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姚公公点头:“那咱家回去禀明陛下,若是陛下决定去琉璃厂,晚些时间再叫人来知会你们。”
  送走姚公公,他们回去吃了饭,接着去做孔明灯,既然要和皇帝一起逛灯会,那就得把皇帝的份也一起做了。
  稍晚一点,宫里又来人了,说是万历决定明天跟他们一起出城。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来了,准备妥帖之后,赶着马车去宫门外等候。刚到没多久,皇帝的马车就出来了,阵仗还挺大,有骑马开路的,举牌回避的,以及护卫队和仪仗队,浩浩荡荡的,这不是微服出巡,而是公开出行。
  闵悉和云霁下了马车,给皇帝请了安。万历在龙辇上朝他们招手:“你们都上朕的马车来吧。”
  闵悉和云霁只好上龙辇去,让车夫载着云霖跟在皇帝的仪仗队后面。
  等他们上了车,万历忍不住跟他俩抱怨:“朕本打算跟着你们悄悄出城的,不想大张旗鼓,但母后不准,非要朕彰显皇家威严,要摆仪仗队去。真是麻烦死了,又慢又闹腾,规矩也多,烦人!”
  闵悉当然也不希望这样出去,但事情已经无法更改,只得接受现实:“太后娘娘也是为您的安全考虑,多点人护卫是对的。”这样也有好处,至少他们就不用为皇帝的安危负责了,唯一的麻烦就是行进速度会慢许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坐车。
  车队浩浩荡荡出了城,一路上好不威风,但速度也慢了一半不止。好在万历并没有不高兴,有闵悉和云霁陪着,他俩满肚子的故事完全不会让他觉得无聊,正好他也想和他们多相处会儿。
  第498章 免死金牌
  三人正聊着,万历突然想起来什么:“闵卿,前儿早朝怎么没见着你啊?朕只看到了云卿。”
  闵悉没想到他会留意自己没去早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微臣将鸿胪寺那边的事处理好了,才去都察院报到的,所以没赶上那次上朝。”
  万历盯着他:“就算没去都察院,依然可以去上朝的。”
  闵悉听他这么说,憋不住笑了一声:“横竖微臣还不了解监察御史的职务内容,所以才偷了一回懒,请陛下恕罪!”
  万历闻言,忍不住哼了一声:“你现在知道朕上朝有多辛苦了吧?”似是在表达不满。
  闵悉听出万历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的,索性也放开了:“想到陛下十岁起便早起上朝,臣为自己的懒惰感到羞愧,陛下实乃微臣表率,臣往后再也不偷懒了,会按时上朝的。”
  万历听到这个答复,满意地点了点:“这还差不多,明日朕希望能在朝会上见到闵卿。”
  直到快午时,他们才抵达城郊的琉璃厂,看到琉璃厂的规模,闵悉和云霁都震惊了,这比他们预想的规模要大多了。
  云霁这个位于京郊的田庄一大半都成了琉璃厂,琉璃窑的数量比原来起码多了几倍。关键是这事云霁还不知道,他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事呢。
  闵悉问万历:“陛下,您后来来过这里吗?”
  万历摇头:“不曾。倒是大变了模样,管事公公冯若倒也算有点本事,他同朕说琉璃卖得好,利润丰厚,琉璃厂烧不过来,客商订购的货都排队等到第二年了,便想增设几座窑。朕同意了,全权交给他做主,他便增设了这么多座窑和工坊。”
  闵悉笑道:“恭贺陛下,冯公公是个能人,在经营方面颇有天赋,能为陛下挣大钱。”
  “这也离不开两位爱卿的功劳,朕要赏赐你们,你们想要什么?”万历心情愉悦,大手一挥,就要赏赐他们。
  闵悉和云霁也想不起来要什么赏赐,皇帝给赏赐,无外乎加官进爵、财宝美人,这官已经加了,金银珠宝他俩也不缺,再多也就是锦上添花,没多大意义,美人他俩是完全用不上。
  闵悉想了许久,终于有了灵感:“陛下,臣不需要什么赏赐。可以求个恩典吗?”
  “你要什么恩典?”万历问。
  闵悉说:“臣如今是监察御史,以后负责弹劾百官、给陛下进言,随时都可能会冒犯陛下,臣希望以后若是进言引起陛下震怒的时候,可以饶臣不死。”
  万历看着他,然后哈哈笑了两声:“你这是在跟朕求免死金牌?”
  云霁也说:“臣也不需要什么赏赐,陛下将给臣的赏赐也换成恩典吧,这个恩典给九弟。”
  万历又看向云霁:“你确定?”
  云霁语气肯定:“臣确定!”
  万历大手一挥:“行吧,朕同意了!赏闵卿两块免死金牌。”
  反正他让闵悉去都察院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他给自己进谏的,别人进谏他未必愿意听,但闵悉进谏,他起码会认真听完,而且以闵悉这生财的能力,他怎么舍得杀了闵悉。就算给他两块免死金牌,也根本就用不上,不过他要,那就给了吧。
  闵悉和云霁大喜过望:“谢主隆恩!”没想到万历答应得这么爽快。
  这一趟跑得还挺值的,至少给自己求了两道护身符。
  因为皇帝带了仪仗队出行,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他们在琉璃厂待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只能走马观花一般参观琉璃窑和工坊,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庄子里玩上一天,搞个野炊之类的。
  而且今天是元宵佳节,万历还要回宫去参加皇室宫宴,用过午饭不久,皇帝就打道回府了。
  闵悉和云霁并没有同行,他们要迟点回去,还要跟琉璃厂和庄子的负责人了解一下情况。
  第499章 开始了
  元宵晚上闵悉和云霁陪皇帝逛灯会放孔明灯,一直玩到快子时才返家。
  翌日寅正时刻,闵悉和云霁还是不得不起来,进宫去参加朝会。
  等待皇帝到来的时候,闵悉见到了鸿胪寺卿,对方热情地抬手跟他打招呼:“闵大人,你也来了?”
  闵悉赶紧朝对方行礼:“见过大人。大人,咱们衙门近来可有事要下官去忙?”
  “没啥大事,闵大人不必担心。你去了都察院可还习惯?”鸿胪寺卿笑盈盈地问。
  闵悉看了看周围,他其实还认不全都察院上司的模样,不过御史通常都站一块,他发现还隔着一段距离,便压低了声音说:“还好,就是坐班时间太长了,不能像从前那样溜号了。我可真怀念咱们衙门。”
  鸿胪寺卿笑着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闵大人,陛下器重你,所以你要好好为朝廷效力,别让陛下失望。你有空就回衙门来看看,我们的大门随时都向你敞开。”
  闵悉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以后若不是有西洋的使者进京,他恐怕是不会去鸿胪寺当差了。
  闲聊中,皇帝来上朝了,他睡眼惺忪,显然是没休息好,甚至还忍不住直打呵欠。
  皇帝来了,自然就要开始议事。先是内阁大臣们提了近日朝廷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就有开发南洋大陆一事。
  万历听到开发南洋大陆就来了兴致:“开发南洋大陆一事的确值得重视,此事还需云霁云大人和闵悉闵大人参与,他们才是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待散朝后,两位大人就去文渊阁跟几位阁老一起商议吧。”
  闵悉和云霁赶紧行礼:“臣领旨!”
  又有其他官员上奏了一些事情,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下。
  万历见无人再说话:“众卿家可还有别的事要说吗?没事就散朝吧。”
  这时左佥都御史谢孟谦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还有事要禀。”
  “说吧!”万历本来身子已经往前靠着,准备要起身了,听他这么说,便又往龙椅里坐了坐。
  谢孟谦拿出奏折:“近日我都察院接到了几宗举报,都是状告顺天府大兴县典史戴良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知法犯法、草菅人命的。臣已查明,确有此事,这戴良劣迹斑斑,罄竹难书。”
  “竟有此事!方玺,大兴县当属你管辖的范围,你可知情?”万历看着顺天府尹方玺。
  方玺只觉浑身发热:“陛下,臣未曾听过。”
  典史都不算官,而是个吏,负责掌管县衙司法,虽然不入流,但的确也算是有实权的。一个县的典史犯事,这理应属于监察御史管辖范围,但闵悉并不知道此事,也不是同为监察御史的同僚报出来的,而是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来说,闵悉总感觉此事有点不太寻常。
  万历摆了一下手:“既已查明,那就依我朝律令处罚即可。”
  谢孟谦继续说:“本该如此,但有人百般阻挠,使得戴良数次逃脱责罚。陛下,这戴良是礼部尚书潘阁老的内侄。”
  闵悉听到这里,顿时察觉到不对劲的源头了,这是开始弹劾张居正派系的人了。
  礼部尚书潘晟听到这里,顿时一惊,瞪大了眼睛看向谢孟谦:“谢大人休得胡言!我内侄远在浙江,怎么可能会在大兴做典史?”
  谢孟谦说:“是潘大人一个妾室的侄儿。”
  潘晟胡子都抖了起来:“请陛下明鉴,老臣并不知此事,也根本就不知戴良此人的存在。老臣怀疑是有人故意给老臣泼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