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明一脸迷茫地走在紫禁城里,像是宿醉刚醒。他的后腰还有些酸痛,脑袋昏昏沉沉,仿佛还飘在云端。
他跟着小太监,东一拐西一拐地穿梭着。朱红的城墙内,到处是他陌生的地方,红艳艳的太阳照在上头,晃得他头晕目眩。
不知是走了多久,小太监停在一间小院前,伸着手,示意他往里走。
“公冶将军请进,平阳公主就在里面。”
公冶明走进院子,这间小院栽满了枫树,现在是冬天,树枝光秃秃的。
陆歌平没有待在屋内,而是拿着把剪刀,修着院中光秃秃的枝干。
公冶明低头在树下走过,一路走到陆歌平面前,行礼道:“末将参见公主殿下。”
陆歌平停下了手里的剪子,请他进入屋内,屋子并不大,四面都是书架,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卷。
陆歌平倒了杯茶,推到公冶明面前,像是和朋友寒暄那般开口道:“助太子登基,你已功成名就,日后可还有什么想做的事?”
想做的事?公主似乎从未问过我想做什么?
公冶明依稀觉得有些奇怪,但他对这事早已有了答应,几乎没有思考地回答道:“我想杀了姚望舒。”
陆歌平低头抿了口茶水,漫不经心地问道:“是想给自己报仇?”
“替自己报仇,也替别人报仇。”公冶明道。
“你这么恨他?”陆歌平问道。
公冶明直直注视着她的双眼,沉声问道:“公主难道不恨他?”
“我从前确实恨他,可他现在已是我的手下败将,人到暮年,垂垂老矣,我也没必要再恨他。但是我想知道,你为何恨他?”陆歌平道。
为何恨他?当然是因为他害得白朝驹隐姓埋名,差点死掉。
公冶明顿了顿,说道:“若是没有姚望舒,景宁帝未必会遇险,沙州未必失守,陛下未必会反。他害了这么多人,最后全身而退,我不接受。”
陆歌平笑眼看他,说道:“可是姚望舒早就逃了,你知道他现在哪里?”
“我会一直找他,直到找到为止。”公冶明道。
末了,又补上一句:“只要我活得比他久。”
陆歌平注视着身前的年轻人。
她许久未像这样认真地注视着他。公冶明的面色格外苍白,眉眼间一分若有若无的疲倦,倒比从前更加鲜活。
曾几何时,他还是个来路不明的少年,一无所有,孤身一人露宿在街旁的树上,举世无双的刀法是他最大的本钱。
如今,名誉和钱财他都不缺,只是……她注视着公冶明垂在腰间枯瘦如柴的右手。
许久,她开口道:“我倒是知道个消息,和姚望舒的下落有关,你不妨去查查。”
第251章 清算3 你的仇,我也帮你报了
自打从公主府回来, 公冶明一刻都没有歇下,在卫所里连轴转,又是喊人联系驿站, 又是叫人打磨好武器。
为了再见他一面,白朝驹只能从紫禁城来到卫所。
整整齐齐数十辆马匹排着卫所门前,还有几辆驴车。士兵们正提着大包小包往驴车上放, 见他过来, 慌忙停下手里的动作,对他行礼。
“皇上万岁!”
白朝驹头也不回,一门心思往公冶明的帐子走。
公冶明着一身戎装,端详着桌上的地图。他的肩膀上披着那件雪貂皮, 白色的绒毛已不像初见时那般发亮, 虽然打理地很整洁,但依旧不可避免的有些泛黄。
听到有人过来,他抬起头,有些惊讶,说道:“我正准备派人告诉你,你怎么亲自过来了?”
白朝驹微微笑了下,问道:“天寒地冻, 你要骑马出去?”
“有人看到姚望舒正在前往龙门, 准备出关,得骑马才能追上他, 要是等他出了关,这辈子都难追了。”公冶明把地图收到随行的包里,站起了身。
再过几日,就是新年,本来想着能同他过完这个新年……也罢。
白朝驹看着候在院子里的士兵, 都已穿好盔甲,手里提着长枪短刀。
“你别担心,这次我不是一个人,有一只全副武装的精锐助我,不会出事。”公冶明道。
白朝驹点了点头,眼神却并不像往日那般明媚。
看他这副担心的模样,公冶明眯起眼睛,笑道:“龙门关距京不过四百里,我一定在上元节前回来,和你放花灯。”
“好。”白朝驹道,不知为何眼角有些湿润。
他张开双臂,搂上公冶明的脖颈,把脸颊贴在他的耳畔。
“我看你身上的雪貂都旧了,你不是喜欢黑色吗?我叫人做件黑的,送给你,你一定要回来。”
“当然会回来。”公冶明信心满满道。
距公主所说,姚望舒已经日暮途穷。所谓树倒猢狲散散,他仓皇出逃,身旁就跟了三个家丁。
因为年岁已高,腿脚不便,随说是在逃亡,可姚望舒只愿意乘坐马车,连马都不愿意骑。
这一路,他行得很慢,出逃半个月,才到翠云山上。
车夫望着山坡下的城关,说道:“大人,咱们快到龙门关了。”
姚望舒掀开车帘,探头往外看。
从这里正好能将坡下的龙门关尽收眼底,城里一片祥和,家家户户都贴着红色对联,沉浸在过年的欢喜中。
“既然是过年,就说咱们是来走亲戚的。”姚望舒道。
“大人,咱们走的是什么亲戚?”车夫问道。
“走什么亲戚还需要我来教你?”姚望舒冷声道,“上次给你的十两银锭,还没用完吧?”
车夫不敢再说什么,连连点头说着“我知道了”,心里想的却是:这么大架马车,只给十两,哪怕是正月初一,士兵恐怕也不买账吧?
车夫撵着马车,一点点地往坡下走。他也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树林中,黑色的身影一闪而过。
“将军,人来了!”斥候一路狂奔着,往城内冲去。
公冶明站在龙门关的城墙上,眺望着山道上缓缓驶来的马车。
他策马狂奔数日,还未来得及休息,便又强撑着身子在城墙等着。
“你这样活不长的。”周回春的话又在耳边回响。其实本来就活不长,现在已经活得很长很长了。
公冶明扭头,对身旁的人道:“帮我取碗水。”
“将军,你不会要服小杨将军给你的半晌还魂丹吧?”小兵猛然领悟了他的意思。
“周大夫说了,那药的后劲太厉害,您不能服……”
“去拿水!”公冶明呵斥道。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刀已经沉重地吓人。若是不用药,恐怕根本没法挥砍出像样的速度,但对于这个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亲手将他送入坟墓。
乾清宫前,汪庭走了过来。
小太监认得他是公主的人,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
“汪先生有何吩咐?”
“公主想请陛下去府里一坐,就是现在。”汪庭道。
小太监微微瞪大眼睛,又问了遍:“是要请皇上到公主府里一坐?”
“正是,劳烦公公将原话转告给陛下,陛下明白公主的意思。”汪庭道。
小太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会转告给陛下。但陛下正在见一个很重要的人,还请汪先生稍等片刻。”
汪庭抬眼往乾清宫里张望了下,只见一个背影唯唯诺诺地跪坐在地,看模样只是个平民。
他忍不住问道:“陛下见的是什么人?难道比公主还重要?”
“陛下见的是一名安定卫的士兵。”小太监如实答道。
半个月前的腊月十八,一匹快马不远万里到达了嘉峪关外的安定卫。
“曹荣兴,你要发达了!”尤启辰高兴地拍着曹荣兴的肩膀,“皇上亲笔写信,请你入朝觐见。”
皇上要见我?皇上为何要见我?曹荣兴跪在雕着龙纹的金色地板上,难以置信地想着。
“抬头,看我。”威严的声音从上空传来。
曹荣兴颤颤巍巍地抬起头,不慎对上一张年轻的陌生脸,剑似的墨眉压着如星般的眼眸,瞳孔中隐约燃烧着火焰。
那眼眸像是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曹荣兴的视线被牢牢吸在上面,动都不敢动。
“我问你,两年前的冬天,你是不是跟着尤将军一起,守在龙勒山上。”
“是。”曹荣兴答应着,声线开始不自觉地颤抖。他明白皇上为何独独召见自己了。
在那个困苦的冬天,出于某种不知名的恐惧,他把一名不知从何而来的人用稻草捆起,像丢一具尸体那样,丢到了龙勒山的雪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