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 第11章
  堤坝高处,赢秀豪爽地饮了一口绿杨春,他是刺客,不懂沏茶,只管用沸水浸了茶叶,随后便喝。
  这样简单粗暴泡出来的茶反而有种甘香,清澈的味道,或许这就是返璞归真。
  谢舟看着他泡茶,饮茶,又举杯邀自己同饮,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默了一默,旋即举起耳杯,噙了一口。
  赢秀迫不及待地问:“好喝吗?”
  谢舟道:“……好喝。”
  赢秀道:“那再来一杯。”
  谢舟道:“不必了。”
  赢秀有心想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献给谢舟,但是看着谢舟这张俊美冰冷且面无表情的脸,真的看不出他到底喜不喜欢,而且他没有强人所难的爱好,只得“哦”了一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绿杨春。
  好甜!
  来来往往的白丁时不时朝赢秀打招呼,腼腆又期待地告诉他自己今日搬了几根枋木,将河道凿出了几寸。
  赢秀会兴高采烈地夸他们做得很厉害,等到未时放衙后请他们喝冰冰凉凉的绿杨春。
  谢舟立在他身侧,一时竟有些迷惘,赢秀似乎在哪里都很高兴,而且还能让身边的人也高兴起来。
  遇见赢秀之前,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稀奇古怪的人。
  不远处,前来巡视的江州牧和江州别驾将这一幕收之眼底。
  王誉从前是京师门下省散骑,平调到江州任别驾,依旧是从四品官,出仕二十年,不曾有过面圣的机会,看到赢秀和谢舟,微微蹙了一下眉。
  他知道赢秀表面是个儒生,背地里是王守真豢养的家臣,为人家臣,便要有为主子肝脑涂地的觉悟。
  这赢秀不仅全无觉悟,似乎还把长公子当成至交好友了,没点恭敬害怕,反倒一副蹬鼻子上脸的模样。
  再这样下去,岂非养虎为患?
  还有他身边那个青年,俊美煞气,看一眼便叫他胆寒,那到底是什么人?
  南朝不禁男风,那点子风月之事也不算什么,但是像他这样光明正大地搬到台面上,甚至还在长公子监工的堰口上厮混,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
  一旁,知道一切的江州牧恨不得给赢秀跪下,暴戾恣睢的昭肃帝竟然会对一个小小儒生处处留情,纵容如斯。
  这儒生到底有什么稀奇的?
  现在不知道陛下的想法,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妄自行动,更不敢主动去接触那个少年儒生。
  骤然看见身侧的王誉抬脚往他们那个方向走去,江州牧的心脏病都要犯了。
  王誉,你是不是也不想活了!
  年过半百的江州牧直接飞身过去,猛的拽住了王誉的衣襟,在对方惊诧的目光下,老神在在地咳了咳,苦口婆心:“我们来此是来巡视的,巡完就回家,何必另生枝节?”
  这么着急,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在被江州牧强行拖走之前,王誉眯起眼,最后看了一眼赢秀身边那个高大俊美的白衣青年。
  样貌似乎有点像年轻时的当今国相。
  ……那人到底是谁?
  赢秀直觉何其敏锐,刚才有两道视线在盯着他们看,其中一道满是探究,看得他有点不舒服。
  谢舟自然也发现了,他轻轻扫了那两道身影一眼,是江州牧,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官,两人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赢秀没有理会那两道目光,望着沅水涛涛,对谢舟道:“等堰口竣工,我和鉴心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在涧下坊起一座渡口,方便坊中百姓卖鱼到荆州扬州。”
  一个渡口对江州来说无举轻重,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对于大运河来说更加不重要,但是对涧下坊的百姓来说,却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
  “这样一来,涧下坊的百姓也就不会过得那么苦了……”
  赢秀的话戛然而止,他看见谢舟正在专注地看他,那目光像是看见了一个新奇、漂亮的东西,值得紧紧攥在手里。
  那目光其实很熟悉,第一次见谢舟,他就是这样立在冷清的静室内,居高临下地看他的。
  只是现在赢秀才隐隐约约明白那眼神的含义。
  这让赢秀有点难过,不过对他来说,漂亮的美人做什么都可以原谅。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谢舟:“我这样做不对吗?”
  谢舟静静看着他,温凉平静的声音中带着鼓励的意味,“你做得很对。”
  南朝名士追求的赤子之心,出现在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少年刺客身上。
  赤忱,刺客。
  多么古怪。
  现在,这个古怪的少年主动落在了他手里。
  ……
  他会好好珍惜的。
  争取让脆弱天真的刺客活得久一点,长一点。
  第10章
  赢秀全然不知门客在想什么,少年刺客正托着腮苦思冥想,目光望着来来去去抬着枋木的白丁。
  这其中有许多是涧下坊的庶民,自从鉴心让大户上调俸禄后,在沅水堰口修运河这件苦差事便成了香饽饽,许多人争着拿银子去府衙应征,涧下坊的庶民本是没有机会的,是队官看在赢秀的份上收了他们。
  就连修运河这种苦差,只要有了一点点好处,都不再属于白丁庶民,更何况是一个便于货殖的渡口?
  想要在涧下坊添一个小小的渡口,以供下游的百姓向来往的贸船卖鱼,并没有赢秀想的那么容易。
  少年刺客擅长除暴,却不擅长安良。
  赢秀苦恼了半天,忍不住和谢舟说了,谢舟听完他的烦恼,平静道:“你可以借势。”
  “不行呀,”赢秀下意识道:“鉴心太忙了,而且我只是一介儒生,其实和他不熟,勉强能和他谈几句罢了。”
  他不是不清楚琅琊王氏中一直有僮客家臣看他不顺眼,觉得他不是一个好僮客,不忠于主上。
  那些人的想法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似乎王氏主公王道傀也是这么看待他的,在他们眼里,一个刺客,与一柄刀,一个器皿并无二异,没有资格和主上称朋道友。
  王道傀是鉴心的父亲,他不想让鉴心在他和父亲之间两难,在涧下坊修渡口这件事,他要自己来做。
  谢舟沉默片刻,“你可以借我的。”
  赢秀骤然抬眸看他,郑重地摇了摇头。
  谢舟只是建章谢氏一个门客而已,还是国相的门客,现在被派到江州放鹿,要是不小心触怒了国相,岂不是连放鹿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行,你做这事太危险了。”赢秀摇头摇得很坚决,大有绝不答应的意味。
  ……危险在哪?
  谢舟发现自己不太懂现在的刺客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在江州舆图上添一座小小的渡口,对他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
  对于建章谢氏的门客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赢秀就是不要他帮,也不要那个王氏子帮,非得自己去做。
  在仕宦勾连的南朝,出身不显的庶民寸步难行,更何况是起一座渡口。
  谢舟想,赢秀终究还是要借势的,向王守真,亦或者他。
  回到寄身的酒肆后,赢秀便敲响了薛镐的房门,要向他借有关渡口水运的书籍。
  薛镐作为苦读多年的儒生,虽然有书,但大多都是经学易术,没有这么偏的书,在交好的儒生中打听了一番,好容易才给赢秀借来了两本。
  赢秀捧着破旧的书,秉烛看了很久。
  结合书上写的,再根据那日在涧下坊看到的地貌,赢秀提起笔,在纸上落墨。
  民间修渡口都是要向府衙申请的,他得先把禀帖写了。
  次日,江州府衙,几个胥吏围着看了看面前写得粗糙又认真的禀帖,又看看送禀帖的儒生。
  “你是哪一姓的人?”胥吏问赢秀。
  “我姓赢。”赢秀道。
  没听过江州有姓赢的豪族大户,胥吏点了点头:“你回去等等吧。”
  赢秀问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
  胥吏随口道:“有消息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赢秀只好走了,昨夜读了书后他才知道,修渡口是和修运河同时进行的,倘若等到大运河修葺结束,再想修渡口就难了。
  苦思一番,少年刺客再次想起了谢舟那句借势。
  小秦淮的酒肆,一群或老或少的吴姓儒生围坐在一起,老少都盯着桌子正中的禀帖看,都说文人相轻,显然在他们眼里这赋禀帖还不够看。
  行文粗陋,对仗不工整,平仄不齐,一看就没读过几年蒙馆。
  但是这篇禀帖写来不是为了求功名的,而是要向府衙申请,给一个叫做涧下坊的地方修渡口,那是一个满是侨姓的地方。
  而且这个少年说了,倘若能说动府衙答应修葺渡口,到时候要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裱在渡口旌旗。
  少年还说,他们这间小酒肆里一共有十六个人,届时渡口修成后就名十六渡。
  涧下坊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住的都是庶民,但是毕竟能在一个地方留名,年长的儒生抚着髯须点点头,直言不讳地说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