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和男友相识不早不晚。大学生涯到后来,漂亮女孩没有男朋友就像不化妆一样不正常,而她一直是比较正常的那种漂亮女生,有自己的偏好和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的男生,长相不算太出挑,能力不算非常好,正所谓满足基本需求又不会特别好,不会担心有一天他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他被别人抢走了,在这段关系里她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只要平时注意小事上的柔顺,她就能保证在大事上占有相当的话语权,并且对方会一直像宠爱小猫一样让着她。多好的计划,她执行得也好,几乎全部实现。
毕业之后两人愉快地找了房子同居一处,互相鼓励奋斗事业。几年下来成效不错,唯一的问题是,随着接触社会的时间越来越长,面越来越广,两个人都发生了改变;改变不见得都在同一个方向,因此马车似乎开始变得难以驾驭。李唯比男友更敏锐些,早已察觉这一点,因此努力去迎合男友,既因为心中的情感,也因为现实的需要。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成本更低,也更安全,她需要保持这一状态,至少一段时间。迎合男友不难,何况对方对自己本就抱有宠爱的心理,她只需要给这个炉膛里不断地添加柴火。然而对于自己,事情就不是这样了。她知道男友并不是完全配得上自己,也知道爱情关系里多的不是将就,但是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差距超过一个界限,那就会从互相帮助变成拖你后腿。
那是她绝对不愿见到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肯定会当断立断。
但现在也许还……
那时候她这样想。现在也这样想。现在离“断”似乎还有距离,可也倒不回去了。她的心已经不能倒回去了。
这都应该怪罪崔恕。
李唯从没觉得她是非常幸运的那种女生。她想要得到什么,都要费力。因为手段不总是光明正大所故,人家往往不知道她如何费力。但这无所谓,她想,反正我得到了就够了。这么二十多年,她是很有“军事”天赋的“将军”,能做出正确的预期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一个崔恕,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不知道手段是否管用,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使用这些手段。她想得到崔恕,欲望强烈,但几乎完全束手无策。
可恶,她数次这样骂着。
和男友比,崔恕如此捉摸不透。和男友比,崔恕知道那么多她根本不知道的事情,仿佛她们都是井底之蛙,唯有崔恕是上面打水的人,还时不时看一眼下面的人,再把井盖盖上。和男友比,崔恕如此温柔顺从,从头到尾顺着她,原来被人一直顺着这么舒服?和男友还有她比,崔恕挣得如此可观,未来如此光辉灿烂。
她怎么都不相信崔恕是单身。可是观察了许久,崔恕又十分像个单身王老五。太不真实了。越是如此她越想得到。反应过来时,她才知道自己也上钩了。
崔恕原来让她越来越聪明了,只是这聪明无助于看清崔恕的本质。
第3章 雪夜
那次,简琳坐在崔恕对面,咖啡店里。她对崔恕提出,给崔恕一个挂名,什么特聘顾问之类。说是特聘,其实和“聘用”无关,既无合约,更无报酬,纯粹为了好听,好像明正言顺非常重要一样。
她尽量把话说得好听,崔恕却只是如常微笑着,让她不安。“不用,”崔恕拒绝道,“反正你也不会这样介绍我,说我是你的朋友不是更好吗?”她有点尴尬,只好说好吧。原来自己对崔恕的亏欠可以被她用于拒绝自己。她怀疑崔恕是不是考虑钱,一时漏嘴,把话说出来了,眼看着对面的崔恕挑起眉毛,眼神第一次变得凌厉。
她立刻道歉,找补,而崔恕也转变出笑容,换了个话题,问她女儿最近怎么样,知道这是除了吐槽愚蠢的顾客之外,她最舒服、最骄傲、最喜欢的话题。
“她?她好着呢。就是最近有一件事。”
“嗯?怎么了?”
“那天她考试嘛,做错一道题,拖累了全班的分数。老师查下来发现是写错了一个字,就罚她写500遍。她回来写,我看见,就问怎么回事。听完我就叫她不要写了,我就给老师发微信,我说这样的处理……”
她说得投入,崔恕听得认真,偶尔插话问,是哪个小学,班主任是个什么人,等等。最后等她说完,崔恕放下手里的咖啡杯道:“处理得好啊。这种事情就是不能助长。这班主任也好意思干这种事,这还为人师表呢,什么道德素质。”
崔恕说得尖刻,她也觉得解气。有时候崔恕的这种直白也很有意思,好像血气方刚,从不掩饰什么。但有时候,崔恕会突然迂回起来,好像在昏暗的街角看到的一瞥影子,因为实在没看清,叫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人突然轻手轻脚地溜走了。崔恕在隐藏些什么,简琳能感觉到,她对自己不是百分百坦诚,她有一个秘密要躲着自己,难道与自己有关?
“唉反正,我只是希望我的女儿,可以真正有她的想法。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think different就可以了。”崔恕闻言重重地点头,“没错。不过现在的小孩啊,成长环境不一样了。培养好只需要钱就可以了,机会对很多人开放。不像我小时候,我们这一代人,要依靠父母是否足够开明有眼界才能接触到这些东西。”
“足够的钱也是父母的呀。”她反驳道。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了,对不对?”崔恕笑道。
简琳不知如何反驳,笑了起来。未料崔恕陪她笑了没两句,突然说道:“有没有人说过你这样笑起来,虽然笑得很无奈,依然很好看?”
这一步的意图非常明显,简琳能读到那背后的信息,因为最近的崔恕都是这样的。电波频率都已经搭建好了,简琳只需要准确接受就可以了。她也有密码本。如果没有,那就是常说的“没有缘分”。她们之间有缘分。
那时的崔恕可谓任劳任怨,来者不拒。要不然她也不会说出今天这番话。她有时候需要崔恕帮忙处理一些不大也不简单的事情,主要是以为自己腾不出手也不如崔恕专业。崔恕没有怨言地做完,也不求报偿,还比她预计的要快要好。她不胜感激,却找不到机会给报酬。以前的几次,远比这些小事正式,她也比较方便从企业对公账户打过去。这段时间的事,公账给有些不合规矩,不如她私人来给;可一旦变成私人,给钱就容易使得彼此的情感变味——
那两人之间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呢?
除了出力干活之外,最近崔恕还非常热衷于关心她。崔恕向她发出约会的邀请,前后四次,除了这一次,她都因为真的繁忙而不能赴约。她每次拒绝,都认真地道歉,崔恕反过来安慰她不要紧,接着就把话题转向关心,嘘寒问暖完了也就兀自消失,不再打扰。这也不过是如常的绅士风度,但在简琳的生活中,只有这一个崔恕,对她抱有无所要求的关爱,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关爱只是套话,还有复杂的、就是不肯直说的目的在后面。
她知道这是愚蠢的比喻,然而她的确是这么想的:崔恕仿佛是除了女儿之外,唯一一个真正关爱自己的人。
丈夫呢?丈夫也许真的爱着自己,然而这不是一对互相遗失的钥匙和锁,而是根本不想要连接。
崔恕仿佛随时都在关注自己,但这种关注并不使人反感。这家伙善于细枝末节去捕捉自己的情绪,沟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除非自己想说更多。时间多半安排在下班之后回家的路上,晚回复很久也没有问题:简直就像一只听话非常的布偶猫,毛色漂亮,性格温顺,不吵不闹,等你回家的时候,主动走到你身边,蹭一下你的脚踝,祈求你抚摸它的脑袋。
如果是从天气变化开始聊,崔恕往往会给她看一张今天自己拍的照片,为她提供了发朋友圈作为软广的素材。如果是从今天遇到的烦心事开始聊——假如她说了的话——最后崔恕会给她提供建议。如果她今天的朋友圈包括了女儿的内容,那一切都会围绕着女儿的成长。她会欣赏照片的美和修图技艺的高超,会和崔恕认真地讨论七七八八的事情;崔恕容许她宣泄情绪,就像放纵她炫耀自我一样:这些都好,甚至普通,最多证明交心的程度深。唯有关于女儿的讨论,让她觉得崔恕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原来已经被悄悄地搬动了。
和崔恕讨论女儿的教育,只要停留在讨论,就等于普通的事。但简琳百忙之中,并没有别的讨论对象,也丈夫也长期对此不闻不问,她唯一能依靠的自己以外的智囊只有崔恕。有几次她反应过来,向崔恕道谢,说拿自己的个人问题打扰她了,希望她——
“没事儿。”崔恕往往半路打断,“我愿意。”
这话简琳听多了,从在意到不在意,又回到在意。
之后有个周末,炎炎夏日,女儿留在家里,丈夫也在家,唯有简琳一个人出来加班去。离开办公室是下午,瞬间暴雨如注。她刚要往回躲到身后肯德基的屋檐下去,转身就遇见一个怀抱,头上多出一把伞。她没反应过来,眼前人就拉着她往后退。直到退到安全处,崔恕才笑道:“真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