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侯府和离手册 > 侯府和离手册 第42节
  杨衍放下手里的药碗:“我不说,说了,你又要我同陆识初道歉。”
  他这几日对柴蘅都是低三下四的态度,难得一次这样阴阳她。柴蘅知道,他比她要记仇得多,他还记得在京城的时候,他嘲讽了陆识初,她让他道歉这件事。
  柴蘅被他阴阳得浑身不自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一下子态度又变得怪怪的。但他一向这样,好一阵歹一阵的,柴蘅也不知道他在不高兴什么,于是忽略他的阴阳:“你不是说我有事便可以来麻烦你么,但现在看来,你其实并不希望。”
  柴蘅也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毛病。
  想着即使没有他,自己总归也能弄清楚一切,于是下意识地想要起身,还没站起来,就又被这人给叫住了。
  “等等。”
  她如今真是说走就走,半点都不会让着他。
  杨衍被气笑了:“我有说过我真的不说么?”
  “你刚刚说的。”柴蘅记性没那么差。
  “芙蓉山确实有要谋反的人,无论你信或者不信,当年我派去芙蓉山调查的暗桩查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杨衍说。
  “可我熟识的那些叔婶就只想好好过日子,他们年轻时经历了兵变,差点死在圣人手里,又被称作前朝余孽这么多年,只想好好活着。而且,他们从前效忠圣人的哥哥,圣人的兄长已经不在了,他兄长的孩子,当初的那几个皇子也都死了,他们好端端地谋反做什么?”
  芙蓉山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好好的日子过不够,为什么要自寻死路?
  “芙蓉山上几百人,自然不会都是谋反之人,你所认识的大部分叔婶都是无辜的,但也有一些,确实想要光复前朝,而且,你怎么就知道,戾帝当真就没有孩子活在这个世上呢?”
  杨衍轻描淡写地说,目光里别有深意。
  “他如果有孩子活在世上,也应当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年纪。”
  “你师父在芙蓉山上庇护了那么多的前朝大臣跟家眷,他们都是曾经效忠戾帝的人,再多庇护一个皇子又有什么不可能?”
  他这话的指向性已经很是明显。
  柴蘅突然就想起了从前师兄同她说的话,他说是他的叔叔杀死了他的父亲母亲。叔叔……
  倘若戾帝的孩子还活着,如今的圣人可不就是他的叔叔。
  “你是说我师兄他是?”
  隔墙有耳,后半句话柴蘅没有说下去。
  杨衍目光同她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明明知道以芙蓉山单薄的势力,即使所有人都帮着他,他也不可能谋反成功,可他还是这么做了。尤其是他明明知道靖王夫妇那时候已死,再没人能护得了芙蓉山,他还是拉着山上信任他的人去送死,我骂他是个小贱人骂错了么?”
  一想到前世每回他骂陆识初是个贱人的时候,她只要听见了,还硬要骂他才是个贱人,他也很不高兴。
  柴蘅脑袋瓜子嗡嗡的,如遭雷击。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前世的真相竟然是这个样子。
  “你从前怎么不说?”
  说什么?他查出来事情的真相的时候,她刚被柴夫人打完那一顿家法,趴在福园里昏迷着。陆识初那时候已经是芙蓉山唯二的活着的人了,他要是说了,她怕是一点念想都没有了。
  他那时候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做事过分,所以每回觉得自己过分了后总想着给她找点念想,人毕竟还是要活下去的。
  杨衍现在想想,他那时候虽然对她很卑劣,下手也太狠,但也总想些有的没的,比如她万一念想没了,好好的人想去死怎么办?
  所以时常试探她。
  看她有没有求生欲。
  她不是个懦弱的人,大部分时候还是很愿意活着的。但有一段时间,她求生欲并不太强,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就是她刚刚养好家法的伤的那段时间,她总是盖着毛毯躺在院子里的大桂花树下面,一坐就是一整天,整个人浑浑噩噩的。
  周九每日派人盯着她,向他汇报柴蘅的近况。他当时心里是担心的,可那时候他的境况也没比她好到哪里去。因为薛家的事情,圣人一心觉得柴蘅不能留,他在圣人的偏殿替她挨了三日的廷杖才换回了她的一条命。
  倘若是寻常的鞭子打在背上,他倒也能装成个没事人一样去看看她。但廷杖打在身后那个羞耻的部位,他当时坐卧都费劲,连咬牙沾凳子都不能,白日里自然不想去她面前丢这个脸。所以只敢晚上偷偷地去抱她,她那时候每日又在喝安神的药,到了晚上睡得又很死,只有晚上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事是没有办法一言以蔽之的。
  所以杨衍说:“说了你也不会信。”
  “那时候的你说了我是会信的。”
  “虽然那时你已经开始为了薛如月总伤害我,但当时你说什么我都是信的。”柴蘅认真地开口。
  虽然他们之间已经走到了无法挽回的这一步,但当时她是真的喜欢他,不是说说而已。
  她这话一出,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什么,静默了一阵。
  许久,杨衍才先开口:“你跟崔邈说了么?说你准备接受他的感情。”
  “没有。”
  柴蘅跟杨衍聊了这么久,也有些口干舌燥,拿起桌上的水壶,为自己倒了一杯水。
  “为什么?”
  杨衍喉咙一紧。
  柴蘅:“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崔邈进行下一步的相处,我在想,我们这样是不是太快了,如果他相处过后,觉得我不够好呢,我怕把他吓走了呢,那岂不是折腾了一圈,连朋友都做不成?”
  她很珍视跟崔邈的这份情谊。
  但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足够好。
  “再加上近来事多,我也不能总想着儿女情长,我想慢慢来。”
  听到慢慢来三个字,杨衍今早因为崔邈抱了她,可她却没有推开他而积聚的愁云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就听到她又继续。
  “可崔邈真的很好,我怕再也遇不见对我这么好的人了。人的喜欢不会一直都在,我也不能让他一直等着我,我总要回馈一些什么。”
  “所以杨衍,你是男人,你能不能教教我,我该怎么做,既能让他知道,我是愿意跟他相处的,又不会太快?”
  这两句话音落下,杨衍搁在手里一直把玩着的装着药粉的小瓷瓶一下子被攥紧了,她每说一句,他就攥紧一分。攥到后来,瓷瓶都快被他捏碎了,他才卸了力。
  第46章 师兄 师兄不会让你受一点累,师兄只要……
  “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是不是太快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的。”杨衍的心口像是被重物反复碾压过一般, 闷痛得厉害,却还是凭着自己男人的直觉给她经验,“你只需要用心去感受, 感受他是不是真的尊重你, 是不是真的事事都能为你考虑。这是在成婚前, 但男人总是会装的,如果成婚前,他在某一点让你不舒服了,你就要及时止损。”
  “如果你们真的走到了……”他顿了顿,虽然不想说,但还是说出了谈婚论嫁四个字, “如果你们真的走到了谈婚论嫁这一步, 他的家世如何, 家中母亲父亲是何等性情, 却是你要考量的。还有他家中有无兄弟, 府上是否和睦, 他在家里又是否是个能做主的人,遇着事情有没有护着你的本事, 这些远比你考虑是不是太快要重要得多。”
  杨衍认真地开口, 这每个字他说得其实都很艰难。每说一个字, 他就觉得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的心上划上了一刀。
  他放不下她,如果她能回头,前世的错他肯定不会再犯第二遍。可如果她真的一辈子不回头, 他也希望她过得能好一些,至少不要再遇上他这样的混蛋。
  柴蘅仔细地听他说完了所有的话,认同其中的一大部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不认同的。比如, 她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
  像前世那样,捧着一颗真心,半点戒备都没有,她是不敢了。
  但如果想要跟一个人在一起,满心都是戒备肯定也不行。
  她突然觉得,自己问错了人,像杨衍这样的人,权衡利弊必然是大于一切的,他习惯了用审视政敌的目光去审视所有人,总是高高在上自负地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所以给她的经验自然也是不值得参考的,按照他说的做,不出半年,崔邈怕是就要认定她对他没有半点意思,默默失意了。
  “你怎么不说话?”
  “你听明白没有?”
  杨衍见她沉默,忍不住追问她。就差敲着桌子让她重复一遍他刚刚到底说了什么了。
  “听明白了。”柴蘅点点头,“但我不认为你说的都对。”她突然觉得问他还不如问周九,想了想后起身就走。
  “你又干什么去?”她说走就走,杨衍有些不适应,下意识地伸手拉住她。
  他如今受了伤,也没指望她能关心他。他们在一起说话,杨衍其实也不指望她能说出什么他爱听的话。
  这辈子走到现在,他对她的期待一降再降,降到现在,其实也只是想她能在他这里多待一会儿,哪怕是跟他只谈崔邈,也可以。
  可她坐在这里才没一会儿,就又要走。
  柴蘅突然被杨衍拉住,先是回头不明所以地看着他,而后在他欲言又止的目光里,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其实有点希望她留下来。
  这个念头一旦起了,让她有些愕然。
  她在福园被关着的那一年,很多次他晚上偷偷来看她,她其实也很想他留下来陪陪她,跟她说说话。
  她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明白这是什么滋味,但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真的会有前世跟这辈子颠了个的时候。这种不真切感让柴蘅有些恍惚,但恍惚仅仅只有一瞬间,她立即拨开了杨衍的手。
  “我来的时候,崔邈还在房间里等我。”
  “我跟你说话说太久,他会多想。”
  柴蘅低声说,她来的时候原本是为了师兄的事来的,两个人说着说着就跑偏了。崔邈还在等她,她跟杨衍又是从前的夫妻,说话的空隙,崔邈难免会多心。
  她不想让崔邈跟当初的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这两句话的含义很多。
  一来表示崔邈在她心中的分量,二来表明为了不让崔邈多想,她决定日后还是少来见他。
  杨衍只觉得一颗心沉到了水里面,像是怎么都不会有浮上来的一日。他拢了拢被她拨开的手,掌心里空落落的,一如他这辈子,对她做什么都是惘然,怎么抓都抓不住她。
  “好,那你先去陪他。”
  他的嗓音缓而沉,目光缱绻地看着她,用为数不多的冷静逼迫自己再一次温和地说出违心的话。
  *
  后面一连几日,杨衍都没有见过柴蘅。她跟崔邈一直在一起,两人白日里去城中救济那些从临溪村逃过来的流民,晚上就在客栈的一楼吹着晚风叙话,关系好的就连周九都已经默认自家大人彻底追不上了。
  西戎兵骚扰完了周围的几个村子后发现村子里的人都被转移到了城中,从昨日起就开始时常派兵在临淄城周围游走。
  这是一种试探。
  看着只派了一队的人来,实则是在看什么时候守城的人会交班松懈,等到那时就又有大批的西戎兵会涌过来。
  靖王夫妇带领的靖南军在不久前已经抵达了乌月边境,那里如今是跟西戎的主战场,朝廷的大批粮饷也在往那里输送。所有的精兵强将几乎都在往乌月边境去。
  杨衍原本是准备这几日就回京的,兵部的折子虽然一直往这里递,可他一直待在这里并不是个事儿。
  但发觉拓拔野不仅仅只想骚扰周围几个村子后,杨衍突然重新定义了拓拔野的意图,他不走了。
  不仅不走,还上书给了朝廷,让朝廷分出一部分兵力往此处,由楚堰怀带兵。
  大齐跟西戎打了这么多年,从前都是只有一个主要的战场,一方面是两个国家兵力都不足,这里打打,那里打打,双方都不敢这么赌。另一方面是粮饷押运,大齐的粮草需要押运很久才抵达战场,西戎的粮草也是,也需要押运很久才能从王城抵达边境。倘若分了两个战场,对于两国而言,都是国库里一笔不小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