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悄然驶入辅路,在那片竹林后的幽静院落前停下。
下车后,两人携手步入“竹里馆”。
时光仿佛在此放缓流速,依旧是清雅的装潢,空气中淡绕檀香与茶息。
他们并未预约,只在外间的茶点档口选了几样精致点心,自然少不了那款枣泥方糕。
等待打包的间隙,方允透过雕花木窗望向庭院。
那一方小小池塘与记忆中已大不相同,依旧是一池残荷,却被薄雪轻覆,静默如画。
她的心境,也与当初那个对未来忐忑又强作镇定的自己,截然不同了。
如今,身边是紧紧相扣的手,心里是尘埃落定的安宁。
赵廷文的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看着她唇角那抹清浅笑意,低声问:
“要不要在这里吃了再回去?”
方允收回目光,看向他,笑着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些:
“不要。带回家吃要好一些。”她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虽不多但依旧存在的零星客人,“这里……人多眼杂,不合适。”
赵廷文闻言,眉峰轻抬,伸手捏了捏她的耳垂,声线温柔:
“好同志,觉悟很高。”
……
回到西街别院。
方允几乎是迫不及待拉着赵廷文坐到客厅沙发上,打开那只精致的食盒,拈起一块枣泥方糕送入口中。
熟悉的枣泥甜香瞬间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她满足地眯起眼,像只尝到珍馐的猫,声音含糊却雀跃:
“嗯……真的,还和当初的味道一模一样。”
赵廷文没有去拿点心,只是侧身静静望着她,目光温沉。
见她唇角沾上一点细小碎屑,极自然地伸手,用指腹轻轻拭去:
“慢些吃,要配茶么?”
方允摇头,又心满意足地咬下一口,沉浸于这久违的甜蜜之中。
忽然,她像想起什么极重要的事,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抬起头,一双清亮眼眸一眨不眨地望定赵廷文。
她咽下点心,语气里带着按捺不住的好奇:
“那天在竹里馆吃完饭喝茶的时候,我发现你在偷偷看我,嘴角还带着一点很浅的笑,虽然很快就没了。”
她微微前倾,“我好奇很久了,你当时……到底在想什么?”
那个转瞬即逝的细微表情,在当初那般复杂忐忑的心绪下,被她敏锐地捕捉,并记了很久很久。
赵廷文望进她写满求知欲的眼睛,深邃眼底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微光,有追忆,有温柔,亦有几分被她旧事重提的淡淡莞尔。
他低笑一声,并未立即作答,只从容端过桌上的水杯,慢条斯理地饮了一口。
方允也不催促,深知他自有节奏。
她笑着将手中剩下的半块糕点放下,取过纸巾仔细擦了擦手。
随即,毫无预兆地起身,快步走向书房。
赵廷文略带讶异地挑眉,望向她的背影。
很快,书房传来抽屉开合的轻响。
不过片刻,方允便回来了,手中多了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封面已显磨损的笔记本。
赵廷文的目光在触到那笔记本的瞬间微微一顿,随即化为一声了然的低笑。
方允坐回他身边,将这本承载了无数秘密的笔记本轻轻放回他手中,眼角弯起狡黠弧度:
“抱歉哦,又不小心发现了你的‘秘密’。”
她声音放软:“你当初在云山梅林说,答案就在那里,得我自己去找。到现在……我是不是快找全了?”
赵廷信手翻动着笔记本内页,眼底笑意更深,朝她点了点头。
方允抬起眼,定定凝视着他,声音忽然低柔下去:
“你怎么这么好……”
她伸出手,轻抚上他的侧脸,指尖感受到肌肤之下真实的温度,眼眶微微发热。
那笔记本里事无巨细,记录着她所有的喜好、习惯、细微的情绪,甚至许多连她自己都未曾留意过的瞬间。
那是怎样一种深沉而沉默的爱意,才会以这样的方式,将她的一切默默铭记。
赵廷文侧过脸,吻了吻她仍带着点心甜香的掌心,继而抬眸,深深看进她水光潋滟的眼底,字句低沉而缱绻:
“为你所做的一切,并非刻意,只是情之所至,甘之如饴。”
方允鼻尖一酸,再也忍不住,俯身投入他怀中,一时忘了控制力度,径直将他扑倒在沙发里。
赵廷文结结实实接住她,感受着怀中的温软,紧紧将人拥住,低笑震动着胸腔,糅杂着宠溺与一丝危险的预告:
“这么有劲儿?那待会儿…可不许喊累。”
话音未落,方允已经低头吻住他上下滑动的喉结。
赵廷文闷哼一声,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气息灼热:
“回卧室?”
方允长腿一勾:“就在这里……”
“好。”
笔记本静静躺在地毯上,见证着满室旖旎交融,一生一世,一如初见。
——(正文完。)
明天番外!希望你们还在!
第150章 番外1陈宴辞:初相遇
记忆的闸门悄然开启,时光逆流,涌向那个夏末秋初的午后。
空气里还残留着未散的暑气,梧桐叶缘已悄然染上一抹微黄。
陈宴辞刚从导师办公室出来,递交完出国申请的初稿。未来仿佛已按既定轨道铺展,清晰却沉闷。
刚走下行政楼的楼梯,一阵谈笑声便撞入耳中。
抬眼望去,他的脚步倏然顿住。
大厅里,院领导们正簇拥着一个女孩。
这样的阵仗实属罕见,心下明了这新生来历不凡。
这大概就是导师日前随口提过——今年录取了一位背景特殊、档案受严格加密保护的新生。
然而任何听闻,都不及此刻眼前的万分之一。
女孩站在那里,仿若聚光灯下天然的主角。
一袭纯白连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鸦羽般的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张令人屏息的脸。
那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漂亮,而是一种近乎具有侵略性的、惊心动魄的美貌,眉眼精致如画,鼻梁秀挺,唇瓣是天然的嫣红。
尤其那双眼睛,大而明亮,瞳仁是纯粹的墨黑,此刻因含着笑意而微微弯起,流转着少女独有的灵动清澈,却又奇异地糅合了一种超乎年龄的从容与慧黠。
阳光恰好透过玻璃穹顶,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光。
她微微侧头聆听副院长说话,唇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既显尊重又不失少女的甜美。
只一眼。
陈宴辞仿佛被无形的手定在了楼梯转角。
周遭喧嚣瞬间褪去,他的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落在了那个笑容明媚的少女身上。
他见过不少漂亮出众的女孩,却从未有一人,像她这样,能如此霸道地侵占所有视线,让周遭万物都黯然失色。
她落落大方地回应着关怀,言辞得体,声音清越悦耳。偶尔点头时,马尾辫随之轻轻晃动,发梢荡开青春的弧度。
陈宴辞握着文件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许。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光影交错的楼梯上,看了她许久。
直到那一行人寒暄完毕,笑着朝教学楼外走去。
少女的身影即将消失在门口时,她似乎若有所觉,忽然回头望了一眼。
目光并未准确落在他身上,只是那样轻盈一瞥,如同蝶翼轻颤,却在陈宴辞沉寂的心湖里,惊起了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旋即,她转身,随人群离去。
大厅里恢复如常,陈宴辞却迟迟没有移动脚步。
那个带着甜美笑容、眼神清澈灵动的少女模样,已在他心底刻下了一道深痕。彼时的他或许并未全然明了,这一眼,究竟意味着什么。
只隐约觉得,这个原本平凡的开学日,因这惊鸿一瞥,变得有些不同起来。
自那日后,“方允”这个名字开始更频繁地萦绕在他周遭。
导师提及她,多是赞叹其思维敏捷、悟性惊人;同学议论她,则更多聚焦于那惊人的美貌和神秘家世。
走在校园里,时常能捕捉到低声议论“那个十六岁小师妹”的碎片。
一次在食堂,同窗好友周维端着餐盘在他对面坐下,挤眉弄眼地用筷子示意不远处独自用餐的纤细背影:
“喏,看见没?传说中的方允。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陈宴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她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书,一边慢吞吞地吃着盘子里的青菜,侧脸线条优美又专注。
周维压低了声音,半开玩笑地凑近:
“说真的,宴辞,要不是人家小姑娘才十六,未成年,光看这颜值和智商,跟你站一块儿,还真挺般配的。”
陈宴辞心口猛地一跳,一种被窥破心事的微愠与慌乱骤然窜起。
他沉下脸,眉头紧蹙,声音压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