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悉说:“不行,明天我就得去都察院报到了,不能拖到元宵节后再去了。”
“为何?”
“张阁老退居二线了,被他打压的政敌机会来了,他们肯定会作死的参他。我得去帮帮他。”闵悉说。
云霁闻言叹了口气:“尽力而为即可。”
“我知道。”
都察院是言官,弹劾张居正的奏折多半先是从这里出去的。虽然闵悉现在只是个七品监察御史,说话没多少分量,但皇帝和张居正让他去做这个监察御史,肯定也有他们的用意。至少他要在张居正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要出面挺一把他,最重要的是,私下里见皇帝的时候,要能劝一劝万历。
翌日,闵悉拿着调令就去都察院报到了。
对于他的到来,都察院的同僚都感到有些意外,正常情况下,都会捱到元宵节后才来报到吧,这离元宵也没两日了。
闵悉挨个去拜访了几位上司——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这些御史都在朝堂上见过闵悉,知道闵悉的履历,对他来做御史都十分满意。
御史是个得罪人的差事,不仅要约束百官,还要监督皇帝,弹劾官员倒还好说,顶多也就是树个政敌,但如果向皇帝进谏,惹得皇帝不高兴,轻则罚俸,重则丢脑袋。
如今闵悉来了,还是京城的监察御史,尤其是深受皇帝宠信,这些上司已经开始有了小九九,以后要是有什么冒犯皇帝的谏言,就让他去出头。
左佥都御史谢孟谦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满口陕西腔:“后日就是元宵佳节,闵大人何不等过了节再来上衙?”
闵悉说:“承蒙陛下赏识,下官自当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力,自然要早点过来上衙。下官初来乍到,衙门的事都不太懂,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孟谦爽朗一笑:“好说好说,闵大人跟我来,要做什么我教你。”
孟谦就是闵悉的直属上司,虽然闵悉上面还有正六品的经历,但经历是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弹劾官员的事他们管不着,自然也就没法管闵悉。
闵悉上衙第一天,就开始正式接触监察御史的工作内容,他的工作是考察官吏、弹劾官员,说起来权力还是挺大的。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辖治范围内有哪些官员,然后再了解这些官员的作风、品性,再根据收集的证据来弹劾他们。
闵悉第一天上衙,是听自己的上司和同僚给他说八卦。御史这个职务特殊,京城所有官员都在他们的监督范围之内,因此对京官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
闵悉听同僚说起官员们的八卦,谁家几个妻妾几个子女、哪个大人惧内、谁在外边养外室都知道,甚至哪些官员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都知道,简直是无所遁形。
闵悉听着听着,突然意识到,自己和云霁的底细,他这些同僚肯定也全都是了解的,不知道他这些同僚是怎么议论他俩的。他顿时有种自己在同僚眼中可能是个猴子,正在供众人观赏。
想到这里,闵悉便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那瞬间背上都出了层毛毛汗,不过很快他就把心态调节过来了,等过些日子,他这些同僚们的底细也都会被他弄得一清二楚,谁没有点不可外扬的家丑呢。
况且他和云霁的事也不算什么家丑,个人选择而已,甚至还可以算风流韵事。
闵悉在衙门听大家说了大半天的八卦,又看了不少官员档案,装了满肚子的八卦回到家中。今天在新衙门上班第一天,同僚没有说请他吃饭,他也就没主动邀请大家吃饭,打算等过些日子再说。
回到家中,竟比云霁回家还晚。
云霁见他回来,将炊壶里的热水倒进盆里,兑上凉水:“赶紧来洗手吃饭了。今天这新衙门感觉如何?”
闵悉洗了手,坐在桌边:“别提了!我在同僚跟前,有种被扒光了的感觉。”
“何出此言?”云霁含笑问。
“这都察院就是个大型的八卦收集场所,京城官员的几乎所有隐私在他们这里都无所遁形。我在听他们的八卦时,总觉得那些同僚也在想我们俩的八卦。唉,别提了!浑身不自在。”闵悉忍不住摆了摆手。
云霁哈哈笑:“这有什么关系,咱俩的事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反正没有伤害任何人。咱俩也顶多算风流轶事给人当茶余饭后的谈资,比起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不光明磊落得多?”
闵悉想起今天在衙门听到的那些八卦,他俩这情况,确实还算是比较小儿科的。
“的确如此,所以我很快也就适应了。反正过些日子,他们的八卦隐私我也都会知道的。大家互相伤害呗!”
第497章 出巡
翌日闵悉按时去都察院点卯,只是不再像从前在鸿胪寺那样点个卯就走了,他得留下来坐班办公。
监察御史是个正七品的官员,要是在地方,那也是一方父母官,但在京城这种地方,七品官只能算个芝麻大的官儿。更何况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多达110人,每省由三五人负责,而这些监察御史平日里都是驻京的,只在有事的时候才会带印出巡。
再加上二三四品的各级都御史,以及经历、都事、司务等官员,整个衙门大大小小官员多达一百多人,这在京城都算得上是个大衙门了。
因此都察院的院子里都是人,闵悉不得不和另外三个同僚共用一个屋办公,条件比在鸿胪寺的时候要艰苦多了。
闵悉刚来都察院,依然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
几个同僚凑在一块办公,难免要闲聊,闵悉自然也听到了不少官场八卦和动态。
一位监察御史突然叹气:“都察院最近怕是有得忙了。”
“此话怎讲?”
“我听闻这两日敲登闻鼓的人特别多,都是状告张家派系的人欺男霸女、仗势欺人的。”
闵悉心中一动,忍不住问:“哪个张家?”
“还有哪个张家?在京城,说张家,就特指那一家。”
闵悉再次确认了一下:“张阁老?”
“除了他还有谁!张阁老前日不是告老还乡了么,肯定有很多官员准备弹劾他的,只不过还不敢直接拿张阁老开刀,就先状告张系官员探陛下的口风。”
闵悉明白过来,现在张居正差不多已经是墙倒众人推的境地。这些年他权势滔天,巴结他追随他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些官员又有家眷亲属,简直渗透到了京城的角角落落,人性都是阴暗的,有了权力,阴暗面几乎都会被加倍放大,所以想抓一些错处出来简直是易如反掌。
张居正还没死,余威犹在,朝中官员自然还不敢直接针对他,但已经开始试探了。
有同僚好奇地说:“你们说,真要弹劾张阁老,陛下会是什么态度?”
“这可不好说!张阁老是陛下的老师,应该不会对张阁老如何,至少在张阁老尚在的时候会是这样。至于张阁老百年之后,那就不好说了。”
“唉!张阁老为变法得罪的人太多了,如今他退居二线了,想找他算账的人怕是从宫门前都排到前门大街了。”
闵悉不参与讨论,只是默默听着,张居正失势了,想扳倒张系一派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张居正一家,想全身而退的可能性不大。闵悉在心里暗暗盘算着,如果无法全身而退,至少也要保全张家的人,而不是下大狱被流放。
这一天闵悉又听了满耳朵八卦,回到家时,云霁已经比他先到家了,云霖也从文昌书院回来了,明日元宵节,书院放了假。衙门明日也休沐。
云霖非常好奇地问:“二哥,你怎么比大哥回得还晚?大哥说你被调到都察院去了,都察院很忙吗?”
“是挺忙的。比鸿胪寺忙多了,这不,天天都得按时下衙。”
云霁看着满腔不满的闵悉,忍不住笑道:“其实也不用那么严格,可以早点回家。”
“我主要是在熟悉我的工作内容,顺便听一些八卦。你俩这是在做灯笼吗?”闵悉问。
云霖答:“是的,我想做两盏孔明灯。贝拉去年中秋就跟我说了,想放孔明灯。我答应她了,给她做一个。”
看样子这小子和贝拉关系还不错。
云霁一边忙活,一边看着闵悉:“明天晚上我们也放个去?”
“好啊!”闵悉满口答应,“你们不吃饭吗?饭菜都好了,吃了饭再做吧。”
“行,先吃饭,一会儿再做。”云霁将手中的活给放下了。
三人围桌吃饭,正吃着呢,前院来了人禀告,说是宫里来人传话了。
闵悉和云霁互相对视一眼,双方的眼中都没有太多的异样,应该是皇帝明天想出宫。
他们放下碗筷出去迎接。不出所料,来传话的是他们熟悉的姚公公:“陛下明晚想出宫逛灯会,他让两位大人陪同前往。”
闵悉说:“好。我和云大人明天准备出城,要去看一下琉璃厂,不知陛下是否有兴趣。若是想去,那便一起吧。若是不去,我们明天便早点回来,届时陪陛下去逛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