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哦。”李承乾动了动,到底没把头转到另一边去,他干巴巴道,“我没事,吃了几块糖,还撑得住。”
  李世民哑然失笑:“吃着糖冠礼的皇太子,你大约是头一个,往后只怕也没第二个了。”
  李承乾哀怨道:“我饿,如果我饿昏了,那岂不是更加给大唐给你天可汗丢人?”
  “好,你是个贵乖孩子,给你拿了点心。”李世民笑着指指外边,“先吃些垫垫。”
  李承乾伸了伸脖子,道:“这就是咫尺天涯啊。”
  李世民愈发笑开了:“我们大唐的太子愈发懒了,这会儿倒不怕人瞧见笑话了。”说着话,他自己过去将一碟子糕点拿过来,看起来还有想要亲自喂给李承乾的意思。
  “这里除了你没人笑话……”看到他在做什么,李承乾吓得一骨碌爬起来,“我自己吃!阿耶,怪累的,你快去把衣裳换了吧!”
  李世民将碟子递给他,笑道:“这就去,你吃饱了过来,我带你一块儿去宫宴。”
  李承乾忙不迭答应了。
  ……
  皇太子的加冠礼后,李泰再次向李世民提出请求,他想要入朝为父亲分忧。
  知道这件事的李承乾是很惊讶的,上辈子李泰可没有这么急切,再想想倒也不奇怪,毕竟上辈子天可汗会亲手给李泰奉上他想要的东西,用不着李泰争取。
  这辈子天可汗一直很注意太子与皇子的区别对待,即便偏爱李泰,也只是让他超过其他的皇子,和太子差了一大截不说,还处处彰显太子的不同,因此李泰想要上辈子那些特权只能自己争取了。
  这一次并没有谁拐弯抹角地将这件事告诉李承乾,是天可汗主动告诉他的。
  上次那件事后,李世民处置了一些人,并且严查了一番,虽说难免还是有些怀揣小心思的人,但杀鸡儆猴,在圣人没有明显的表态前,他们还是不敢再有什么动作了。
  李泰再一次提起这件事,李世民当着他的面倒是平静的再次拒绝了,但在面对李承乾时却是伤心不已。
  “我对青雀难道还不够好吗?为什么他总是不知足?”李世民叹息着难过道,“这孩子素来聪明贴心,一次两次的提出这般请求,他难道不知道阿耶会很为难吗?”
  对于天可汗来说,儿子们就算不兄友弟恭,好歹也得能相安无事,但现在李泰与李承乾相争的心思越来越明显,而天可汗想要极力避免的态度也十分明显,可李泰就是不领情,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从父亲这里获得支持。
  李承乾没有说话,这事他要怎么说?
  李泰为什么敢再三提起,还不是天可汗每次都是轻轻放下,就算他当着天可汗的面说想要与太子相当,天可汗都不会为此罚他一分半毫,李泰自然敢肆无忌惮。
  “承乾,你说……”李世民看向他。
  李承乾打断了他的话:“最好你来处理,我来的话,阿耶,你知道对付敌人会用什么手段。”
  227
  第227章
  ◎赐婚和就藩。◎
  敌人……
  李世民品了品这两个字,不得不承认,承乾说得不错,若要再放任下去,他的两个儿子只能是敌人。
  李世民极力想要避免的事正在朝着命中注定的结局发生,究竟会不会像承乾说的那样,只有……只有他能阻止。
  “明年……”李世民道,“让青雀就藩。”
  话音方落,李承乾一下子坐直了身体,他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
  李世民看向他,笃定道:“过了年,年长的皇子们都要就藩,包括青雀。”
  让李泰离开长安城,彻底杜绝他所有想与长兄争夺的想法,无论他想要的是什么,他都不能再想了。
  李承乾记得上辈子不是没有亲王皇子就藩,这其中有天可汗的兄弟,也有天可汗的儿子,但这些人中绝对不包括李泰。
  天可汗不舍得他的青雀离开自己身边。
  李承乾确定道:“让青雀离开长安城吗?无诏藩王不能随意进京,以后你可就不能日日见到他了。”
  现在李泰虽出宫建府,可还是日日进宫见天可汗,与他在宫里住着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出了长安城可就不行了,以后天可汗再想见李泰,就得下诏,甚至李泰来长安都不能待太久,否则谏臣们的奏本就要把天可汗淹死。
  ——当然,天可汗可以无视,上辈子这样无伤大雅的小事,又不是住武德殿,天可汗向来不在意。
  李世民叹道:“承乾,阿耶说过,只想你们兄弟两个都好好的。”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道:“既然你认为自己舍得……”
  只是这一份舍得,能维持多久呢?
  就藩一事,除了太子,天可汗没有向外头透露口风,并不知道自己即将离开长安的李泰仍旧日日进宫,现在他的儿子李欣已经两周岁,走路说话都很是稳当,他便也带着儿子进宫来讨帝后的欢心。
  ——在李泰看来,阿耶既然疼他,他磨着也能磨到入朝的那一日。只要能踏进朝堂,李泰就能尽情施展才能,到时候所有人就能知道,圣人除了太子这个儿子,还有别的有能力的儿子。
  作为帝后的头一个孙儿,李欣的确很得祖父祖母喜爱,但正如无论李世民再如何疼爱他的青雀,都得当断则断一样,孙儿再如何好,也不能改变李世民的决心。
  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李世民的两个儿子,还有大唐的江山社稷。
  ……
  皇太子加冠后,就不能再隐于幕后,李承乾要站在正式站上太极殿。
  好消息是,此前天可汗的忠臣们常在他那里见到太子,已经习惯了李承乾的说话办事方式,甚至对于他那一手实在拿不出手的字,众人都互相安慰过多次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太子有那些本事,若没个一星半点的缺点,那人世还能留住这样的人吗?这样的太子,才是大唐需要的太子!
  见前头的大人物们如此镇定,后头不常见太子的倒觉得自己是不是少见多怪了,太子这样才是正常的?
  总之,李承乾的朝堂亮相目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也不是没有坏消息,那就是房玄龄发现太子他竟然弄虚作假!
  这次东宫的太子詹事是杜如晦,房玄龄并没有在东宫兼职,因此他与李承乾的交集并不太多,应该没有机会发现这件事才对。
  然而他与杜如晦关系不错,有一次他发现太子写给杜如晦的回函笔锋凌厉字迹优美,与圣人那手字比起来都不遑多让!
  房玄龄大惊,杜如晦遮掩不过去,毕竟那上头盖了太子的玺印,他只能承认这是太子亲笔所书,他见过太子亲自写字,就是这么漂亮没错。
  只不过得到太子这手好字究竟得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杜如晦就不知道了。
  当一件事不只一个人知道,就意味着会有更多人知晓,很快这些顶层的重臣们就开始悄咪咪比较太子的笔迹。
  最后大家发现,能得到太子那手好字的人竟然不算少,杜如晦是一个,褚遂良是一个,李靖、尉迟敬德等武将,无论在不在京城,太子回函总是端正漂亮的字迹。
  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也没有得到太子的一张好字,还是安慰到了房玄龄等人的心。
  然而,这些就罢了,最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魏徵也能得到太子的喜爱?
  是的,现在他们认为太子喜爱谁,就给谁写好字。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圣人发现了他们讨论的话题,也参与了进来。
  然而,圣人也没得到一张好字。
  众人:“……”
  怎么说呢,可能太子讨厌谁,就给谁写好字罢……
  譬如……譬如魏徵!魏徵实在太讨……
  魏徵出声道:“圣人若好奇,为何不亲自去问殿下?”
  哦,忘了魏徵也在这里。
  李世民摇头笑了笑,道:“你们不知道,太子嘴巴严,他不想说的,除非皇后去问,否则即便是朕,也没法子。”
  阿耶不好当,圣人也一样,众人不免唏嘘几声。
  李世民摆摆手,笑道:“罢了,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别再议论纷纷了,否则让太子知晓,这手字恐怕谁都看不到了。”
  众人心有戚戚焉地点头,这个字养眼,他们不想再也看不到。
  此外,太子的大婚也提上了议程,帝后先前就开始为太子选正妃的消息众人都知道,只是不知他们瞧上了哪家闺秀。
  众人没有猜测很久,十一月初,李世民下诏,册封秘书丞苏亶长女为太子妃,婚期定在后年的正月。
  因为帝后都透露出这是太子满意的人选,一时间不少人提起苏家和苏家女倒是羡慕颇多了。
  看看圣人对岳家的恩赏,想想就能知道做太子的岳家必然也有少不了的好处。
  天可汗下诏后,李承乾求了母亲,令苏家夫人带着长女入宫一趟,他在立政殿与未婚妻正式见了第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