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古代爱情 > 误繁华 > 第61章
  “天杀的,一个村子里人竟然也敢下毒。”
  “祝姑娘这孩子是中了什么毒,你倒是给句话。万一又来毒害我家孩子怎么办?”
  “都别吵,祝姑娘有话要说。”
  人群忽然喧闹起来,又忽然安静下来了。这就是繁华选择留在这座村里的原因,村里人都很质朴团结。
  繁华说着自己的猜测:“应当是误食了商陆。”
  “商陆在山里很常见,是红杆子生出一连串的果子,有红有绿。但是它有毒,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神智恍惚的症状。”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孩子呕吐的声音。村里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孩子吸引过去了,繁华适时出声:“麻婶等孩子吐完你再让我给他把个脉。”
  “诶诶都听姑娘的。”麻婶连连应下照做。
  繁华重新给孩子把脉,这会胃里的东西都吐的差不多了,但还是得煎药。
  “暂时命保住了,但还要服用两贴药。”繁华说着方子,让村里人去镇上拣药。
  麻婶为难道:“祝姑娘,你的方子这么长,我们都是地里人记不住。要不你写下来,我们去镇上拣药。”去镇上请大夫还要出诊金,但是拣药只要付药钱。
  村里人大多都穷。
  繁华顿住,她识字但是她眼盲了。村长虽然也识字,但是村长很不巧今日去隔壁村走亲戚去了。
  “可祝姑娘眼睛都看不见了,她怎么给你写方子。”有村民说出繁华的困境。
  “那可怎么办?”麻婶又急了,抱着孩子眼泪直掉,“我家孙辈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啊。”
  人群中一道清冷、独属于男子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响起:“我来吧。”
  众人循声看去,纷纷为这位陌生的公子让路。
  繁华看不见,却感觉到有人正一步步向她走来,直至她面前停下,问:“姑娘可有纸笔。”
  一股熟悉的清香靠近,繁华愣了一下,总觉得这位突然出现的男子是故人。但她从未听过这人的声音,清冷生疏,仔细听又带有似有似无的温柔。
  繁华道:“并无,但村长有。”
  “我记性差,也记不住姑娘的方子。烦请姑娘随我走一趟了。”
  繁华颔首:“应当。”
  村里便有婶子扶她,那道熟悉的清香围绕在她身侧。村长的屋子很近,村长娘子在一旁围观,早就知晓发生了何事。她连忙回屋找出老头子的笔墨纸砚摆在桌子上,顺道还问眼前这位陌生的男子。
  “公子瞧着不是村里人,请问如何称呼。”
  繁华竖起耳朵听,男子已经研上磨,边磨边道:“小生只是一介书生,恰巧路过瞧了下热闹,称呼我为……”
  “三十六吧。”
  这么奇怪的名字,繁华在心中腹诽。但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村里的怪名更多了去了。狗蛋、鸭蛋、二丫儿、三丫儿这类名字多得数不胜数。
  村里还有人想问他是哪里人,被三十六公子自己打断了。
  他说:“姑娘,请说方子吧。”
  “好。”繁华报着方子,她念一个药材名加几钱就停顿下,听得三十六公子说一声继续后,方才念下一个药材名。
  麻婶看着长凳上坐的笔直的公子,他每写一个字都要抬头看一下眼前仪态端正的姑娘,忽然间发觉这两人格外登对。
  方子写完,三十六公子将纸张递给村长娘子。村里有牛车的人家愿意替麻婶走一趟镇里,帮她拣药回来。剩下的事就不用繁华再操心了。
  麻婶的小孙子还昏迷着,繁华要去一趟麻婶家中检查一下吃食。
  “姑娘可是要去找商陆?”三十六公子又叫住了她。
  “正是。”
  “在下认得商陆,不如在下陪姑娘一块去吧,行事都方便些。”
  繁华思索了一番,还是应下了。两人一块去了麻婶家,麻婶的大儿媳把家中吃食都拿出来让繁华检查。三十六公子则是在观察着四周。
  三十六公子说:“能否去后山瞧瞧?”麻婶的屋子建在林中,院子后面还有一座山。
  “可以可以,蒜子平时就喜欢在后山玩。”麻婶的大儿媳说。
  那股清香逐渐远去,繁华知道三十六公子走了,没多久那股清香又回来了。
  “姑娘的猜测没错,后山长了不少商陆,地上还有孩子吃完扔掉的红杆子。”他说完便摊开手心伸到繁华面前,但是他忘记了眼前的姑娘,眼睛看不见。
  “姑娘要确认一下吗?”
  麻婶的大儿媳眨眨眼,这位年轻公子怎么像个登徒子一般轻薄祝姑娘。祝姑娘看不见,他还要张开掌心问祝姑娘要不要瞧瞧。
  “公子给我吧,我转交给祝姑娘。”
  那人极轻地轻笑一声,繁华虽然看不见但对听觉很敏感,她的确听到了。
  “也好。”三十六公子不疾不徐地道。
  繁华拿到东西后确认是商陆无疑,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事情也算彻底结束了。
  她摸索着要回住处,身后那道清香一直紧随着她。
  “公子跟着我为何?”她忍不住发问。
  三十六公子倒是坦荡:“姑娘眼睛瞧不见,好心护送姑娘回去。”
  “那就有劳了。”繁华大方应下。
  那人一直跟着她的步伐走得很慢,脚步听上去也挺有耐心的,没有一丝急躁。那人还真的将她送回了住处,但那股清香还在周围并未散去。
  三十六公子在问村长夫人能否借宿几宿,他说他是个读书人,来小溪村忽而有了灵感写作,希望能借宝地小住几宿。同样他也会付银子。
  村长夫人被他三言两语给说服了,村里头读书人少,村里人都对读书人有莫名的好感。于是三十六公子就这么住在了繁华对面那间屋子。
  夜里头到了用膳的时候,麻婶家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和蔬菜作为谢礼,感谢繁华的救命之恩。她的孙子已经醒过来了,能吃能睡。大人们询问下才知是孩子贪吃,偷食用了那野果子。
  “不必了麻婶。心意我收了,东西还是留着给孩子补身子。”繁华知晓麻婶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否则孩子怎么嘴馋到吃那果子 。麻婶还能凑出这篮子鸡蛋,想必是东走西借才凑出来的。
  “这可不行,您救了我家孙子是我们的大恩人。”
  麻婶给繁华送谢礼时,三十六公子正倚着门双手环胸看着她们。瞧着两人互相都推脱不让的场面,笑道:“姑娘眼睛瞧不见,这些东西对姑娘来说做饭必然也很麻烦。麻婶不若将东西收回去,请姑娘去吃顿热饭。”
  “诶!这个主意好!”麻婶称赞,顺道也邀请他:“公子也帮了我家大忙,明日午时一块来我家吃顿热饭如何?”
  “可。”那人语调轻快回道,丝毫没给繁华拒绝的机会。
  “那就这么说定了,祝姑娘三十六公子你们可一定要来。”麻婶意满离。
  繁华无奈,又瞧不见对面的人是什么表情,只能关门回屋。
  这些日子她都是靠村长娘子送饭过来的,她没有去北国,也没有去找爹爹给她安排好的镖局,安顿下来后更没有给任何人传信。
  所有人都想不到她往南方去了,没有向北走。
  在她即将把门合上的时候,一双手用力挡住了她的动作。她凭借着本能抬眼瞧去,那人静默了一会,方才开口问她:
  “接下来要说的话,对于姑娘来说,实在是冒昧。但我还是很好奇,姑娘的眼睛是怎么看不见的。”
  第49章
  来小溪村前, 繁华的眼睛还是可以看得清人大致的轮廓。入住在小溪村后,才彻底看不见的。
  医者不自医,她一直都没有找到医治她眼睛的方法。
  她服用假死药醒来后, 便落下了这眼疾的毛病。她想这一切都应当同假死药有关。
  但这一切她是不会告诉三十六公子的。
  “天生眼疾。”繁华随口道。
  “是吗?”三十六公子缓缓反问:“姑娘见过商陆并非天生眼疾。既然姑娘不想说,在下也不会为难。”
  “姑娘歇息吧。”
  随即他松开了放在门上的手。
  繁华不知为何心中松了口气, 合上门。
  一夜无梦。
  第二日村长娘子依旧给她送来早膳, 繁华在屋内用过早膳后在屋子里晒太阳。经过昨日的事情后, 外村的一些村民也慕名前来寻她看诊。
  繁华又为难了,她这里没有常备的草药,无法替人看诊。村长娘子也是知晓她的难处的, 便好心同村里人解释。
  “祝姑娘, 在下可以替祝姑娘代笔。”
  又是三十六公子, 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待了多久,都看见了些什么。
  繁华坐在那神情有些恍惚,蓦然想起很久以前, 有人对她说:“等你寻到了避所, 我就搬去同你做邻里。你悬壶济世,我笔墨书写。”
  “多谢, 不必了。”繁华婉拒。
  “为何?”
  “我意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