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汤圆,李栋梁搬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烟花。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次第绽放,照亮了每一张仰望的笑脸。
小雨又兴奋又有点害怕,紧紧抓着苏晓的手,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天空,小嘴微张,发出“哇”的惊叹。
“真好看!”李夏莲站在姐姐身边,轻声说。她的脸上映着烟花的流光溢彩,眼神平静而满足。这个元宵节,没有提心吊胆,只有亲人相伴的安宁和喜悦。
元宵节过完,年就算真正过完了。第二天,苏建国一家和李夏莲母女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李家二老和兄嫂,踏上了返回市里的路。
第25章 班主任整治学风
元宵节后的早读课,教室里弥漫着甜腻的汤圆味和懒散哈欠。
“你过年都干嘛了,我过年跟我爸妈去了隔壁省小姨家……”
“我跟你说我过年干了件大事……”
“我昨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凌晨,今天都困死了……”
“苏晓,你过节都干嘛了,我跟你说今年我收了100块的压岁钱,全让我妈给我没收了,你都不知道……”
苏晓拉了拉方雪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说了,依照上辈子的经验,这个时候班主任……那熟悉的、略带压迫感的身影,已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教室后门的小窗边。
方雪正说到激动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手还比划着:“……她就那么直接拿走了!连个理由都不给,气死我了!苏晓你说……”她扭过头,还想从苏晓那里得到共鸣。
苏晓的心猛地一沉,指尖的力道加重了些。她不敢回头,只能飞快地压低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方雪!别说了!后面!”
方雪顺着苏晓紧张的目光,带着一丝茫然和被打断的不悦,下意识地扭头朝后门望去。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后门那块小小的玻璃窗外,班主任李老师那张没什么表情,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得像探照灯,精准地锁定了还在喋喋不休、此刻却瞬间僵住的方雪。
方雪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嘴巴还保持着刚才说话的“o”型,眼睛瞪得溜圆,剩下半截关于压岁钱的控诉硬生生卡在喉咙里,变成了一个无声的抽气。
教室里那些嗡嗡的、细碎的交谈声,如同被无形的利刃瞬间斩断。前一秒还弥漫着汤圆甜腻和慵懒气息的空气,骤然变得冰冷而稀薄。
所有察觉到异样的同学,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纷纷停下动作,屏住呼吸,目光或惊恐或同情地聚焦在方雪身上,然后又迅速垂下头,假装在看书,空气中只剩下翻书页的哗啦声,带着刻意放轻的、欲盖弥彰的慌乱。
死寂。
令人窒息的死寂笼罩了整个教室。
苏晓低着头,指尖冰凉。她太熟悉这种感觉了——上辈子,方雪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逮个正着,然后被班主任作为“开学懒散病”的典型,拎到讲台边“清醒清醒”地站了一整节早读课,成了全班开年第一个“反面教材”。
那种公开处刑般的尴尬和无地自容,苏晓作为旁观者都替她难受。重来一次,她以为自己能阻止,却还是没能快过班主任的“神出鬼没”。
就在这令人头皮发麻的寂静中,后门被轻轻推开了。
吱呀——
李老师的身影不疾不徐地走了进来,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清晰得可怕。她没有立刻发作,只是迈着沉稳的步子,穿过一排排噤若寒蝉的学生,径直走向讲台。
“方雪,”李老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清冷的晨光,“看来你的‘年’过得挺充实,收获也不少?一百块的压岁钱没收了是吧?那正好,省得你分心。
现在,把你过年期间的‘充实’生活,还有刚才没讲完的‘大事’,站起来,跟全班同学详细汇报一下?”
方雪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僵硬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低着头默不作声。
“怎么,这会怎么不说了,刚才我看你眉飞色舞的,说的很起劲嘛?”
“一个寒假都给你们过皮了?不知道自己来学校是干嘛的了?上周你们那个学习态度,我都没有说你们,想着刚开学,给你们点时间自己调整。”
李老师一边说一边环视着大家,所有人低着头自顾自地看着手边的书,不拘的是什么书,只要别跟方雪一样被抓典型就行。
“这就是你们的自觉?初二的学生了,以为自己还是小学生?一点自控力都没有?还有你们几个,都站起来,把刚才说的再说一遍。”李老师又指了几个刚刚说话的同学。
苏晓知道这是要杀鸡儆猴了,苏晓的手指在桌下极其隐蔽地、用力地戳了一下方雪,然后在摊开的语文课本《劝学》那篇课文上,重重地点了两下!
方雪立马会意,“李、李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在早读课上闲聊!我…我过年是…是有点玩疯了,作息乱了,还…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她语速飞快,“我…我深刻认识到错误了!我…我自愿现在开始罚站!
其他几人看方雪认错,也立刻跟着认错。
李老师看他们认错态度良好,只沉默了片刻,让他们站着上完早读课,再写一份500字检讨。
“好了,剩下的同学继续早读”说完转身离开了。
老师虽然走了,大家也不敢造次,认真的上完了早读课,下课后…
“太倒霉了啊,刚开学就被“树典型”了”,方雪趴在桌子上沮丧的说。
“你那会说的正激动,我拉都拉不住,最近你还是消停点,可别在被抓住了”
“知道了知道了,哎,流年不利啊”
苏晓嘴角一抹笑意,流年不利都出来了。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经历了上午早读课的插曲,班级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只有座位靠近后门的几个同学知道,李老师正站在哪里注视着班级,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才满意的离开了。
直到放学的铃声响起,靠近后门的同学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
“太吓人了”
苏晓和方雪一起走出校门的时候,方雪还在说着早上的事情,直到两人要分开才依依不舍的说着明天见。
苏晓回到家发现家里没有人,小姨也没有回来做饭,小雨也不在。
难道是要出去吃?苏晓小声嘀咕着
直到接到苏建国的电话,苏晓才知道原因,妈妈受伤了在医院,要晚点回来,让苏晓不要担心。
第26章 李春兰受伤
下午店里在装设备,李春兰在搬东西的不小心把脚扭了,当时脚就肿起来了,本来没当回事,想着等会买点药喷喷消肿就好了。
一直到傍晚脚已经肿的跟发面馒头一样了,苏建国怕伤到骨头,带着李春兰去了医院,李夏莲接了小雨放学也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一检查韧带拉伤,还好骨头没事,医生给开了消肿药,简单固定了一下,嘱咐回家在药店买一个脚踝固定带,最近这段时间多休息,少走路。
回去的路上,苏建国让李夏莲在家附近的餐馆,打包了几个菜和饭,自己先把李春兰送回家。
到了家,苏晓和苏建国一起把李春兰安顿好,照顾李春兰洗漱了一下,李夏莲带着小雨卖完菜回来了。
“这段时间春兰你就在家呆着吧,店里最近上设备,乱七八糟的,你的脚可不能再受伤了。”苏建国一边吃饭一边说。
“是啊姐,你就在家吧,店里我去帮你看着,你就别操心了,好好养伤”
苏晓也在一边劝妈妈休息。
虽然觉得自己的脚没什么,但看大家都这么说,也就点点头,同意最近在家呆着。
第二天上学的上学,去店里的去店里,留李春兰一个人在家,还感觉挺自在的舒服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在家呆了几天李春兰开始坐不住了,下午闲着没事,家里她能干的活,都来来回回干多少遍了,打量着自己的脚好了一点,就开始下楼到小区里面活动了。
小区的凉亭里,几个李春兰认识的邻居正在一起聊天,看见她来了纷纷给她让位置,扶着她坐下。
“春兰,你这脚好点了吗?”
“好多了刘大姐,之前肿的吓人,现在消了好多了,没事,你们刚在说什么呢,离老远我就听见你们房子啥的”
刘大姐见春兰感兴趣凑过来跟她说“隔壁楼那个,前段时间买小汽车那家,你知道吧?”
“嗯,知道啊,前段时间他们家买车,小区都轰动了。”
“要不说着男的有了钱就变坏,他们家那个男的说是去南边做什么生意,好多年了,这发财了,回来又是买车又是买房的。”
“买车买房这事好事啊,在哪买的房啊”
“你听我跟你说啊,买房子就买了,结果发现他在那个小区买了两套,他家老婆就奇怪啊,明明是买了一套,怎么多出来一套,就找人打听,结果你猜怎么着!”刘大姐故意卖关子。
“我的大姐哎,你倒是说啊,别在这吊我胃口了”李春兰急忙道。
李春兰这着急的样子,满足了刘大姐的八卦心理:“说是打听出来是跟另外一个女的一起来买的房,还带了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都三岁了。”
李春兰惊讶的张着嘴“真的假的啊,小孩都这么大了啊,这是准备一个小区整两个家啊!”
“可不是吗,他们家那个男人也就是三四年前才去的南边做生意,这等于刚一去就搞上了”另一个大姐附和道。
“那他家老婆没闹啊?”
“闹什么啊,默认了,这女的只生了一个女儿,男的想要儿子,跟这女的说要是闹的话就离婚,一分钱不给她,不闹老老实实的,房子写她的名字,再给一笔钱给她,每个月再给点生活费。”
“啊?离婚也得分财产吧,不能什么都不给吧?”李春华说道
“这女的家里不行,不给她撑腰,她自己也觉得没生出来儿子对不起她老公,而且钱都在这男的手里,她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自己再立不起来,真离婚了过的还不如现在。”刘大姐分析道
李春兰点点头,觉得刘大姐说的很对,顺嘴又问了一句“你刚说她们在哪买的房子来着?”
“城西那边一个叫花园城的小区,那边不是说要建什么城市森林公园嘛。”
“哦,那里啊,有点偏哎,为啥跑那里去买啊?”
“那边买房有优惠,而且小区绿化比我们这种小区好多了,又是电梯房,那边好几个楼盘都在卖呢。”刘大姐说道电梯房就羡慕,因为她们家在六楼,每天爬上爬下的累死了。
“哎呦,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家了,今天小女儿过来,我得回去给她做点好吃的。
听见刘大姐说要回去,大家也纷纷都要回家。
李春兰反正没什么事,所幸在这里坐着等苏晓放学回来,这里是苏晓的必经之路。
苏晓离老远就看见她妈一个人坐在凉亭里,翘着脚不知道在想什么。
“妈,你怎么一个人在这?”
“哦,刚跟你刘阿姨她们在这聊天的,她们回去做饭了,我想着你今天放学早,就在这等你了。”
“我扶你上去吧”苏晓扶着李春兰刚到家,苏建国带着饭菜也到家了。
店里还有点事没忙完,李夏莲带着小雨在店里看着。
一家三口吃饭的时候李春兰顺嘴说了一下隔壁楼的八卦,边说还边瞪着苏建国,“男人以前就变坏,说的真是一点没错”
苏建国表示很无辜“咱家钱都在你那,我没钱,身上就你给的一点零花钱。”
“谅你也不敢”李春兰翻了苏建国一眼。
只有苏晓陷入了沉思“花园城,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