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清舒心脏忽然被触动看一下,她没想到连王阿姨都还记得这件事,她朝阿姨一笑。
“谢谢您记得。”越清舒说,“那把伞我很久之前自己收起来啦,还在的。”
“那就好。”王阿姨叹气,“我感觉你很在乎那把伞,生怕你找不着了。”
“还在的,我找到啦。”越清舒说。
她找到了那把伞的归处,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处。
“对了,你之前还跟我提清水湾的公交站,那边不是让喜莱重建了展馆吗?前阵子我还带孩子去过。”
越清舒点头:“好玩吗?”
“很不错啊。”王阿姨说,“很漂亮,设计也独特,特别是那几只机械的大鱼,我家孩子可喜欢了…对了,图书馆的也很美妙,藏书丰富啊…你难得回沪城,有机会也可以去看看,不过那边现在很热门,预约要排队好一阵子呢!”
越清舒笑着点头说好。
王阿姨不知道她感情上的事情,但对她家跟岑景的关系也有所耳闻。
于是越清舒说:“我叫周叔给我开个后门,我早点去看看。”
“那要记得早点去。”王阿姨笑,“冬天的阳光很珍贵,早点去晒太阳!”
越清舒说着好,跟她又聊了几句后就上楼了。
她翻着自己的书柜。
岑景打电话给她,问她在做什么,晚上要不要出去散步,越清舒说不要。
她要在家好好陪爸妈。
“对了。”越清舒说,“伟大的岑总,你能给我开个后门吗?”
“什么后门?”
“我看明天天气不错,想去清水湾转悠一圈,但你们那里实在火爆,我很难排到号呀。”
“那儿不就是你的书房吗?”岑景说,“直接过去就好。”
越清舒有随意进出的自由。
那本来就是他送给她,送给世界的礼物。
越清舒一边跟他说着话,一边继续翻找柜子里有什么东西,岑景听到也有问她在找什么。
“没什么,就是万一看到以前留下的有意思的东西呢?”她说。
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别的记忆。
现在再看,肯定会特别有意思的。
“暗恋日记?”岑景开玩笑道,“你们小女孩不都喜欢写这个。”
“我才没有。”越清舒否认,“我没有给你写过暗恋日记,你就别想了!”
岑景想着,还觉得挺可惜的,若是有的话,他会好好认真看的。
但没有就没有。
能怎么的?
“我没有要记录喜欢你的心情的习惯。”越清舒说,“当时觉得那不是什么值得铭记的东西,喜欢过就过了。”
岑景嗯了一声,继续听。
“也怕自己睹物思人,还喜不喜欢你,看着都不舒服吧。”
还喜欢的话只会更难受自己的暗恋,不喜欢可能会觉得自己幼稚,也会担心那本好不容易放下的喜欢会不会又重新萌芽。
岑景有过无数次劝越清舒。
不要再喜欢他。
但他现在才知道那份喜欢有多珍贵,他不想要那份爱恋消失,文字记录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她还在。
这个话题他们转瞬而过,没有人太纠结或者在意。
年前岑景工作忙。
第二天越清舒独自去了清水湾那边,老板提前打过招呼,越清舒进去得很顺利。
甚至她享有特权。
有一个透明的环绕玻璃房,是她的休息室。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拉上窗帘。
工作人员直接把越清舒带到了休息室,她上次没有参观这里,就像是留下的悬念。
那时候上半部分的图书馆还没完全开放,毕竟藏书也还没有进货完成。
现在倒是非常热闹。
越清舒本来没打算在休息室久呆,她想下楼去图书区看看书,却在进门的时候看到一本放在桌上的书。
工作人员告诉她。
那是岑景的私人珍藏。
越清舒觉得奇怪,只是一本书而已,目前看起来也没有很特别,他竟然会私人珍藏?
等工作人员走后,她缓步上前,看着那本书的封面。
深蓝色,汪洋大色彩的书封,海洋和自由的飞鸟元素在封面上熠熠生辉。
封面上的少年抬头看着飞走的鸟。
像是坐在海底,看着冲突云层天际离开的飞鸟。
鸟笼无法困住它们,无法禁锢和束缚它们,生机勃勃的一切都充斥着生命的自由。
越清舒翻开扉页。
越清舒一眼看出,空白页上是他的笔迹,毕竟他给她写过那么多手写的稿和批注。
她认识他的笔迹。
甚至可以从他的笔迹中读出他的情绪。
岑景写这几段话的时候心情明显不够平静,差点把纸张都划破,笔锋尖锐。
他摘抄了那么几段话。
-【鸟笼并不是为了禁锢小鸟而存在,是为了给予它们相称的小小的自由而存在。】
他不是为了禁锢她而打造的那个鸟笼。
-【候鸟遵循人类无法理解的秘密指引飞向在天空中,它们毫不犹豫地飞行,没有任何不满,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过完冬,到了候鸟们准备回归的季节了。】
在他心中。
越清舒是自由的鸟。
但他也希望,她是会飞回来的候鸟。
第142章
闲散的下午。
越清舒花了一些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日本文学搭配着独特的翻译腔,读起来有些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她不常看日本文学,因为里面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晦涩难懂。
经常一整本书看下来会有那种不知所云, 看不到重点的飘乎感, 这些书太喜欢把目光聚焦在”小人物”的日常里。
没有什么太多大开大合的剧情冲突, 她看着总觉不够有意思。
只有那些大火的悬疑文, 还算是有些破案的悬念感。
她这一天下午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就去看岑景特别留下的这本书了。
以至于下午岑景来接她, 问她今天玩得怎么样的时候, 越清舒摇头皱眉说。
“在你喜欢的那本小说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她的阅读速度不快, 那短小的一个故事就从正午看到了太阳落山, 看完以后还有点懵懵的。
没想明白那是一个要讲什么的故事。
岑景侧身过来给她扣好安全带, 淡声道:“普通人,平凡又特别的一生。”
“你竟然喜欢看普通人的故事。”越清舒呛他, “你看完这个故事真的能共情到这个角色吗?”
主人公的确是个有些悲惨的角色。
让人想起那充满雾霾的阴天, 偶尔有阳光投射进来以为是救赎, 却又在下一秒被摧毁。
“努力共情。”岑景只能这么说, “难道我要一辈子看《傲慢与偏见》?人总是需要看很多类型的作品的。”
“我只是觉得这不符合你的风格。”
这本书的基调平缓,故事也是讲得缓慢,从头到尾就没有过激烈的争吵剧情。
家人去世后和哥哥相依为命。
后来最亲近的哥哥也去世, 卖波波糖的店变成了药店, 喜欢着图书馆管理员却也没有后文。
越清舒对文中有些细节印象深刻。
古老的房子下埋藏着新生的青苔, 她很喜欢那段描写。
她回忆到这里, 又继续说。
“我以为你会喜欢更加直观一点的作品内容,战火和纷争,或是猛烈又刺激的那种。”
“毕竟你做事情的风格,和这本书的基调完全不同。”
岑景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快准狠且猛烈的人, 日常生活如此,工作风格如此。
甚至在性.事上都难逃这个特点。
越清舒以为会得到他的回答,没想到等到的却是岑景的提问,他反问她:“那你喜欢这本书吗?”
越清舒摇头:“不喜欢。”
“但你平时明明很有耐心看漫长且无聊的科普和纪录片。”
“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都是缓和的基调。”
“嗯…可能是心理基调不一样。”越清舒说,“我开始看之前没想过这是这么平缓的内容,但纪录片本身就是平缓的。”
她没做好那个心理准备。
“那这是你对我的偏见。”岑景笑道,“你的心理预期是按照你对我的了解来判断的。”
“哦。”越清舒语气很淡。
“怎么了,不开心?”岑景已经学会很快察觉她语气里的情绪。
女孩子情绪来来回回就是快。
他养了好久,才给越清舒养出一点点小脾气。
越清舒没理他,低下头回信息,岑景余光一扫就看到她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疯狂点。
他熟悉这套流程——
通常都是在跟小姐妹打报告。
他们几个男的,没有哪一个能逃脱她们那几姐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