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古代爱情 > 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 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63节
  不过一直逃避只会延误事情的进度,深呼吸了几次,俞红豆终于还是点开了那个感叹号。
  【发现系统升级能量:系统升级能量只能用于升级系统,升级系统后,可解锁系统商店功能。】
  【系统商店】功能下面还带着下划线,可以点开看详细说明那种。
  一排的感叹号在脑海中划过,俞红豆好半响才找到理智。
  系统商城?能买到什么?不限时代和流量,可以任意上网的手机或者电脑?又或者洗髓伐毛的仙丹?还是星际飞船……
  俞红豆诚实的点开【系统商店】看了一眼说明。
  【系统商店:出售各种图纸、配方和材料包。(注:不超出宿主的文明等级。)】
  看到图纸和配方的时候,俞红豆有点失望,可看到最后的注时,她又兴奋起来,这是不是说明,这些图纸和配方是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系统升级倒也不是没有好处,俞红豆摸着下巴沉思。
  从这个【发现系统升级能量】出现的契机来看,俞红豆合理猜测,这个升级能量应该就是让曹云徐茂岭和现在的茨沟村人血液变色的罪魁祸首。
  那玩意儿疑似辐射啊~俞红豆纠结了半天,最后捂着脑袋躺倒。
  算了,不想了,反正曹云和那个徐茂岭都不知道埋在哪,想找都没地方找去。
  没准真如徐达所说的“柳暗花明”,时候到了,这个升级能量的线索自动就蹦出来了呢!
  放弃了钻牛角尖,俞红豆才想起去看系统背包。
  背包的最后一个格子中躺着一张跟上次获得的珈兰香香方一样的纸张。
  俞红豆便知道了,这次的收获,应该就是签到地点上写的那个香的香方。
  只是不知道这个【梦兰香】到底是个什么香,俞红豆又去看香方,这一看不禁眉头紧皱。
  【梦兰香:合香,源自陈氏香谱,经花氏昭昭改良。(注:梦兰香致幻上瘾,请宿主谨慎使用。)】
  【零陵香、霍香、甘松各七钱,白芷、木香、沉香二钱,玄参三两,阿芙蓉少许(另研)】
  哦豁!这炙香教藏着的事儿不小啊!
  瞬间系统升级,系统商店的事儿全都抛开了,她爹上大分的机会又来了!
  ……
  第二天一大早,俞三郎和俞红豆父女俩各自顶着一双熊猫眼出现。
  “爹,小姑父他们呢?”俞红豆往门房看了看,没发现有人的样子。
  “走了,连夜去县城买牲口去了。”俞三郎精疲力尽的挥了挥手。
  徐达和曹家几兄弟都不太好糊弄,说是跟着他就能等到线索,个屁,这中间少不了扯皮,好在老天爷站在他俞附这边,这下暂时不用愁没人手用了。
  昨晚商定好之后,俞三郎就给他们下任务了,第一去盯着黄金城,第二去盯着村长家的客人。
  徐达让曹家的两个兄弟去了,他则带着曹雷两父子连夜去县城买牲口,准备跟安北庄接洽。
  俞红豆看着她爹的眼色点了点头,看来是谈妥了。
  吃过了早饭,一家四口带着钱三妹上了马车,准备进城。
  他们之所以选今天进城,一个确实是铺子收拾好了,等俞红豆最后审查,另一个就是俞三郎不想去,也不想让妻女去老宅帮着操办老四的婚席。
  明天就是婚礼的正日子了,家里替他们操心劳力,结果新郎新娘两个甩手掌柜却要今天下午才回来。
  俞三郎也算是开了眼了,真不知道这俩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晚上家宴了,势必有亲戚和村民早来坐席,他可不想留在家里替老四待客。
  又不是他结婚,老大一家热心,让老大去呗。
  路过老宅之后,俞三郎就在吐槽,许氏也觉得老四这婚结的有点不热心,可之前看俩人的模样又不像是假的,不免跟丈夫议论几句。
  钱三妹听得津津有味,俞红豆的目光却再次看向路边。
  【签到地点:桃源村的无名孤坟,是否消耗1点签到?】
  【签到地点:桃源村荒山乱坟堆,是否消耗1点签到?】
  【签到地点:庆朝娘娘坟,是否消耗2点签到?】
  三个紧紧挨在一起,几乎要叠起来的签到文字,再次出现在眼前,却让俞红豆心中百转千回,复杂难辨。
  谁能想到最近闹得京城和武安县城暗潮汹涌的罪魁祸首就这样默默无名的葬在路边的一片黄草丛呢?
  第120章 开店的准备工作
  这次来武安县城,俞红豆的心情不一样了,这个看上去不大的县城马上就要成为她事业起飞的基地了。
  谁能想到前世一直都在默默无闻的给资本家打工的社畜,竟然到古代开始创业了呢?
  这几天段庄头带着庄子里的人加班加点的做香皂和玩具,从茨沟村拉回来的皂角都要被消耗光了。
  沙场点兵和少林演武倒没做那么多,不过给负责给玩具盘上色的人突发奇想,给木头小人涂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衣裳。
  从而刺激了做游戏盘那边的木匠师傅们把木头小人直接爆改,于是俞红豆一开始想要的小鸡吃米盘,就这样在无意间诞生了。
  这次他们没有再把马车停在北城门,而是特意绕到东门,直接进城门后,把马车驶入铺子的后门。
  从外面来看,显然墙和门都已经重新修过,门做了加宽,可以容马车直接驶进去。
  进去之后,小院子一下显得狭窄了许多,不过暂时停一下也不碍事儿。
  院子里段园带着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一个少年,捶着手侯在马车迎接主人。
  俞红豆下车的时候,段园的眼睛都是亮的,中年男人和少年脸色更是激动的通红。
  俞红豆看了一眼院子,整个院子几乎都重新修了一遍,院中铺了青砖,靠着墙留了一点地,现在用竹棍别出了一排栅栏,里面种了一些小青菜。
  柴棚已经堆满,柴棚旁边还留出一块做了牲口棚,若是遇见雨雪天气,送货的来不及避开,可以把牲口迁进去避雨雪。
  “小姐,这是庄子上的刘喜,他负责清货点货和算账,这是张力,我看他机灵,想着让他当伙计。”段园第一时间给小姐说了自己安排。
  随着段园的介绍,刘喜和张力二人对着俞红豆躬身见礼。
  俞红豆认真的看了两个人一眼,点了点头:“往后铺子就托给你们了,不要怕,有事就去县衙找我哥。”
  “这院子收拾的还行,就是用水费劲点,你们也别吝啬,顾不上的时候直接喊街上的水贩子送水过来,一担水没几文钱,到了汇账的时候直接报。”
  俞三郎挨个屋里瞅瞅,见炕和灶也都收拾得立立正正的,厨房里的水缸也填满了水,便交代了一句。
  “小的们知晓了。”刘喜有心想说一句担水不费劲,早点起就行了,但看段园都吱声,便把这话咽了下去。
  “还得预备几个太平缸,这边房子连房子的,真要是哪家不小心受了连累可不好。”许氏左右看看,提了一个建议。
  “对对,段园,你一会儿就就去看看,多买几个,回头再弄条狗过来,防火防盗都有用。”俞红豆一拍脑袋,她都忘了古代的火灾可没有后世那么好灭。
  段园应了下来,引着主子一家进了前面卖货的正堂。
  店铺的牌匾已经做好了,正挂在门上晾漆,牌匾是谭白鹿提了并且找人做完了送过来的,为此还洋洋得意的找俞松邀功,并在给京城写信的时候洋洋洒洒的吹了好一通。
  售货的柜台、展台,桌凳等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也都到位了。
  俞红豆脑子里想着几种商品的展示方法,怎么能做到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
  她在家想开业典礼的时候,也想过几种办法,这会儿看了柜台的布局,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些亮点才好。
  首先是香皂,开业头三天,每天可以送一点边角料,切成指甲盖大的就行。
  然后店里最好是常备着一些水,让顾客进来可以试用。
  玩具盘的话最好是能在门口有个展示,可以吸引小孩的目光……
  菊花茶就好办了,用白瓷的水碗泡好摆上一排,再在墙上挂一副压扁的菊花做的画……
  俞红豆把这些先说给段园听,然后又把香皂怎么摆怎么排都稍微做了个指示。
  然后就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价钱怎么算。
  一套十二块的香皂那肯定是高奢品,日常肯定不能指望店里出货,不过可以拆开单块卖,正好趁机做个市场调研。
  从茨沟村和之前买的皂角本钱很低,平均下来大概也就是两三文一斤,草木灰根本不算,最贵的就是参入香皂中的精油了,颜料和人工也要算一股。
  折合下来,香皂根据香味(材料)的不同,价格也略有差异,从二十文到二两,如果整买一套十二块香皂,则优惠价二十两。
  最便宜的就是用皂角水和草木灰直接混合晾干的角皂,俞红豆让庄子把皂块切小,大概一个婴儿拳头大,卖五文钱,算是给普通人发福利。
  玩具盘少林演武二十文,沙场点兵十五文,小鸡啄米盘因为小十文。
  菊花茶有两种卖法:按两称,一两六文钱;按朵卖,一文钱两朵。
  一两大概16-20朵的样子,算起来当然是论两买合适,但对于想要尝尝鲜又囊中羞涩的人来说,一文钱两朵正正好。
  店里的墙上贴着两张俞老爷子给的菊花养颜败火茶的方子,不论买不买东西,都可以记下来拿回去自己配着喝,但记下方子的人,谁又好意思空手走,一文钱买两朵意思意思也挺好。
  店铺虽然不大,但只卖这几样还是略显单薄,俞三郎便提议把庄子上一些闲置的农产品拿到这里来一起卖。
  俞红豆看到了一些粮食和鸡鸭蛋,甚至还有一些咸鸭蛋,猛地想起来,她哥床底下还有松花蛋呢。
  她回去得看看成没成功,如果成功,店里岂不是又增加了一个新产品?
  俞红豆又交代段园,多去买一些彩色的纸张,剪刀一些彩旗拉花,准备开业后直接到码头那边去,又让他去找个戏班子锣鼓队之类的,到时候在码头那边弄个台子敲锣打鼓的热闹三天,好吸引来往船只和客人。
  段园听到一个主意点下头,双眼亮的跟灯泡似的,嘴上的彩虹屁也不断的输出,把俞红豆捧得咯咯直乐。
  当然段园也不只是拍马屁,他一边复述俞红豆的要求和命令,一边又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一点让俞红豆尤为看重,她觉得段园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好的销售。
  另一边,由谭白鹿送到京城的回礼,终于到了谭家那三位期盼已久的贵公子手中。
  第121章 收回礼的三兄弟
  谭家是从谭老太爷谭启明发家,他与当今是忘年交。
  前朝乱世时,也是他果断带着全部家资和两个能打善战的儿子跟在当今身后揭竿而起。
  谭家父子追随皇帝南征北战十余年之久,终于平定四方,得以建立新朝,新朝建立后,老爷子自动退居二线,卸了兵甲回家颐养天年,被当今封为镇国公。
  谭老太爷先后娶了三任妻子,养下了四儿四女,当年他追随当今起事,带的是第二任妻子生得一对双胞胎儿子谭仲生和谭叔生。
  谭仲生和谭季生也分别被封了侯,前者如今驻守西北,后者镇守京城,谭家一门可谓荣耀至极。
  按说从小就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谭家三个公子哥应该什么奢侈名贵的物品都见过,偏偏叫远在“穷乡僻壤”的谭白鹿给秀了一脸。
  回京之后各忙各的三个公子,再次因为谭白鹿的信聚集到一起,蹲在花园的凉亭里吐槽。
  “这五哥也真是的,怎么送点东西这么费劲呢?信倒是来的飞快!”谭蒙骜单腿踩在栏杆上,手里拿着一封信充当扇子在脸边扇了又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