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后宫荣华录 > 后宫荣华录 第131节
  顾瑾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道:“想养。”
  “我想养,我喜欢那只黄白色的小猫。”
  顾瑾说的时候还用手比划着大小,眼睛亮晶晶的:“小小的,很可爱。”
  换做旁人或许会觉得小姑娘这是记吃不记打,但皇帝却没反对,只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道:“那就要看你能不能说得动太后了。”
  没有危险的时候,太后自然会随她心意,但被这么一闹,可就未必了。
  晚膳是太后过来一起陪着顾瑾用的,饭桌上,顾瑾专心致志的吃着饭,连头都没工夫抬,太后则是与皇帝说着话:“徐家姑娘的事,你想如何处置?”
  徐蓉蓉是太后做主为皇帝择选出来的,原本觉着这姑娘还不错,虽有那么点儿不合时宜的傲气,但却懂礼数,知进退,没准儿能成为皇帝身边的一朵解语花,可没想到,头次进宫就闹出了这么个乱子。
  太后已经审问过今日跟着伺候的宫人了,都说见到了徐家姑娘对顾琳似有不喜,言语间也不甚客气,可是否是故意踩的猫尾巴,惹得狮子猫伤人,却是事发突然,都没看清楚。
  要太后来说,不用亲眼看到也能猜出个大概。徐蓉蓉就算是个蠢货,也不至于敢在宫中惹是生非,这事儿她可能还真是冤枉的。
  “朕已经派人传旨申斥户部尚书教女不力了,也不必召她入宫了。”
  太后心中不忍,道:“不进宫就不进宫吧,只是下旨申斥,是不是太过了些?一个女儿家,若被帝王所恶,日后还怎么婚嫁?”
  “更何况,哀家觉着她也不是蓄意伤人。”
  “听宫人所言,哀家倒觉得那顾琳言语间像是有意挑衅激怒,那徐家姑娘,估摸着是被顾琳给算计了。”
  娶妻娶贤,没人愿意娶一个惹是生非的女子做妻,申斥的旨意一下,徐蓉蓉在京中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远嫁个门户低的人家。
  “无论如何,她在宫中伤人都属实情,这处置不算冤了她。”
  皇帝的话分外冷酷无情:“至于永定侯府的那个,也不必再叫她进宫了,朕看她心思太多,该去庵堂里清修才是。”
  太后:“……”
  “唉……皇帝既已经拿定了主意,那就按着你的意思来吧。”太后也是无奈:“本想着那顾琳若是个聪明安分的,收进宫里也未尝不可,怎么说与瑾丫头也是血亲,总能相互倚仗,没想到是哀家看走了眼。”
  为了自己的目的耍些心机,多些算计也就罢了,但她能毫不犹豫的伤害顾瑾,可见是个心狠手辣的,这样的姐妹,着实要不得,更不能让她多与小姑娘接触,免得教坏了孩子。
  皇帝只吃了七分饱,撂下筷子时,顾瑾还正啃着一块儿鸭掌,她闷头吃的津津有味,根本没注意到太后和皇帝都已停了筷。
  宫中用膳,只要皇帝停下了,不论饱没饱,都无人敢再继续吃,就连几个皇子公主都是如此,也就只有顾瑾,在太后和皇帝的有意纵容下,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了。
  这一天没心没肺只认吃的样子叫皇帝皱起了眉,思索片刻后道:“这丫头是不该整日闲着了,回头朕亲自给她挑几个夫子,诗书礼乐都该学起来了。”
  省得她有精力四处游荡,还总受些莫名其妙的伤。
  太后深以为然:“那就比照着嘉宁所学的安排,诗书礼乐要学,女工刺绣也不能少。”
  教养,教养,不能只养不教,之前是心疼小姑娘的身子弱怕会吃不消才叫她清闲了这么久,现在是该学起来了,世家贵女们该学的,一样都不能少。
  顾瑾抬头,见皇帝和太后都正看着自己,虽没仔细听,却隐约觉着刚刚他们说的似乎与自己有关。
  第214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17
  顾琳就这样从顾瑾的身边彻底消失了,刚开始顾瑾还觉得有些奇怪,但她不喜欢这个大姐姐,又正好,太后和皇帝安排的课业都已开始,小姑娘上午学诗书,下午练女红,一整日下来充实而又忙碌,自然而然的也就彻底将顾琳忘在脑后了。
  而徐家与永定侯府为此而起的争端,顾瑾就更不知道了,她只在太后的温柔呵护中慢慢成长着。
  太后和皇帝,于小小的孩子而言,更像是天上降临的神明,用无限的耐心与包容,将她从那一片荒芜的世界里拯救了出来。
  ……
  早春三月,御花园中的海棠渐渐舒展开了花苞,这一日正飘着细雨,顾瑾手中提着食盒,青玉在旁撑着伞,两人一路往勤政殿而去。
  勤政殿外,守在外面的林福远远瞧见了顾瑾的身影,立时便顶着雨迎了过来,先是笑眯眯的与顾瑾行了礼,这才伸出手:“郡主,食盒还是叫奴才提着吧,正巧现下殿内无人,您直接进去便成。”
  这几年来,顾瑾已经是勤政殿的常客了,只要殿内不是在议政,皇帝就默许了顾瑾来时不用通传。
  “那就劳烦福公公了。”
  林福是林常青收的徒弟,进宫时无名无姓,便跟了师父姓林,因为都在御前伺候,为了好分辩,旁人都会称他一声福公公。
  林福躬身低着头,接过食盒的时候,还小心的避开了那双素白的手,这可是太后和皇帝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他可不敢有丝毫的冒犯。
  顾瑾手里捧着那几支特意从御花园折来的海棠,进到殿内后,先是站在屏风后面抖了抖沾湿的裙摆,这才朝着内殿而去。
  殿内,皇帝一如既往的正批复着奏疏,似乎并没有因为顾瑾的到来而分神,趴伏在御案上睡得正香的猫儿却抖着耳朵睁开了眼,见到是顾瑾,立刻喵喵叫着跳了下来,跑到她身边打转,翘着尾巴蹭来蹭去。
  顾瑾手里的花枝还没放下,不顾猫儿的撒娇,只摸了摸它的脑袋,小声问着守在殿内伺候的林常青:“胖团儿怎么又跑这儿来了?”
  胖团就是顾瑾养的那只橘白相间的猫儿,如今正应了它的名字,又胖又圆,它脖子上还挂着一块皇帝亲自提了字的玉牌,虽是顾瑾养着,但有这玉牌在,也算是皇帝的御猫了,在宫中无人敢惹,跑去哪里撒欢儿,都得好吃好喝的供着。
  但也不知是从何时起,胖团儿养成了往勤政殿跑的习惯,最开始皇帝还会叫人把猫送回寿康宫去,如今已经能做到置之不理了。
  林常青笑道“胖团儿聪明,早上刚一下起雨,就从外面窜了进来,想是来这躲雨的。”
  “倒是郡主,这下着雨怎么还亲自来了?遣个奴才送来便是。”
  顾瑾弯了弯眉眼:“太后娘娘交代的事儿,怎么能懈怠呢?”
  送早膳谁都可以,但太后是让她过来看着皇帝用膳的,免得皇帝又犯了废寝忘食的毛病。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留在寿康宫总要被太后念叨着挑选夫婿,顾瑾有点儿头痛,这才不顾雨天地跑了出来。
  两人小声的窃窃私语着,惹得御座之上的人略有些不悦,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沉声道:“进来后也不知先与朕见礼?真是好大的胆子。”
  林常青立时退到一旁,顾瑾却不畏惧,她对皇帝的喜怒把握的分外透彻,只听这语调,就知不是朕的生气,但她还是老老实实的见过礼,等皇帝叫了起后,才走上前去,晃荡着手里的海棠花,道:“臣女路过御花园时折来的西府海棠,陛下瞧好不好看?臣女将它们插在白釉瓷瓶里怎么样?”
  那几支粉红色的西府海棠开的正好,只是这颜色与勤政殿内的布置多少有些不搭,皇帝看了一眼,最终还是摆了摆手,算是默许了。
  顾瑾拿过瓷瓶,将里面月余前插上的梅花枯枝扔掉,又细心的插好海棠,对着枝丫修修剪剪了一番,这才满意的放回了香案上。
  胖团儿已经等急了,一个跳跃跳进了顾瑾的怀里,由着小主人抚摸着它的猫头,发出一阵阵愉悦的呼噜呼噜声。
  林福拎进来的食盒已经打开了,里面的碗碟依次摆开,皇帝也用起了早膳。
  顾瑾抱着猫儿坐在一边,直等皇帝吃完,收拾好了食盒也不见走。
  皇帝并没管她,直到小姑娘又是给自己添茶倒水,又是抢了林常青研墨的活计,才抬起眼道:“今日怎么不回去陪着太后了?”
  顾瑾小脸闪过苦色,摇了摇头:“不急着回去,臣女想在这儿陪陪陛下。”
  这话皇帝可不信。
  他稍想了想,就明白了小姑娘不想回去的原因:“不想说亲?”
  太后近来挑拣了不少世家公子的画像,那势头堪比当年逼着自己选妃时的阵仗,从各公子的家世,相貌,性情,才学,再到八字是否相合,家中长辈是否慈爱,都逐一挑拣了个遍,誓要为小姑娘选出个顶好的夫婿。
  也正是太后的举动,才叫皇帝恍然察觉到,当年那个还不到自己腰际的小丫头,已经不知不觉间长大了,二八年华,正是许嫁的年纪。
  皇帝面上的神情没有变化,心中却多了几分怅然若失,只是他不甚清楚这情绪因何而来,全当是对雏鸟离巢的不舍。
  “那么多青年才俊,就没有一个看得合眼的?”
  “还是单看画像,看不出什么来?不如就办一场赏花宴,让你当场挑选,如何?”
  “陛下!我不要!”顾瑾连连拒绝,不想来了皇帝这里还要被逼着相看:“臣女不急着嫁人,臣女还想多陪着太后娘娘几年呢。”
  说完,还小声嘟囔道:“再者,就算不嫁人,就像长公主那样,养上两个面首,肆意而活,不也很好?”
  皇帝眼皮子直跳,斥道:“胡说些什么?这是你一个闺阁女儿家该说的话吗?真是惯的你无法无天了。”
  第215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18
  皇帝知道顾瑾与长公主亲近,时常还会跟着去长公主府玩耍,但学什么不好,偏想着学长公主养面首?
  顾瑾撇了撇嘴,也深知这是不可能的事儿,小声解释道:“也不是真想养……臣女只是还不想嫁人。”
  她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若是可以,甚至也想像姜妤姑姑那样,一生不嫁地陪在太后身边。
  皇帝不知顾瑾有这种想法,只当小姑娘是还没开窍,尚且不懂男女之情,便道:“不嫁人是不行的,但也不用太过着急,如今只是相看,又不是直接过定,怕个什么?朕给你两年的时间,这两年里,你大可好好的挑选,选出个最合心意的。”
  皇家养大的孩子,多留些日子,等大些再出嫁,又有谁敢嫌弃?其实就算现在顾瑾挑定了人选,有了心仪之人,依着太后对她的宠爱,也未必舍得将人早早嫁出宫去,毕竟是太后一手养大的孩子。
  “朕许诺你,两年内,只要你自己不点头,就没人能逼着你嫁。”皇帝看着小姑娘那惊喜的眼神,又提醒道:“若你两年都没能选出合适的,那到时候,就等着太后给你指婚吧。”
  顾瑾果然又露出了些失望之色,但相较的,有这两年时间,总比现在就嫁出去好,能自在一日便自在一日,如此想着,心情又好了起来,但语气还是略有迟疑:“那太后娘娘那边……”
  皇帝重新捡起了奏疏,淡淡道:“太后那边,朕会亲自去说。”
  顾瑾总算是放心了,只要有皇帝发话,太后也就不会逼着自己在那一堆画像中挑拣了。
  “谢谢陛下!那臣女就不打扰陛下了,臣女告退。”
  顾瑾欢快的行礼告退,半刻都没想着多待,她怀里抱着胖团儿,出去的时候脚步轻松欢快,连食盒都给落下了。
  皇帝愣了一瞬,人都走出勤政殿了才反应过来,指着那食盒佯怒道:“求完人就跑,这么个白眼狼是谁放进来的?下次给朕拦住,别叫她进来碍朕的眼。”
  林常青笑呵呵的应了,心里却想着还不是您和太后惯出来的?
  说来也真是叫人唏嘘,顾瑾一个半路养在宫里的郡主都知道要与皇帝亲近,三不五时的来勤政殿请安,幼时就连习字背书都黏着皇帝,怎么这亲生的皇子公主们却都对皇帝避如蛇蝎呢?
  要都像顾瑾这样机灵会来事,太后娘娘又哪里需要为了皇帝与皇子们的关系而发愁?
  可真是……连郡主养的胖团儿都不如,猫都知道往皇帝这儿跑呢。
  当然,这些话林常青也只能在心中感慨,是万不敢说出来的。
  ……
  另一边,顾瑾从勤政殿出来后心情大好,抱着胖团儿一连转了好几个圈,吓得它喵喵直叫,爪子死死的勾住了顾瑾的衣裳。青玉奇怪道:“郡主这是怎么了?您不是说要在勤政殿多躲上一会儿吗?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顾瑾眨了眨眼,笑盈盈道:“自然是事情解决了。”
  有皇帝金口玉言,她还躲什么呢?现在该要做的,是回寿康宫去哄一哄太后,免得她老人家听了皇帝的话后,太过生气。
  顾瑾翘着嘴角,正想快些往回走的时候,转角的甬道边就冒出了个人来,隔着细微的小雨看去,就见站在那里的正是二皇子,如今的恒王。
  顾瑾瞬间就笑不出来了,她想远远避开,但两人只几步之遥,又对上了眼神,直接转头就走实在失了礼数,最后只能抱着胖团儿微微低头,屈膝一礼。
  与恒王,她当真是半点交集都不想有,顾瑾行完礼后就想要绕路而行,可偏偏恒王却当头迎了上来,眼中还有些惊喜:“长乐妹妹,当真是许久不见了。”
  “今日还正下着雨,妹妹这是去哪里了?”
  顾瑾被这一声妹妹叫的头皮发麻,后退了一步,拉开了些距离回道:“刚奉太后娘娘的命,往勤政殿给陛下送去些早膳。”
  “恒王殿下若是无事,臣女就先回寿康宫了。”
  皇子们大婚后封王立府,就鲜少再入内宫了,顾瑾又刻意避着他,算下来两人已经半年多没打过照面了,这回也真真是乐极生悲,霉运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