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李承乾提前准备了玻璃器皿与摆件,还有上好的瓷器、绫罗绸缎、宝石珍珠,作为见面礼。
  还没有见到苏家人,李世民就笑道:“哎,前几年说不急的是谁,这会子巴巴准备了这些礼物的又是谁?”
  李承乾托着下巴道:“阿耶,你想笑话我吗?我讨自己的太子妃喜欢,不丢人。”
  长孙氏抿唇笑道:“二郎,你可笑话不到我们承乾,他不是个脸皮薄的腼腆人。”
  李承乾手一松,歪着头闷声道:“阿娘,你好像不是在替我说话。”
  “你阿娘说你脸皮厚呢。”李世民笑道,“还不快坐好,当心你的太子妃嫌弃你。”
  这边说说笑笑一会儿,外头就进来人回禀,苏家母女到了。
  李承乾今年十五岁,苏瑶比他还要小,这会儿只有十三岁,加上古代算虚岁,所以苏瑶这会儿其实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跟李丽质一般大。到后年正月大婚时,苏瑶勉强只能算十四周岁。
  因为上辈子也是贞观九年成亲的,所以李承乾对这个时间点倒是不怎么排斥,只不过生孩子的事,他认为可以往后推一推。
  苏瑶虽小,但礼数不差,在家里时母亲就叮嘱过,当着圣人皇后千万不要多话,但是太子总与她说话,苏瑶不得不话多。
  好在,母亲柔和地冲她笑着,眼带鼓励,苏瑶在与太子说话时才没有那么紧张了。
  长安城中太子的名声很盛,人人都说太子睿智明达,苏瑶便以为他是个板正老成的人,知道自己被赐婚给太子后一直有些忐忑,不知道将来该如何与太子相处,但今日一见却发现太子与她一样,也不过是个活泼的少年人罢了。
  在宫中用过午膳,苏瑶跟着母亲离开前,又被太子送了几箱子礼物,圣人和皇后都让她们不要推辞,说这是太子的心意。
  出宫坐上马车后,苏瑶看着母亲露出了轻快的笑,她抚着自己的头发,眼中含泪柔声道:“好孩子。”
  立政殿内,帝后对未来的儿媳妇也很满意,并且又开始畅想抱孙儿。
  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大唐迎来了贞观八年的新年,度过了热闹的几日后,天可汗下诏蜀王恪、越王泰、燕王祐等几个年长的皇子就藩,时间就定在出了正月后。
  其他人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对于皇帝的诏令十分平静的就接受了,唯有李泰感到了晴天霹雳。
  就藩!李泰从没有想过这两个字会跟他有关,阿耶怎么可能会舍得让他离开长安!
  绝对不可能!
  因此,在诏令下达不过半个时辰后,李世民就在立政殿见到了哭哭啼啼的李泰。
  “耶耶!”李泰扑到父亲怀中哭道,“从前是太上皇不许我再做耶耶的儿子,如今耶耶自己也不想要青雀了吗?”
  李泰幼时曾经被李渊过继给李玄霸为嗣,后来李世民登基,另选了别人承嗣,但李泰曾经被过继出去,到底让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多了几分怜惜。
  但在这个当口被提出来,在李世民知道李泰一定不愿意离京的时刻,除了对儿子的疼爱,李世民难免更加不安。
  228
  第228章
  ◎忙碌。◎
  李承乾只知道越王红着眼睛进了立政殿,又红着眼睛带着泪痕离开了立政殿,而在这之后,也并没有皇帝的诏令发出。
  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事,但思来想去,李承乾还是决定去瞧瞧天可汗。
  宦官通报后,李承乾很快就被请进了李世民在立政殿的书房。
  李世民刚洗了脸,正在擦拭脸上的水,李承乾定睛一瞧,显然天可汗也刚刚哭了一场。
  可能是父子二人抱头痛哭了,李承乾顿时就有点后悔自己来这一趟,他不大想面对这个场景。
  “先坐。”在李承乾迟疑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当即告退时,李世民却已经先开口说话了。
  李承乾只好坐下来,等李世民收拾好在他对面坐下。
  “已经没事了。”李世民眉眼间带着疲惫,但说话的语气并没有变,仍旧带着他一如既往掷地有声的坚决。
  李承乾有点不知道怎么答话,只干巴巴道:“哦。”
  显然,天可汗抗住了李泰的攻势。李承乾心想。
  李泰对付天可汗就那几招,李承乾亲眼目睹过几次,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再到二十五六岁,无非就是撒娇卖乖哭哭啼啼,属于李承乾看一眼能将隔夜饭恶心出来的程度。
  但天可汗带着父爱的滤镜,看他的青雀怎么都好,因此向来十分吃这一套,对于李泰素来有求必应。
  现在的天可汗依然吃李泰这一套,不然他就不会哭,可即便如此,他却没有让李泰如愿。
  天可汗竟然真的对他的青雀狠下心来了。
  李承乾知道,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
  正因如此,李承乾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因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面对李泰的撒娇服软,天可汗有一天一定会心软。即便今天天可汗狠下心来,他终究会有心软的那一天。届时,上辈子的所有事会在天可汗的推波助澜下再度重演。
  即便李世民已经几次三番不再对李泰心软,但李承乾始终不能信任他。
  李承乾觉得自己有些白眼狼,天可汗为了他一再对心爱的儿子严厉,但李承乾却在这里怀疑来怀疑去,不肯多相信天可汗一分。
  偏宠李泰不顾太子脸面地位的并不是眼前之人,那是另一个天可汗,李承乾不信任他是理所应当的,但眼前的天可汗,他从未做过那样的事。
  李世民见长子蹙着眉,眼中闪烁着愧疚,必然是受了影响,便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承乾,这不过是小事,你是大唐太子,不要被这些小事困扰。”
  李承乾看着他眉眼间没有褪去的疲惫,问道:“你呢?你是大唐天子,你会被这样的小事困扰吗?”
  李世民迟疑片刻,最终还是选择实话实说:“我会,但我不会让自己被影响。”
  李承乾点点头,他相信天可汗这句话,他可是大唐太宗文皇帝。
  ……
  正月过后,李泰不情不愿地离开了长安城,在这之前,他还试图去求皇后,想将他的儿子留在长安,留在祖父祖母身边。
  长孙氏已经从李世民处知道了他为何要让李泰就藩,当然不可能同意,可她也无法改变李泰的想法,只得好生劝说李泰只要安分守己,将来长兄定然不会亏待他。
  李泰是否能慢慢领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尚未可知,总归李世民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看到了他的决心,大唐这一代,绝不允许再有为储位兄弟相争的事情发生。
  之后的朝堂依旧按部就班,夏日快要到时,李世民预备再次去九成宫避暑,但太子要不要跟过去,他却有些犹豫。
  李世民道:“承乾,你已加冠,倒可以留在长安监国……”
  李承乾托着下巴疑惑道:“你们都去避暑,让我一个人在这里烤着,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李世民失笑:“你分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承乾笑了笑,道:“我不需要监国,我只想去避暑。”
  太子监国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李承乾已经有了更加稳固的政治资本,不需要这种东西了。
  ——这个政治资本当然不是指天可汗的偏爱和支持,而是借助手机他才能实现的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进步。
  李世民想了想,却问道:“承乾,你是离不开阿耶还是离不开阿娘?”
  “我十六了,我谁都能离得开,阿耶,请不要将我说成一个没有断奶的娃娃,好吗?”李承乾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我有点受不了。”
  李世民不理会他,自顾自道:“我看是放不下你阿娘,承乾,孝顺你阿娘有什么不能说的?”
  提到母亲,李承乾忍不住没好气道:“我不放心我娘怪谁,都怪你!”
  李承乾之所以不放心母亲,盖因长孙氏近来又有了身孕,三十三岁的年纪在古代是妥妥的高龄产妇,而且上辈子母亲就是因为这一年生下最小的女儿,之后便重病缠身,直到贞观十年薨逝再也没能康复,李承乾没办法不为此忧心忡忡。
  高龄有孕,李世民也很忧心妻子,尤其是前头她才因为李泰的事伤心了一段时间,但他们夫妻感情好才能在这个年纪再度有喜,这分明是好事,于是李世民又觉得自己难免有点冤枉。
  李世民好声好气道:“不是已经召孙思邈进京了吗,有他在,定能保你阿娘无虞。”
  李承乾当然相信孙思邈的医术,但上辈子的巧合让他实在焦躁不已,连什么话是不能说的都给抛到脑后了,直接道:“以后你还是跟我阿娘暂且分居吧,等老了再住回到一块儿。”
  在没有避孕意识且没有避孕工具的古代,这是避免怀孕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反应了一会儿才理解了长子的意思,天可汗当时就红了脸,天底下哪有儿子管父母……这些事的,他红脸不是因为害羞,是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