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 第138章
  崔衍昭继续往下看。
  看完之后,崔衍昭摸摸崔析的脑袋。
  皇后已取下邺城、晋阳,已在还朝途中。析儿很快就能见到阿家了。
  三年!
  他等了三年!总算把王适安等回来了!
  崔衍昭心中百感交集,但众人皆在,他不好失态。
  因为江南风气的缘故,行事必讲风雅。
  就像谢安得知谢玄以少胜多,致苻坚百万大军崩溃,也只是淡淡说一句小儿辈大破贼。1
  就像王彧收到赐毒酒的诏令后,只是淡淡对客人道一声奉敕见赐以死。2
  总之就是要淡淡然。
  崔衍昭经过几年与世家的周旋,从不屑一顾到逐帧学习,已经能在风雅这块稳压朝堂诸公。
  崔衍昭面不改色道:杨将军路途辛苦,赐千金,加直阁将军。
  杨动有些纳闷陛下怎么得知国公还朝还是如此平静,但听到自己升任,高兴盖过了纳闷,当即诚心诚意地叩谢:臣谢陛下恩典!
  直阁将军属于禁卫武官,以后他就是天子近臣了。
  他进步了!
  杨动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在杨动离开后,崔衍昭吩咐宫人:传谢太常入宫,与朕商议皇后还朝典礼。
  宫人领命将去,崔衍昭又道:今日起,每夜各殿前灯火悉数点亮,务必使夜如昼。
  必须要让王适安此番凯旋还朝足够盛大和体面。
  东殿只剩崔衍昭和崔析。
  崔衍昭终于露出喜色,高兴地抱起崔析在殿中转了几圈,才把崔析放下。
  谢启被一纸诏令从梦里唤醒。
  坐上马车的时候他还有些恍惚,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深夜加班过了。
  掀帘看着漆黑天色,谢启心里有些发慌,想起了那些被各种借口骗到皇宫,再被拖到某个角落或灌毒酒、或放冷箭、或一刀了结的真实案例。
  谢启越想越慌,但又觉得发问会显得自己遇事则乱,没有风度。
  于是谢启暗暗地慌了一路。
  宫内不能乘车,谢启走到太极殿前时,背上已经冷汗涔涔。
  进入太极东殿,看到崔衍昭后,谢启心里绷着的那根弦才终于松了。
  原来真的是陛下找他。
  崔衍昭:深夜召卿,是朕欲为皇后举办还朝大典,庆贺皇后北伐战功。
  谢启:?!
  谢启悄悄观察了下崔衍昭神色,除了陛下容貌气度越发瑰美离俗外,什么也没看出来。
  因为陛下近年来越来越深沉,他分不清陛下究竟是在试探还是真心作此想,于是按照本来想法劝阻道:陛下,皇后北伐有功,声望日隆。若再大举为皇后举办典礼,恐民间只知皇后,不知陛下!
  崔衍昭淡淡地反驳:江南数代帝王以北伐建功,以皇后的功劳,就是要帝位也有余,何况区区庆典?
  谢启一时没话说了。
  崔衍昭继续:卿若有心,便再备一场封王典礼,朕与皇后用得上。
  谢启:好标准的篡位流程。
  陛下为何要如此积极配合,是因为做天子做得厌倦了吗?
  想起这几年因为前线战事问题,陛下与世家时有摩擦,谢启明白了一切。
  都怪他们太不配合了。
  区区一点钱粮珠宝,陛下需要给就罢了,为何还要和陛下闹矛盾呢?
  这下好了,王适安不似陛下温和,且与他们素来有隙,大家都可以安心准备后事了。
  想到王适安前所未有的战功,加上陛下一心退位,谢启连反对的理由都想不到,不禁垂泪:陛下,臣舍不得陛下啊。
  崔衍昭发现谢启已经懂了。
  既然懂了,那就做到底吧。
  崔衍昭给谢启又加了一重任务,爱卿既知朕意,便记着把受禅大典也一并准备了。
  谢启感觉自己的心情和肩膀此刻都无比沉重。
  *
  王适安还朝这日,是建康多年来最热闹的一天。
  崔衍昭一夜未睡,听着殿外的更漏声音,直到静夜化作隐隐的喧嚣。
  天光刚刚泛白,他已盛装登上宣阳城楼。
  自城楼向下,是宽阔而平整的御道,这条御道很长,经过建康宫,经过百官府舍,经过秦淮河,经过西市与长干里,一直延伸到建康外的东篱门。
  王适安将沿御道还朝。
  想到即将见面,崔衍昭有些情怯,他又想立刻见到王适安,又担心王适安与他疏远。
  快看,是陛下!
  陛下亲自迎接皇后啦!
  祝陛下江山永固!
  观礼的众人并不知道崔衍昭心思复杂,看到当今天子居然亲临城楼迎接皇后,俱是十分激动。
  受到这热烈喧闹的氛围感染,崔衍昭原本患得患失的情绪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期待。
  能见王适安朱轮华毂,拥旄万里3的壮烈声威,已是足够。
  在这等幸运之下,其他都不重要了。
  城中从未有过的欢腾感染得不止崔衍昭一人,就连站在崔衍昭左右的对王适安充满意见的臣子,此刻也频频向御道尽头张望,等待着王适安身影。
  兀地,自鼓楼传出一阵沉重而辽阔的敲击声,聒动天地。
  是宣告王适安进城的声音。
  崔衍昭目光更加专注。
  军阵自视野尽头出现,越发逼近宣阳门下。而崔衍昭眼里只有一马当先的王适安。
  他觉得王适安身上铁甲折射的灿烂流影比日光还要耀眼。
  随着王适安离宣阳门越来越近,崔衍昭感到久违的紧张。
  王适安自始没抬过头,会不会不知道他就站在城楼上啊?
  要不要叫王适安一声?
  还是提醒下吧,再不出声王适安就要进城了,错开了多尴尬。
  皇
  崔衍昭一手扶住城郭,刚刚开口,王适安就勒马停在城门下,抬首与他对视。
  王适安还是记忆里那般,昂扬自信,目光灼灼。
  崔衍昭不自觉地牵唇微笑,然后发现牵动嘴唇这样简单的动作对他而言已变得滞涩。
  原来他已经很久没笑过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皇后。
  崔衍昭神情轻快,自身旁花篮里拘一捧八宝花瓣洒落。
  纷扬而芳香的花瓣轻飘飘落了王适安一身,花雨沾衣。
  崔衍昭:欢迎回来。
  早已被释放,此时与文武同样站在崔衍昭身后的张思非常求实地记录下这一刻:
  五月丙午,后还朝受礼。帝亲临宣阳门,行散花仪,以示荣宠。
  -----------------------
  作者有话说:大家的评论我都看啦,考虑了一下之前完结的决定实在是太草率了,因为需要收尾的地方还挺多的,如果仓促完结很多都写不到。
  不好意思影响了大家,抱抱。
  1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廿六》
  2泰豫元年春,上疾笃,遣使送药赐景文死,使谓曰:朕不谓卿有罪,然吾不能独死,请子先之。因手诏曰:与卿周旋,欲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敕至之夜,景文政与客棋,扣函着,复还封置局下,神色怡然不变。方与客棋,思行争劫竟,敛子内奁毕,徐谓客曰:奉敕见赐以死。方以敕示客。《宋书·卷二十三·列传十三》
  3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丘迟《与陈伯之书》
  第139章 大臣们的误会
  城门前, 王适安垂目扫一眼落了满身的五色花瓣,复抬起头,神采飞扬, 谢陛下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