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 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226节
  “永玺一个人去?”
  “嗯~”永玺小小的脸皱巴起来,纠结了半响,狠狠一点头:“敢去!”
  第257章
  折腾一天,永玺也困了,将她哄睡,弘书才和岳湘回到两人的屋子,一边洗漱一边闲谈。
  “幼儿园朕打算放在雍王府,就用朕原来住的院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岳湘失笑:“不怪二十一叔说,皇上忒会物尽其用。”
  弘书轻哼:“朕还会人尽其用,幼儿园园长,朕打算叫二十一婶担任。”
  岳湘笑容愈大:“那二十一叔又得去找皇阿玛哭诉了,您不仅压榨他,还要压榨他福晋。”
  弘书也笑了,允禧本是一个喜欢风花雪月的性子,最爱和郑板桥这样的文人一起把酒高歌、吟诗作画,奈何摊上弘书,差事一件接着一件,让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过年时候陪胤禛喝了两杯双沟大曲,竟是上头的直接抱着胤禛的腿哭了,抹着眼泪说自己这几年被压榨的有多辛苦,连口小酒都没时间喝,最后硬是抹着眼泪抱走了弘书的两坛双沟大曲。
  “哼,我看他就是想讹酒。”弘书“恶意揣测”道,双沟大曲是山西知府在去岁胤禛万寿节时候进上的贺礼,弘书尝了一口喜出望外,这不是浓香型高度白酒吗,竟这个时候就有了!这可是能往毛子那边出口的好东西。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山西太谷县孟高村人贺氏,于雍正十年才研究酿造出来的,取名叫双沟大曲。
  弘书不由感慨,民间还是卧虎藏龙,于是将双沟大曲列为贡品,但规定每年只能进贡十坛,其余产能,一半在国内随贺氏销售,一半要送到冠军城去,作为出口物品换取朝廷指定物资,当然这个物资换回来之后,朝廷是会付钱收购的。
  黑完允禧,弘书又说起正事:“除了二十一婶,你再去问问弘暾堂哥的福晋,看她愿不愿意做个副院长,除此之外,你再在大臣家里,踅摸一些品行端正、学识不错或者有特殊技能的女子,技能不限于琴棋书画,木工、跳舞、练武、唱戏、医术、断案等等都行,年纪尽量在三十岁以下,已婚未婚皆可,请她们来幼儿园做老师。”
  “身份不必局限于宗室和高官,四五品的、□□品的、吏员家的、商人家的、农户家的,满人、汉人、蒙古人、瑶民、苗民等等,尽量都要有,分散开。”
  “农户家的可能没什么突出技能,就主要看她们种菜行不行,到时候教永玺种菜、认农作物和野菜这些知识。”
  “告诉她们,选中后每位老师有一个入园名额,只能自家用,男女不限,只要嫡出。”
  弘书顿了一下:“这些老师,尽量选择性子刚强些的。”
  岳湘心中一动,答应道:“好。”
  弘书继续道:“除了老师,就是孩子了,也跟老师一样,各个阶层都要有,等这些老师手里的入园名额定下人之后,看看比例,你再挑些孩子,尽量男孩女孩各一半,育婴堂的孩子一定要有。我看看……暂时就八个人吧,男孩四个女孩四个,等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先把人接进宫里,介绍给永玺,让她们一起去幼儿园报道,之后就还是让她们从育婴堂去。”
  岳湘边听边在心里揣摩心选,听到育婴堂微微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收敛了起来,并迅速开始回想她平日里见过、听过的那些孩子……不行,还是得出去将人都再看一遍。
  等将幼儿园的事情理的差不多了,两人也已并排躺在床上,弘书握着岳湘的手摩挲,有些心猿意马,守孝多久,他就憋了多久。
  正想吻下去,谁知岳湘突然开口道:“对了,今年按理来说该是选秀年的,虽说已经过了例行日子,但也是情况特殊,你看是不是可以放在六月,让内务府准备起来。”
  她盘算着:“还有,七弟今年都二十一了,身边耽搁的一个人都没有,这福晋怎么说也该赶紧定下了,你回头问问,他有什么想法没有。”
  这小嘴叭叭的,弘书无奈笑了,先重重吻下去,才道:“他一个大小伙子,用不着你这样操心,良宵苦短,娘子还是把心思放在相公身上才是正道。”
  ……
  嘴上说着用不着操心,但福惠的亲事弘书还是记在了心里,等将大学、海军和军校的造势安排妥当,就叫来了福惠。
  迎接福惠的是永玺甜甜的笑容和热情的拥抱:“七叔!”
  “哎!”福惠蹲下,将跑过来的小人儿抱起,笑的眼睛都没了,“永玺想没想七叔!”
  “想了!”永玺大力点头,两只短短的胳膊圈住福惠的脖子,嫩嫩的小脸蛋贴上福惠的脸颊蹭了蹭,“超想七叔!”
  福惠牙花子都露出来了:“七叔也想我们永玺了!来,这是七叔给永玺带的礼物!”
  宋成立刻上前一步,笑眯眯的将捧着的盒子打开,将其中物品提起来给永玺看:“公主您看。”
  是一个超大号风铃,粉色琉璃为罩,下面垂坠着缤纷彩色的十二星座,灿烂夺目。
  这些年随着出海贸易,加上弘书利用报纸向民众科普一些西方的常识,如今对于西方的一些标志性东西,民间也有了一些了解,十二星座也和十二生肖一样,成为某些商家翻着花样卖货的好工具。
  这个风铃就是福惠在商铺看到后,特意自带了材料让商家照着样子给做了一个大号的。
  特别符合小孩子的喜好。
  “哇!”永玺直接星星眼了,“好漂亮!阿玛!你看是不是很漂亮!”
  弘书笑道:“是很漂亮!拿去给你玛法和额娘也看看。”
  “好!”永玺兴冲冲的走了。
  福惠不舍的目送。
  弘书好笑道:“喜欢就自己生一个,省的整天‘觊觎’朕的公主。”
  “伶俐可人的闺女哪是那么好生的。”福惠撇撇嘴,想起上次去二十二叔家赴宴见到的几个侄女,福晋生的两个脸上掩饰不住的跋扈,侍妾生的那一个畏缩的还不如丫鬟大方。
  “你啊。”弘书点了他一下,道,“你也二十一了,终身大事该定下了,你与朕说,你究竟想不想成亲?”
  “那当然是想的。”
  “那你说说,对福晋的人选有没有什么想法,等六月份选秀让你皇嫂给看看,这次就定下了,最迟明年得成婚。”
  福惠吭哧吭哧半天,开口却是转移话题:“六哥,我听说你要给永玺办个幼儿园,让皇嫂选老师?”
  这是有事儿,弘书答道:“是,怎么,你听到了什么风声,有人有意见?”
  “没有没有。”福惠连忙摆手,现在天下谁不知道六哥最是宠爱永玺,不仅在养心殿单独拨了五间屋子给永玺住,日常接见官员时,只要不是非常重要的事,只要永玺当时在屋里,六哥都不会让永玺出去。
  现在外面都叫永玺“养心殿公主”。
  虽然也有人在背后蛐蛐六哥对永玺盛宠太过,但一来永玺还小,二来六哥这些年愈发权威势重,也没人敢在明面上说些什么。
  如今不过是办个幼儿园,给养心殿公主找些玩伴而已,能怎地?有时间蛐蛐还不如赶紧找找关系看能不能把自家孩子塞进去,女孩可以跟公主做手帕交,男孩可以培养感情,以后说不定能凭借这点雀屏中选尚公主!
  到时候凭养心殿公主的宠爱,皇上还不得狠狠提拔驸马?
  “就是就是…”福惠犹犹豫豫、扭扭捏捏,半天说不出来就是什么。
  弘书翻了个白眼:“就是什么,有什么好扭捏的,有话就说!”
  福惠又支吾了一下,才弱声弱气的道:“就是…就是我知道一家女子,写诗特别有才华,能不能、能不能让皇嫂看看她,去幼儿园当个老师…”
  弘书眉头一挑:“你知道一家女子特别有才华?”
  福惠弱弱点头。
  “你怎么知道的?”弘书似笑非笑。
  福惠眼神飘忽:“就是…就是…好友家的妹妹…”
  “哪个好友?”
  “额…吭…就是前年考中进士的袁枚,六哥你当时还夸他有才华来着。”
  袁枚,弘书对这个人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他有才华、和纪晓岚合称南袁北纪,还因为他在历史上有食圣之称,他辞官归乡后所建的随园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据说《红楼梦》里描写的那些美食也参考了他所写的《随园食单》。
  除此之外,袁枚在历史上时出名的不在乎男女之别,他的一生中收了无数女弟子。在此时的环境中,哪怕是皇后妃嫔,都不能在历史上寻找到她们的名字,袁枚的一众女弟子,却是个个都留下了名字,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弘书的计划里,袁枚是要继承明末李贽部分思想、被推为未来文坛领袖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妹妹却以封建思想入脑闻名。
  “袁枚求你给他妹妹走后门?”疑问句,但弘书却肯定不是袁枚让福惠来的。
  袁枚有才华,非常有才华,有才华的人都很清高,他可以和皇亲国戚交好,那是因为允禧和福惠都合他的胃口,但他绝不会用这个人脉关系为自己谋求晋身。
  只要选中幼儿园老师,就能拥有一个入园名额,这是现在人尽皆知的事,袁枚的妹妹可以被皇后主动选中,但绝不能是他去主动求人、走后门被选中的。
  福惠连忙否认:“不是不是。”
  就知道。
  “那他知道你来吗?”
  福惠蔫了:“不知道。”
  弘书勾起嘴角:“你看上他妹妹了。”
  是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不是不是!我没有!”福惠直接跳脚。
  “我就是可怜她!我是恨铁不成钢!”
  第258章
  弘书对历史上的袁枚了解不少,但对袁枚的这个妹妹,却只有一个有才而不幸的印象,至于如何不幸的,他只知道与婚姻有关,却不知如何有关。
  在福惠“恨铁不成钢”的叙述中,弘书对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才名的女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袁机,比福惠大一岁,她出生时家庭条件没有现在好,袁父那时候只是一个到处给人做师爷的幕僚,常年在外,家里只有母亲章夫人带着她们兄妹俩生活。章夫人也是读书识字的,但因为忙于家务和做针线补贴家用,闲暇时间很少,袁机大多数时候由哥哥袁枚带着。
  袁枚跟先生读书时,袁机有时也会旁听,在家人的影响下,她也非常喜好读书,尤其喜欢写诗。
  袁机一岁时,她的父亲因为救了曾经的主家家属,家属高八为了感谢他,商定夫人肚中未出世的孩子若为男孩,便与袁机定下亲事,袁父答应下来。到了该婚配的年纪,高八却没有使人来提亲,反而以儿子有疾为由商议退亲,袁家父母并不是非要女儿去攀龙附凤的人,加上高八给的理由是有疾,那肯定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才会来商议退亲,不然就算隐瞒疾病成婚了,没两年出了事,自家女儿守寡,到时候自家肯定会对高家不满的,到那时候报恩岂不成了报仇?
  所以袁家父母当下就要答应,奈何袁家父母一心为女儿着想,袁机这个女儿却是不同意了。
  袁机喜爱读书,诗词歌赋她看,女四书她却也看,列女传更是看进了心里去,对于高八的退亲,她说:“夫婿有疾,我侍之;死,我守之。”坚决不退亲。搞得高家没办法,只好说了实情,原来高八这个儿子相貌不扬、矮小弓背、出生便是斜眼,若只是外貌丑陋也就罢了,偏偏这人从小就性情暴躁狠毒,稍大些开始不走正道,高八将他打的死去活来都不改,高家深感若让袁家女儿嫁过来那就不是报恩而是报仇了,才想要退亲。
  到此时为止,这件事除了高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之外,高家父母、袁家父母在这件事上的行为可以说是毫无瑕疵,哪怕到了后世,有些男方父母都不一定有高家父母这种人品。
  可偏偏不管两家父母怎么说,袁机就是坚持女子只能从一而终,坚决不退亲。两家没办法,只能先使出‘拖’字诀。
  这些事情都发生于袁枚在外游学之时,等他从京城返家得知此事后,也加入了父母的行列,劝妹妹不要往火坑里跳,奈何袁机犟得很,怎么说都说不通,搞的袁枚和父母偷偷商议时,甚至都有些后悔是不是不该叫妹妹读书识字,若是没有读书识字,也就不会叫女四书、列女传那些毒害了脑子。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迟了,等袁枚考过举人之后,眼见就要赴京考春闱,妹妹却还是固执己见。袁枚想到在京城的所见所闻,想到皇上让人宣扬的那些新闻,索性和父母一商量,全家进京,希望妹妹在京城受些熏陶,能把脑子里那根筋扭过来。
  入京后,袁枚果然考中,以二甲第五名的名次进入了庶常馆,因与郑板桥的交情,又认识了允禧、福惠两个,时常往来。
  袁枚深恨女四书那些毒害了妹妹的思想,所以在京城稳定下来后,他常带妹妹出去玩,叫她多接触京城那些有名望的女子,听听人家是怎么想的,又搜罗了京城周报的每一期给妹妹看,还把妹妹的诗作拿出去叫人赏析,再回来告诉妹妹那些人是如何夸奖她的。
  福惠就是被袁枚请托经常赏析的人之一。
  他对袁机的认识先从诗作开始,所以先入为主的觉得袁机有才,应该是一个如李清照一般灵动有趣的女子,就在他偶然之下见过袁机几面,对袁机慢慢生出好奇时,却在猝不及防间知道了这样的过往,当下又是气愤又是可惜,莫名的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叫袁机改了那样的想法,不要跳进火坑。
  听福惠念完他特别欣赏的袁机作的几首诗,又絮絮叨叨的说这样有才情的女子不该所嫁非人,被婚姻磋磨,李清照已经够令人惋惜了,不能再多一个。又说袁机就是接触的有才情的女子太少,读成了书呆子,不知道女子还有许多种选择,听说皇嫂这次给永玺选的老师都是又有才又有能力,袁机和这些人多相处,说不定就能想开了……
  那副情不自知的模样叫弘书觉得好笑,但心里也有些不满,于是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福惠眼睛一亮:“六哥你也觉得有道理对吧,那你快跟皇嫂说说。”
  弘书却话音一转:“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你皇嫂挑人的标准却是都被有心人总结出来了,袁家女的性格可不符合,若是中选必有人追根究底,到时候你为她说情这事如何能掩住?不说男女有别,只说她有婚约在身,介时流言蜚语怕能淹死她。她又是那样的性子,说不定为了自证清白,直接一根白绫吊死了,你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不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