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重生七零,下乡前我搬空全家 > 重生七零,下乡前我搬空全家 第162节
  但物质上的补偿,并不能抵消亲情的缺失。
  朱景素的话也提醒了秦寒舒,周维光的工作是越来越脱不开身,但她好一些。
  实在不行,她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去一趟。
  作为军属,这也是她该尽的一份责任。
  等周维光回家的时候,秦寒舒便说了这事。
  男人盯着她看半天,然后一把抱住她。
  结实的臂膀箍得秦寒舒的腰生疼,她挣扎了一下。
  周维光松开了些,不过整个脑袋还是搁在她的肩上,跟个大狗一样,在她的脖子上蹭了又蹭。
  “老婆,我......”
  秦寒舒听他的声音不对,连忙打断道:“别煽情啊,一会孩子们进来了,看不笑话你。”
  话音刚落,周笙就“砰”地推门进来了。
  “爸爸,快跟我打仗!”
  周笙喊完后,看到爸爸跟妈妈抱在一起,“咦”了一声,嫌弃道:“一回来就抱妈妈,您可真不害臊。”
  周维光:“......臭小子!”
  周笙过来,抱着周维光的腿,使劲将两人分开,“快,跟我打仗!我要当司令!”
  周维光不像院里其他当爸的那么威严不可侵犯,他该严的时候严,但也会耐心和蔼地陪着周笙玩些幼稚的游戏。
  秦寒舒推了他一把,“出去吧,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陪陪他。”
  周维光不太情愿,他想陪的是老婆好吧。
  ***
  周维光调去三团当团长的第一年,是没有时间休长假的,就连大年三十都估计都很难回家。
  秦寒舒干脆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西北过年。
  临行前准备带回家的东西时,秦飞扬问她,要不要带一台电视机。
  秦寒舒失笑,“倒不是因为别的,电视机那么沉,又贵重,我还要看顾两个孩子,怎么带啊?”
  秦飞扬道:“其实也好办,我可以托火车上的朋友帮你看着行李,你带好孩子就行。”
  秦寒舒心动了。
  她跟周维光十年没有回去过,主要是周维光,作为儿子,对父母亏欠了太多。
  秦飞扬劝道:“带一台吧,反正咱有这个条件。”
  秦寒舒点头,选了一台十八寸的彩电。
  一台国产的黑白电视机都得卖三四百,还要票,这台彩电得卖上千。
  不过不管是秦寒舒还是秦飞扬,现在都没把这点钱放在眼里。
  两个电器店的任何一个拎出来,每个月的毛利就能造就一个万元户。
  除了电视,其他的东西自然也不能少。
  穿的、用的、吃的,秦寒舒收拾了慢慢两个大包。
  她提前发了电报,周维礼会派人到省城的火车站来接她。
  出发的这天,周维光抽了半天时间送他,叮嘱了她半天。
  最后,周维光不顾影响,拉住了秦寒舒的手,“老婆,谢谢你......”
  秦寒舒还没来得及说话,周笙就怪叫道:“哎呀呀呀,爸爸您可害点儿臊吧!怎么老喜欢占我妈便宜!”
  站台上告别,拉个手本来没什么,周笙这一喊,倒是惹得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窃窃发笑。
  周箎捂住弟弟的嘴,拖着弟弟往一边去了,懂事地对爸爸妈妈道:“没事,你们继续。”
  周维光摘下帽子,狠狠地抓了一把发痒的头皮。
  倒霉儿子!真想解了皮带抽一顿!
  第215章 好湾村过年(1)
  周维光给定的卧铺票,三天三夜的火车倒没那么难熬了。
  就是周笙太难管了。
  这孩子精力旺盛得很,在各个车厢之间窜来窜去。
  秦寒舒担心他遇到人贩子,一看人不见了,就得去把他找回来。
  心累。
  周箎见状,斯斯文文地对周笙道:“弟弟,你别再跑来跑去了,安静地待在这个车间里,好吗?”
  周笙立马响亮地答道:“好!”
  然后真就乖乖坐到哥哥身边,好奇地去看哥哥看的书。
  他才五岁,又不爱学习,只认识几个数位。
  虽然看不懂,但他看得津津有味。
  两兄弟并排坐着,异常和谐安静。
  秦寒舒根本没当回事,周笙能听话才怪呢,可能过不了半小时,他就得偷摸往外跑了。
  然而秦寒舒猜错了,周笙还真安静下来啦!在周箎旁边,两三个小时不带挪窝的,只偶尔开口问周箎一些奇怪的问题,周箎也耐心地回答他。
  秦寒舒的眼神在两兄弟之间来来回回。
  周箎长得瘦弱,周笙健壮,两个人相差五岁,周箎也就只比周笙高一点,甚至不如周笙的身板厚实。
  周箎居然能管住周笙。
  秦寒舒悄悄问周箎:“他为什么这么听你的话?”
  周箎想了下,“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崇拜我吧。”
  秦寒舒:“......”
  有些酸,小兔崽子都不听她的话呢。
  不过也好,有周箎管着,周笙好歹是消停了,这段旅程平安到达了终点。
  来接人的是朱景素,带着一个司机。
  看到秦寒舒还搬了一台电视,她惊讶道:“这个牌子是进口的,很贵吧?”
  秦寒舒小声道:“也还行,抵维光半年多的工资。”
  朱景素不赞同道:“你们平常往家寄的东西就够多了,回来一趟还花这么多!你们也要过日子,花钱可不能大手大脚的,爸妈这边有我们呢。”
  朱景素上回没在秦寒舒家看到电视,便以为弟妹两口子是省吃俭用先紧着老人。
  其实是秦寒舒压根没想起来给自己家添置,这回要不是秦飞扬建议,她也没想到要搬太电视回来。
  秦寒舒叮嘱朱景素:“爸妈问起来,你就说只花了五百,免得他们心疼钱。”
  朱景素笑道:“五百块钱也不少,他们也会心疼死的。”
  两个孩子距离上次见朱景素的时间还不长,都记得,热情地喊着“二妈”。
  朱景素一手拉一个,带他们先上车。
  “爸妈知道你们今天到,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忙活了,还请了师傅,要在家里摆席呢。”
  秦寒舒失笑道:“不至于吧?就回家探个亲而已啊。”
  朱景素:“也没那么夸张,就是请了许多亲戚过来,还有村里的一些人,估计得摆上个七八桌吧。”
  主要是秦寒舒和周维光结婚的时候,就没在家里办过,这回虽然知道周维光还是不会回来,但借此机会让儿媳妇和孙子在亲戚跟前亮个相,也是好的。
  吉普车开到村口就进不去了,只能下来走路。
  早早的,周瑞兰就等在村口了,见到秦寒舒就扑了上来,一点没有生疏。
  “三嫂!你真是一点没变啊。”
  秦寒舒也拉住周瑞兰,高兴地喊道:“兰花。”
  周瑞兰的变化很大,脸色蜡黄憔悴,岁月留下的痕迹不小,看上去还没朱景素年轻。
  朱景素比周瑞兰可大十来岁呢。
  周瑞兰将身后一个小女孩拉上前,“这是我女儿,叫杨乐。”
  “乐乐,这是三舅妈。那两个就是周箎和周笙吧?一个你该叫哥哥,一个是弟弟。”
  秦寒舒伸手就想抱抱杨乐,谁知小女孩胆子特小。一扭头就抱住了周瑞兰的大腿,将脸埋了起来。
  周瑞兰轻轻拍她一下,“这孩子,也不叫人!”
  秦寒舒摆手道:“小孩子认生是正常的,没关系,熟了以后就好了。”
  秦寒舒转头将周箎和周笙叫过来,让他们喊人。
  周箎即便文静,也是大大方方不认生的,周笙就更不用说了,见谁都自来熟,小话痨一个。
  周瑞兰喜得要给俩孩子递红包。
  秦寒舒推辞了两下,便没再拉扯。她也准备了很多红包,一会回去了,是腰给孩子们发的。
  周箎周笙脆接收到妈妈的信号,接过红包,脆生生地道谢:“谢谢姑姑。”
  往家走的一路上,聚集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近十年没回到好湾村,其中很多人秦寒舒都不认识了。
  不过倒是都记得她,说她一点没变,一眼就能认出来。
  忽然,人群里有人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