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从末世穿到古代之后 > 第114章
  叶西顿时愣住了。
  今日竟然是他生辰?
  他下意识看向宋峤。
  夏家娘子还在一旁絮叨着:“也是前些日子辛紫和苏娘子送了信来问好,在信中提了嘴你的生辰,我这才知道的,等晚些时候,我再煮完长寿面给小师傅吃……”
  叶西胡乱点头应着,看着宋峤的目光倏地就染上了笑意。
  他知道了!
  宋峤那般早早地冒着风雪出去,回来提着的点心,一定是买给他的。
  还有这饺子,肯定也是为他包的。
  叶西因为想念家乡而有点空落落的心情瞬间就被治愈了,他笑嘻嘻地凑过去,用肩膀撞撞宋峤的,和他胳膊贴着胳膊,用连他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充满依赖和亲昵的口吻道:“多包一点,想吃小鱼形状的,你会不会捏?不会我教你。”
  说完便要抢宋峤手里包到一半的饺子,宋峤抬高手臂躲过,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勾起,语气中带着独有的轻嘲和漫不经心,“傻子。”
  “我才不傻!你这都包错了,陷儿露出来了!”他硬是要捣乱,宋峤没办法,最后答应叫他往饺子皮上装陷,自己再上手捏成饺子。
  于是当天,叶四郎幸福地分享完自己的生日蛋糕后,众人吃饺子时,宋峤从里面吃出了糖果、铜钱和金如意。
  第100章
  过完年, 叶西就是十五岁了,按照这里虚长一岁的习俗,也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郎了, 一个很少会再被认作是孩子的年龄, 不过除了亲近的人,旁人也并不如何关注就是了。
  整个年假过去,叶西再去军器坊的时候, 就发现那趾高气扬的方师傅和他的徒弟都不在了, 有工匠上来讨好他, 知道叶西和两人的矛盾, 自然是抢着把两人的事情说了。
  原来那日他领了圣旨之后, 方启自觉再在军器坊待下去, 叶西是一定会找机会报复的, 于是很快就给自己找了下家,军器坊这种官家性质的活计不好找,一些私人造船厂还是非常缺老师傅的。
  但他却没带上自己的徒弟卓甫, 甚至临走之前还告了对方一状,把卓甫替他上手干过的一些龌龊事都捅了出来, 工匠指挥使气得够呛, 明知道方启才是罪魁祸首, 但看卓甫也不顺眼, 顺势就赶走了卓甫, 卓甫便因此赔了钱又丢了营生, 一脸阴沉地离开了。
  方启也就很快告老说要还乡, 工匠指挥使还愁找不到机会把人弄走呢, 对方主动离开, 自然是十分乐意。那方启还以为工匠指挥使至少要留一留他, 没想到却是恨不得在他身上胡乱按个罪名将他赶走呢,于是也就跟自己徒弟一样,很快灰溜溜地离开了军器坊。
  “这还不算完呢,方启走了以后,咱们军器坊的人以前有跟他走得近的,去打听,才知这人找好的下家根本就没要他,后来他再找,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岔子……一把年纪,没了营生傍身,看样子只能回家吃老本了。”
  大家都说这事儿可能是卓甫干的,毕竟军器坊里,跟方启那般过不去的,也就是他这个被师傅坑死了的徒弟了。
  叶西却觉得不像,回头闲聊时跟宋峤说起,才知道卓甫竟然是京都军器监那边派来的。
  他和方启师徒两人最终反目成仇,离了军器坊也在狗咬狗,也是自作自受。
  只是后来卓甫被军器监降罪,自顾不暇,连攀咬方启也顾不上了。
  这些后来事,叶西并不关心,从那些工匠口中听说了,也就是当个饭后八卦的消遣罢了。
  军器坊里少了这两人,空气都清净了不少。
  他本来就受关注,又被皇上特除为工部员外郎,虽还没任职,也比军器坊里的人高出去一大截,就连工匠指挥使在他面前都要客客气气的。
  叶西也就没再遇见过什么糟心事,再加上船造所已经开始正式将船坞修建纳入日程,大家每日忙着赶工程、做图纸,还要头秃船坞具体的设计问题,每日追着叶西问问题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找他麻烦。
  研究技术的人大多还是很纯粹的,叶西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也就不吝啬多讲一些东西。
  很快的,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老师傅”,正式入驻船造所,老师傅有收徒的资格,船造所里的人自然是殷勤得很,叶西却出乎意料点了器物坊里一个没什么名头的年轻工匠,裘双。
  裘双还是那般寡言少语的样子,不过得知这个消息后,眼睛里的光亮就没下去过,见到叶西,更是脸都激动得红了,同手同脚都顾不上了,然后又有些犹疑不定的样子。
  叶西了然道:“叫你来船造所,自然也有一部分私人原因,但最主要还是你个人肯努力、有天赋,值得这个机会。”
  他特意看过裘双的笔记,对方很踏实也很用功,在没人带领下,已经零零散散学了不少关于船造方面的之事,且很有个人想法的形成了系统。一些对于船造技术的思考,虽然还稍显浅薄,却也充满了灵性。
  想来就是军中塞人进军器坊,也不可能找个草包过来。
  叶西对裘双的个人素质很是满意。
  他都这般表态了,其余心心念念想拜他为师的,虽然失望,但也不敢说什么。
  只是裘双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船造所里的工匠们可不怕得罪他,眼红也眼红得明明白白、理直气壮。
  “你这小子凭什么叫叶师傅看重!不拿出点没事来,别想我们打心眼里认同你!”
  被这话一激,本来就十分努力的裘双则更加刻苦了。
  他被看不起说两句也没什么,但是他绝对不能忍受自己的师傅也跟着名声受累!
  船造所里的工作间要比器物坊开放得多,众人平日里进行各种技术交流,也没见谁藏着掖着,因而工作地就是一间能容几百号人的宽敞大厅堂。
  裘双废寝忘食的样子被众人看在眼里,很快危机感就上来了,也开始加班加点的学。
  船造所的所有人就都这么卷起来了。
  叶西和两位老师傅见状都哭笑不得,但还是很欣赏大家的努力的。
  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船坞建造工程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接近了尾声。
  一望无垠的河岸上,巨大而形长的船坞用坚固的泥石三面堆建起来,形成一个簸箕状的凹形建筑,其内坞室平坦而宽阔,“簸箕”即坞口的位置则临水而设,又在其上设置有挡水的坞门,两边有埋入地下的排灌水设备,与坞门位置相对的坞首两旁则配有放置各种修、造船设备工具的地方。
  船只从坞室中被建造完成后入水,或从河中由坞口进入坞室进行修理后入水,都只需要打开灌水装置,向坞室内引入河水,待两端水位相持时,船只便可轻松由此入水,反之,船舶进入船坞,便利用排水装置将船坞中的水体排干即可。
  说来简单,但其中的种种细节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譬如不接受滑道入水,让船坞真正与河水相连,水压的处理就是一个大问题,坞门要足够坚固、厚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此军器坊还专门派人去了城门的各水门学习,吸取水门铁栅栏的种种经验,才成功做出了如今包铁石制的坞门。
  几个月的时间,能完成到这种地步,已经是让叶西刮目相看了。
  船坞试用的这天。
  正是四月里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天朗气清,阳光正暖,船坞两边的堤坝上则占满了人。
  不光是军器坊中人,就连军营里,一些没有轮值的军官士兵也来凑热闹。
  军器坊里人人腰板挺直、扬眉吐气,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人的乱闯,反而巴不得他们来看呢!
  “要放水了!”
  不知是谁喊了声,嘈嘈杂杂的堤坝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只见远远地,浮在内河岸边的巨大沙船上,船帆缓缓升上,悬挂其中的红色旗帜随风飘扬,船长一个信号发出,很快,河水便从四面排入人们站立的下方,仿佛能容纳一切的坞室中。
  水浪汹涌,即使是站在堤坝上,都仿佛能感受到水汽拍打在脸上的凉爽。
  哗哗的流水争先恐后,迅速挤满了船室,众人紧张地望着,厚重的坞门便在水位齐平的瞬间,缓缓打开了,发出阵阵沉重的轰鸣声。
  船帆扬起,船舵调转,百丈高的沙船便在水浪滔天中稳稳驶来,进入船坞,如入水蛟龙,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各项设施指标的报备声不断响起,负责工匠嗓子都喊破了音。
  排灌水没有问题、坞门承压没有问题、坞室水量称重没有问题……
  一项项报下来,船工们凝重的脸色也越来越放松,直到最后,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成功了!
  就连那些禁卫军,也被这股情绪感染,激动得面红耳赤。
  季彦特意和商海楼前来观摩学习,早已被这精妙的建筑设计所征服,这时候商海楼只管拉着叶西的手不停问:“叶小郎君有空去我们那看看?您若不得闲,叫您徒弟裘双小师傅去也是我们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