,那么可能会跟他吵上一架,比如说你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比如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打吊针时脸色苍白的到底是谁。
  陈诩趴那几乎快睡着了,对方虽然没有回应,但也没推开他,由他抱着。
  也不挪动位置,好似其实就是为了方便他一直抱着。
  不一会嘴边贴上什么东西,他半睁开眼,卤料混合着热腾腾的肉香,两根手指捏着块颤颤的冒热气的牛肉,递在他嘴边。
  【啊。】周见山张了下嘴。
  大概是牛腱子,连筋带肉,q弹软烂。陈诩将那块肉吃完,手朝上勾住哑巴的脑袋。
  掰过来,用油汪汪的嘴亲了亲。
  “还想吃。”他小声说,“不止牛肉。”
  第100章 快打
  “哪有那么巧的事。”陈诩说。
  大姐回老家后三人更忙了, 钱数增加的频率快,陈诩刚开始还往小账本上记,调手机计算器出来算。
  后面嫌麻烦, 确实又太忙没精力,索性干脆从手机上看,到一个月结束后往本子上记笔刨去成本后的利润收入。
  从十月开业至今,已经赚了一个巴掌数还要多了,估计到年后春天, 应该能有两个巴掌。
  招人!
  周见山将手里攥着的围裙担在椅背上, 腾出手“说”:【好久没见到。】
  确实很久。之前寡言大叔时常来店里点份盖浇饭,话不多,说过最多的话是夸味道好。
  说比之前南市场倒闭了的那家超市边上夫妻店的还要好吃。其实只是些家常小炒,不是什么珍贵的菜品。
  但大叔还是用勺子很珍惜地吃完, 临走带一份糖醋小排。周见山难得愿意与除了陈诩以外的人沟通,回想去年两人还在那密闭的空间里闻着汗味听拖车轱辘在地上滚动的回音。
  现在又各自有各自要忙碌的生活,他比划:【厨房有米饭, 等一下,我盛一份。】
  大叔拎着打包盒, 把没喝完的半小壶白酒装进袋子里:“今天不用。”
  中年男人笑笑,大概是一个夏天在外风吹日晒,皮肤明显较去年冬天要黝黑许多。
  “女儿在家煮了。”寡言大叔说。
  到账提示音, 陈诩从柜台出来:“收钱了啊哥。”
  大叔点头,陈诩说:“女儿今天没到奶奶那去?挺能干,自己煮饭了。”
  “天冷。”男人搓搓鼻子, 喝了点酒身上暖和多了,“四年级了。”
  “过年回老家过?”抽屉里有上次刘一舟他们来玩时买的水果糖,陈诩抓了点, 大叔说“是”,然后摇头:“不用,不用。”
  “放这我也不吃,”陈诩塞袋子里,“小孩愿意吃,说是什么果汁添加。”
  大叔不善于推辞,收着了,又抬手搓两下鼻子,“谢谢了。”
  “谢什么,常来,”陈诩看着周见山笑笑,“别看他不说话,经常跟我提到你,说来说去都是缘分,有缘怎么都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