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后宫荣华录 > 后宫荣华录 第132节
  “妹妹莫急,正是巧了,本王也正要去寿康宫,咱们恰是一路,就一道同行吧。”
  顾瑾:“……”
  她现在改口说要去御花园赏花还来得及吗?
  怕就怕恒王也跟着改口,到时候两人孤男寡女的,大雨天御花园中相会,那可真就是说不清了。
  顾瑾尴尬的笑了笑,干巴巴道:“那,那恒王殿下就请自便吧。”
  恒王抬了抬手,示意顾瑾先行,他并没有什么逾礼的举动,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而行,青玉一边撑着伞,一边小心谨慎的护在顾瑾身边。
  顾瑾面上不显,仍是淡定的往前走,只是步伐却加快了许多,她只觉得身后似有一道灼人的视线,烧的她脊背发烫。
  而恒王,却是心情愉悦,欣赏着前面美娇娥那盈盈一握的腰身,随着急促的步伐而微微摇曳晃动,那股占为己有的冲动油然而生。
  若不是父皇早早给自己指了婚,他该娶的,应是顾瑾才对。但也不算晚,正妃的位子虽有人了,但侧妃位置还正给顾瑾留着,如今顾瑾的年岁也到了,或许他该想一想,如何寻个恰当的时机请旨,让父皇将这日思夜念的人儿赏给自己才是。
  两人一个避之唯恐不及,一个想入非非,走到宫门前时,恒王大步追了上来,从袖中掏出一方帕子,目光灼灼地看着顾瑾道:“长乐妹妹这半身肩袖和衣裙都被淋湿了,先擦一擦吧,小心着凉。”
  顾瑾自不会去接,要不是为了避开和恒王说话的机会,她又怎么会步子快到青玉都追不上?她这衣裳湿了,也全都是拜了恒王所赐。
  顾瑾摇头拒绝:“不必了,寿康宫也到了,臣女就先回了。”
  说完,顾瑾便就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到了西侧殿,彻底见不着恒王那张脸后,顾瑾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可真是晦气,怎么平白走在路上都能遇着恒王?”
  顾瑾听着青玉不满的嘟囔声,不由笑了出来:“你这丫头,有些话放在心里想想也就算了,可不能明着说出来,小心再惹得麻烦上身。”
  第216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19
  恒王再怎么说都是皇子,是当朝王爷,自己一个依附着太后宠爱过活的郡主,如何能与王爷相较量?
  “本来就是嘛,恒王都有了正妃了,还一个劲儿的打着您的注意,单看他那眼神,就知是不怀好意,奴婢瞧着都难受。”
  前年恒王刚成亲的时候,一次醉酒就曾将顾瑾堵住,言辞恳切的表明了心迹,诉说着爱慕之情,甚至还险些强吻上来,也幸而周遭没人看见,顾瑾又跟着武学师傅学了些拳脚,反手直接将醉到腿脚发软的恒王打晕了扔到一边,这才免遭轻薄。
  这事儿她没敢告诉太后和皇帝,自此后只小心的避让着恒王,原以为过去这么久,恒王与恒王妃听说也是夫妻和睦,该是放下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了,却不想,他还是贼心不死。
  顾瑾也有点儿后悔,后悔当初将人劈晕后没再狠狠踢上几脚,提前泄泄愤,以至于现在就算心中憋屈,还要安慰着对此事唯一知情的青玉:“好了,别生气了,为了他坏了自己的心情可不值当,没见我都不在意么?”
  “别人是个什么心思咱们管不了,左右他再如何,也不敢逼迫我不是?你主子我再不济,也是有太后娘娘护着的。”
  青玉被她两句话哄得笑了出来,悬着的心跟着放下,也是,还有太后娘娘在呢,总不会磋磨自家主子,叫她去与人为妾的。
  顾瑾换上了身干爽的衣裙,往正殿去见太后,却不想刚进了殿,就见到里面坐着的恒王还有恒王妃。
  顾瑾:“……”
  原来恒王妃在这儿,怪不得恒王说要来寿康宫呢。
  顾瑾突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早知进来前就先问问里面是否还有旁人在了,她想悄悄溜走,太后却眼尖的瞥见了她的身影,扬声道:“缩在门口做什么?你这小丫头,还不快进来?”
  顾瑾无奈,只能走了进去,规规矩矩地给恒王和恒王妃见礼后,才凑到了太后面前,乖巧道:“是我错了,再也不躲着您了,娘娘别生气。”
  太后恨恨地戳着她的脑门,瞪着眼道:“给你选个夫婿,就像是要推你进虎穴狼窝似的,你怎么不直接躲在皇帝那里不回来呢?”
  顾瑾搂着太后的胳膊,哄着人:“我哪里舍得呢?您是知道的,我最是离不得您了,巴望着能一辈子陪着娘娘才好呢。”
  “倒是娘娘,非要急着将我嫁出去,想是腻烦我了,该是我伤心难过才对。”
  这傻丫头,给她找个可托付终身的人,才是对她好,又怎能让她在宫里陪着自己虚度了青春,白白浪费了这大好的年华呢?
  太后这样想着,却碍于恒王夫妇二人在,没有明着说出来,只指着顾瑾对恒王妃笑道:“看这小泼猴,惯会倒打一耙,哀家分明是为了她好,倒成了腻烦她了。”
  恒王妃略有些羡慕的看着顾瑾,眼底却蕴藏着几分审视与忌惮,应和着太后道:“长乐郡主这是与皇祖母亲近呢,可见还是个孩子脾气,喜欢对着长辈撒娇。”
  恒王却是突兀地插嘴问道:“皇祖母在给长乐妹妹择婿?”
  他面色如常,甚至还带着几分真心诚意:“孙儿如今已在宫外立府,也行走于朝堂,不知皇祖母看好的是哪家的公子?孙儿于宫外行事方便,或可帮着皇祖母考量一番,免得情报有误,选错了良人,耽误了长乐妹妹的终身。”
  顾瑾袖下的手指微微一颤,太后却不知恒王对顾瑾的心思,听他如此提议,还有些意动,刚要说些什么,就被顾瑾出声阻拦:“娘娘可尝过这栗子糕了?这可是我今晨亲自做的,您先尝尝合不合口味。”
  太后嘴里被塞了口栗子糕,原本要说的话也被堵了回去,她瞪了身边的小姑娘一眼,道:“你这丫头,一说起这事就顾左右而言他,真是拿你没办法。”
  未免激的顾瑾更加不愿意择婿,太后虽觉可行,最后还是回绝了恒王:“罢了,暂且先不用,这丫头眼光挑剔的很,还没相中的呢,待有了意中人,你再帮着查看一番也不迟。”
  “还没有中意的?”恒王的目光隐隐有些势在必得,意味深长的点头道:“那确实不急。”
  恒王与恒王妃今日是特地进宫来给太后和皇后请安的,在此又略坐了小半个时辰后,便起身告退,往皇后的凤仪宫去了。
  路上,恒王妃看着恒王心情愉悦的样子,不由出声问道:“王爷刚刚说要独自在宫中走走,可是路上遇着了什么高兴的事?瞧着似乎比早晨出府的时候开怀许多。”
  恒王嘴角的笑容一僵,不顾身后的跟着的宫婢,一把环住了恒王妃的肩膀,笑道:“有王妃在侧,本王哪有不高兴的时候?”
  “待王妃为本王生下嫡子,还能见到本王更高兴的样子。”
  恒王低下头去,想要与王妃亲近一番,却被恒王妃轻轻推开:“王爷,这里是宫里,您注意着些。”
  恒王满脸的不以为意,见到恒王妃的反应,也没有多纠缠,而是握住了恒王妃的手,继续往凤仪宫走着。
  只是片刻后,他又状似无意的问道:“本王看你似乎很喜欢长乐妹妹?”
  恒王妃被他一口一个的长乐妹妹叫的暗自蹙眉,却还是耐着性子道:“并不算熟,只在给皇祖母请安时见过两回罢了。”
  她想着顾瑾对太后的亲近与依赖,感慨道:“长乐郡主是个有福气的姑娘,能得太后娘娘如此偏爱,听闻就连父皇,待长乐郡主也是不错,这么多年只要嘉宁妹妹有的,就从没短过长乐郡主。”
  恒王对此没有反驳,甚至还很愉悦,对着恒王妃吩咐道:“既知长乐妹妹得皇祖母和父皇的喜爱,日后你就多与她走得近些,约着她出宫逛一逛,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正是喜欢热闹的时候。”
  恒王正想着该如何借着恒王妃这边多与顾瑾偶遇几回,好叫她明白自己的心意,就听恒王妃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是啊,就因皇祖母和父皇都宠着她,这姑娘,就绝不会许给人做妾的。”
  她望着恒王的眼神像是看透了一切:“哪怕是皇子龙孙,都最好别起这奢望……”
  第217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20
  给顾瑾说亲的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太后却气闷,但有皇帝发话,顾瑾又可怜兮兮的撒娇,太后也实在没了办法,撂下句再也不管这破事的狠话后就真的不管了。
  当然,不是她真与顾瑾置气,而是现在还有另一桩棘手的事情要管。
  皇帝突然要废后了,曹家私自开掘铁矿,铸造兵器被查,甚至在府中的密室里搜查出了一件龙袍,还有数封与西戎暗中往来的书信,通敌叛国,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不容狡辩。
  这些年来皇帝隐忍蛰伏,不知不觉间,朝堂已然尽在掌握,更何况如山的铁证就在眼前,没有半分伪造,就算恒王一党想要辩白,也敌不过大势所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家全族被羁押入牢,甚至与之过从甚密的,也悉数受到了牵连。
  前朝一片杯弓蛇影之景象,后宫之中,皇后也脱簪戴罪,哭求着皇帝能给曹家留下些许血脉,然而皇帝却分毫不留情面,直接命人将其拖去了冷宫,再备毒酒白绫,念其为皇室诞育子嗣有功的份上,不必与曹家同上断头台,只赐自尽。
  废后曹氏拒不受死,皇帝也没牵连恒王和嘉宁公主,宫人们怕被废后的两个子女事后报复,并不敢用强,最后没了办法,求到了太后这边。
  而太后,也是一脸憔悴,她叫来皇帝,屏退旁人,叹息道:“你终究还是对曹家动手了。”
  皇帝不置可否。
  身为帝王,他或许可以为了天下万民,为了局势,妥协一时,但却绝不会妥协一辈子。
  曹家与他,从他动了杀心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死不休的局。
  知子莫若母,太后显然也知道,前朝的事情,不是她能左右的,但想想这段日子日日来她这儿哭求的嘉宁,又难免心软:“曹家怎么处置,哀家管不着,也不想管,但皇……废后呢?皇帝答应过哀家的,就算是为了恒王和嘉宁两个孩子,也不会动她。”
  皇帝眼中的冷光仿佛凝结成了实质,他淡淡的瞥向往后殿去的珠帘,道:“朕也说过,不废后的前提,是皇后足够安分。”
  “在朕的膳食里下毒,偷盗玉玺,伪造传位恒王的圣旨,母后觉得,曹氏不该杀么?”
  太后大惊,连被烦扰到昏沉沉的头脑都被吓的清醒了:“你说什么?”
  要当真如此,曹氏何止该杀?千刀万剐都不解恨!
  太后目眦欲裂,这时候还哪里顾得上什么孙女,孙子?儿子才是她最在意的。
  皇帝怕气坏了太后,后面的话就没再往下说,这已经不是曹家第一次对自己动手了,当年继位后那次择选进宫的妃嫔,其中就有曹家的人手,许是自己做主将顾瑾留在宫中抚养的举动惹了曹家人的疑心,引得他们百般试探,甚至生了扶持幼帝的心,在新妃进宫后侍寝的第一日,那女人抹在身上的香膏就是断肠之毒,沾之无解,不出两日,就会命断黄泉。
  若是皇帝急色,现如今应该已经成了一把枯骨了。
  “该死!当真是……该死!死都是便宜了她!”
  然而太后这话刚落,珠帘后就传了一声不容忽视的响动,嘉宁公主从里面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道:“皇祖母!父皇!求您……求您们留母后一命吧。”
  “母后是做错了,但她也全是受了舅父的蛊惑蒙骗啊!那日舅父来找母后的时候,儿臣就在门外,亲耳听见是舅父威胁的母后,说是不对父皇动手,死的就会是二皇兄啊。母后,母后都是为了二皇兄才会做下错事的。”
  她情急之下,原是想为皇后求情,却不想太后听了脸色愈发的铁青了,抄起手边的茶盏就摔在了她身上,满眼的不可置信,怒火冲天:“你……你!你竟早就知道!”
  早知道皇后要谋害皇帝,却不曾说出来,是想眼睁睁的看着皇帝死吗?若皇帝真的死了,她这个为人女儿的,是否会为皇帝留几滴眼泪?
  “你个孽障!”太后怒极反笑,将案几拍的砰砰作响:“不愧是留着曹家的血脉,这阴狠凉薄,当真是无师自通,刻入骨血的!”
  “你父皇何处对你不起?他养你一场,最后却换得你置他的生死于不顾,又有何脸面过来求情?”
  “滚!滚出去!”太后骂的气喘吁吁:“这辈子都别再让哀家见到你!”
  嘉宁公主心知自己一时激动,说错了话,此时承受着太后的震怒,只捂着脸痛哭不止。
  她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瞒着此事的,她只是害怕。
  若跟皇帝告发皇后和曹家,那他们就都得死,甚至她都不敢想,本就对自己算不上疼爱的父皇日后会如何看待自己。可若是不说,皇帝就会有性命之危。自那日偷听到了这些,嘉宁公主夜夜难以安眠,在父母之间犹豫着,却始终做不下抉择,也或许,她的犹豫就是最终的抉择……
  终究,还是母后在她心中的分量重些。
  但她真的很痛苦,她不敢赌皇帝对自己有几分父女之情,而且站在皇帝对立面的,是她的母后,是二皇兄,是整个曹家啊!
  一人的分量重,还是几人,几十人,几百人的分量重?
  若换个人来抉择,真的就能选对么?
  向来疼爱自己的太后动了怒,嘉宁公主知道,再想求情已经是奢望了,她踉跄着起身,想往外走时,一直默不作声的皇帝沉声开口道:“这件事情,恒王是否知情?”
  嘉宁公主愣住,然后连连摇头:“不知情!二皇兄他全然不知情,若非儿臣无意间偷听到,也不会知道这些,母后她……从没想过要告诉我们。”
  “父皇可以去查的,儿臣不敢欺瞒父皇。若二皇兄知情,必会露出马脚,有迹可循的。”
  皇帝不知究竟信了没有,他眸光幽深如潭,语声无悲无怒,像是被亲女背叛的,并不是自己一般。
  “废后曹氏,必死无疑,朕按下她弑君的罪名,与曹家同罪论处,只赐自尽,就是为了不牵连你们兄妹二人,给你们留下些许颜面。”
  皇帝的话重若千斤,压得嘉宁公主直不起腰来:“但是嘉宁,朕对你,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