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几个男生聚在一起,发出了刻意遮掩又故意袒露的笑声。
姜宁不知道作何回答,她不算内向,与人相处从不怯场,但热情活泼的一面多数都展示给了女生,早恋是大忌,转学生进入新班不该张扬惹事,然而面对问话装哑巴低头又显得不太礼貌,只好把错处推到自己身上。
不好意思,我没有谈恋爱的打算。
男生嗷了一声,眼神扫过身后的哥们儿们,每个字都拉了长音:那就是没有喜欢的呗。
九个字说了十秒,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幸灾乐祸,然而长音还没拉完,就被徐杨一巴掌拍在了后脑勺上:别烦人家,做你的题。
拍完跟前这个,徐杨拿笔敲了敲桌面,歪头支在胳膊上,一个眼刀扫向听戏的几个男生:干嘛,课文背完了是吧,罚写写完了是吧,体育课不想上了是吧。
男生们遭了死亡三连问,离得最近的那个慌忙扭过头,嬉皮笑脸的:别别别,副班我们马上撤。
一群男生手忙脚乱的往外冲,像是刚学会走路的大猩猩,姜宁拿余光看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徐杨是姜宁同桌,也是高二三班的副班,她消息多特权多,成绩好为人仗义,平日里胳膊肘向内拐,坚决维护自己班同学,从不和体委沆瀣一气打小报告,因此人缘很好,那些个被家里花钱送进来,平日捣蛋揭瓦的皮猴子们,也都肯听这位班长的。
副班交代别欺负新同学后,好长一段时间,前桌男生都没主动和姜宁说过话。
姜宁作为艺考生,高中免不了要外出集训考试,难免会缺课缺考,徐高作为林城最好的高中,教学进程又快,动辄就会有跟不上节奏的可能,若是摊上不理解的班主任,还会得到一天天不干点正经事的评判。
然而姜宁的高中时代,却一直过得很幸福。
大概是因为有徐杨在的缘故。
姜宁晚自习需要排练,徐杨会帮她记好作业;姜宁请假缺席月考,徐杨会帮她收好试卷、整理错题;姜宁喝凉水犯了胃病,徐杨会帮她请假去校外买药,顺便带蔬菜粥和奶黄包给她吃。
徐杨会在期末考时往她的书桌里塞草莓软糖,姜宁最爱吃的那种,臭屁又得意的说:可别感动,下午给我好好考。
或是突然递给姜宁一个本子,漫不经心的:买笔时看到了,想起你那错题本都快写满了,你也想不起来换。
翻开本子,第一页右下角工工整整的写着希望姜宁同学数学大题不出错。
姜宁愁成苦瓜,淋点麻酱都能上菜了:这是祝福吗,吹牛皮谁不会。
黄昏总是浪漫的高中时代,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陪伴中过去了,现在想来那些细细碎碎的相处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可是日常琐碎最动人心。
最动人心。
一年级时姜宁喜欢的人,是六年级实验班的副班长,那可是个大队长,可以在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的,可是大队长不喜欢她,大队长喜欢的是校合唱团指挥员,人家两个一个升国旗一个奏国歌,姜宁妈妈来接发烧的姜宁去医院打点滴,路过主席台时都会称赞哟,这俩小孩真登对儿。
暗恋这件事有多苦呢,姜宁一年级时就知道了。
蹦豆大的小姜宁伤心欲绝,国歌唱的咬牙切齿,学着大人的样子发誓,告诫自己再也不要主动喜欢任何人。
小家伙把大人的决绝学了个十足十,却没学会大人的复盘和反思。
为什么会喜欢徐杨呢,姜宁问过自己很多次。
因为艺术节她坐在台前,带领着全班疯狂给自己鼓掌?因为自己不想跑操,她也翘了点名,带着自己去天台吹风?还是因为自己海鲜过敏,买错了馅饼,徐杨二话不说把她的递了过来,说:你吃我的。
都是些同桌间的微末小事,班里同学人都很好,这样的团结热心、互帮互助,不是只有徐杨做得来,一块酱汁肉饼听起来远没有单膝下跪烛光告白要来的浪漫,可姜宁就是觉得心动。
高三那年学校六十周年校庆,因为和运动会合并举办的缘故,姜宁在舞房练舞时,总能看见对面篮球场的男生在打篮球,男生感受到目光,会有意无意的对着这边炫技,把篮球顶在指尖转来转去。
姜宁趴在窗口张望,被值日路过的徐杨见到,跑来训她躲懒。
两个人一里一外坐在窗边,姜宁伸出一根手指问:你说篮球在指尖转起来,是什么感觉的?
徐杨晃着脚,反问她:想玩呀?
想啊,当然想,姜宁狠狠点头。
第二天徐杨带着篮球到舞蹈室找她,不知道这人和谁学的,一个翻手居然真把篮球顶到了指尖上,姜宁瞪大了眼不敢乱动,被徐杨握住一根手指,慢慢接过了旋转的篮球。
篮球在指尖转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姜宁最先感受到的,是麻。
不止手麻,好像半个身子都麻了,软开训练从不逊色的肢体僵成了四根筷子,没撑过两秒就把篮球摔了下来。
徐杨连忙去接,姜宁也连忙去接,一个不稳整个人摔进了徐杨怀里,用圆珠笔挽着的头发散了,额头撞到了徐杨的胸口上,把徐杨扑了大跟头,篮球乒乒乓乓的滚远了,木地板上全是心跳的节奏。
三份跳动撞在一起,与破败枷锁的固有频率重合,等待拆除的的旧门缓缓而开,一束晨光从缝隙流淌进来,照亮了某些陌生的情绪姜宁突然想起四年级偶像剧盛行时几个学姐凑在一起说过的话,她们说:舞蹈生和体育生最配了!
那个主席台前发誓的小孩原以为,自己再也不会上暗恋的当了!没想到兜兜转转,十年过去,自己喜欢的,还是个副班长。
第24章夏天的月亮落在江边(三)
师大和民大离的很近,从民大的舞房走到师大的教学楼不过十分钟,去见男友是个得天独厚的好理由,姜宁狗粮撒了一地,一下课就背上书包往外跑,不是和徐杨去食堂,就是和徐杨去自习。
姜宁没有校园卡,进不了图书馆,徐杨便选了一间荒废的心理咨询室,也不知道她哪来的钥匙。
姜宁背着手转了一圈,凑近了歪头:还留了钥匙,居心叵测啊兄弟,我告诉你,虽然我是你女朋友,但你要是对我动手动脚的,我就大喊非礼啦。
徐杨捞过笔记本拍她脑门上,愁的很:和你说少看小说。
姜宁委屈功力醇熟,嘴角一垂给徐杨定了罪:你不爱我。
这样类似的胡搅蛮缠还发生过很多次。
教室窗外的春雨湖因为改建第三教学楼的缘故被填埋,又因为计划有变种上了数十树花树,姜宁眼看着花谢花开,春去秋来,六月过去了,九月过去了,学校的小绿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三年稍纵即逝,人们来不及怀念过去,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奔赴未来。
徐杨和很多人一样选择了考研,中午赶着拍照,下午又跑去教学办整理资料,除了策划案结案,还有辩论赛和学生会交接等琐事要处理,她有节奏、有规划、有很多事要忙。
一转眼,大学就这么过去了。
关于未来她们聊过很多次,徐杨无遮无拦的把自己的人生计划铺在姜宁面前,不管说什么,姜宁都点头说好。
徐杨见她点头就发愁,戳她:你呢。
姜宁不回答,只是问:你考研还想留在华安是吗,若是不行,服从调剂吗。
这样超纲的问题徐杨回答不上来,也不明白姜宁为何好奇这个,只是笑:再说吧,祈祷我能留在华安,我爸妈可受不了我去外地,我妈就是远嫁,最敏感这个。
姜宁漫不经心的问:怎么,考到哪嫁到哪?你不是不想谈恋爱的吗有事了?
徐杨懒得理她:有什么事?咱俩第一天认识啊,都说了没兴趣。
姜宁扭头看窗外:谁哪知道,男生不行,女生呢,必须选一个呢。
徐杨眉毛拧了好一会儿:那还是女生吧。
姜宁一本正经,看起来真有些起哄的样子:是吧,我觉得你们寝室长就不错。
什么乱七八糟的。徐杨被气笑了,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她笑的太认真了,对话便进行不下去了。
这么多年,徐杨从没喜欢过什么人,她自由、随性、永远自律独立、永远有事可做,她大概是拿着一个人过的足够好,好到不需要爱情滋养、填补、或是锦上添花的剧本,姜宁偶尔逼问,也只能得到不想谈恋爱这么个不咸不淡的回答。
不想谈恋爱,就是没有喜欢的,高中时男生就说过的,可若有朝一日,徐杨有了喜欢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