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常胜侯的谢礼,也都送到常胜侯府了。
至于那边......话带上几句就成。
安全第一,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等着他回来!
就这几句。”
沈忠一听,这眼泪立刻又下来了。
简单的几句话却是重千斤啊!
夫人这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才说出这些话的啊!
只要国公爷安全回来......
“夫人......”沈忠正想再表一下忠心。
“你打住啊!别再嚎了!你回来这几天,我家小姐这眼睛就一直都是红的。
府里的生姜都要不够用了。
你再敢嚎一声试试,看我拿不拿烧火棍揍你。”冬麦在一旁及时打断了沈忠。
没办法,沈忠只好把眼泪又都憋了回去。
“你也一样注意安全,北边不比京里,环境恶劣,自己要知道照顾好自己。
这两天冬麦和辛姨娘给你做了了两副护腿。
你记得带上。
还有,这些金豆子你也带上,穷家富路的,身上有点银钱比较好!
还有你以前一直爱吃的胡记的卤牛肉,我也让冬麦买了不少,你带着路上吃。
我还是那句话,刀剑无眼,自己注意点。”上官槿细心交代。
沈忠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认真点了点头,然后跪了下来,给上官槿磕了一个头后。
拿起准备的那两个包裹就走了。
“小姐,他们......肯定会回来的吧!”冬麦看着沈忠的背影都看不到了,这才小声问道。
“能!肯定能!”上官槿毫不犹豫的回答。
冬麦也认真点了点头。
对,肯定能回来的。
国公爷是北地战神,永远都是。
......
当天晚上,沈忠就去了常胜侯府,跟着常胜侯府给远在北地的常胜侯准备的年礼回北地了。
对于远在北地的常胜侯突然给定国公府送年礼,京城的人也就只议论了一下,就没有再议论了。
要到年底了,京里的事情多着呢!大家议论都议论不过来。
这不,先帝爷的冥诞到了,太子又要去报恩寺替天家给先帝做法事了。
不过,这次却带上了七皇子。
不知道天家是怎么想的......
五少爷安静的跟着那群乞丐跑来跑去的。
跑了一圈,他发现了,守卫的也不是很严。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在三天后,太子带着七皇子下山的时候,能让太子和围观的那些百姓注意到自己就行。
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要成功......
第138章 告状的来了
送走了沈忠,上官槿也没歇着。
接近年关了,府里的事情不少。
要准备过年的时候,给京里各家的年礼。
还有京郊外善堂的那些孩子过冬的衣物也都要送过去了。
忙完这些,趁着雪还没下来,去郊外的庄子上住几天。
庄子里还有个小温泉,这个天气最适合了。
当然,还要把七皇子给带上。
上官槿安静的等着七皇子回来。
该她安排的都安排好了,至于事情会怎么样,那就听天由命吧!
正月十九这天,报恩寺下山的那条路,戒备森严。
今天是法事的最后一天,再烧上一炷香后,太子就可以带着七皇子回宫了。
太子和七皇子听了三天的经,早就耐不住了。
一大早,按照住持说的那个时辰,太子虔诚的点香祭拜,然后又和住持说了几句话。
听着住持说着几句听不懂的话,太子就准备告辞了。
围观的老百姓很多,大家都安静的等在禁卫军的外围,探头朝里面看。
太子哎!未来的天家呢!
这一年能见到太子的机会可不多。
不少年轻的女子更是翘首以盼,就希望太子在下山的时候,能朝这边多看上两眼。
运气好的话,山鸡变凤凰也说不定呢!
七皇子有点恹恹的,心不在焉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怎么?才听了三天的经就受不住了?”太子小声问着七皇子。
“吃不好,睡不好,精神能好吗?
太子哥哥,回去后我就不跟着你去给父皇请安了,你们说话又要说好久。”七皇子小声说道。
太子笑笑,不说话,只是领着七皇子往山下走。
通往报恩寺是一条山路。
不管是谁去报恩寺,都要顺着这条山路往上走。
这是当年大渝的开国皇帝定的规矩。
他对众臣说,连点山路都不愿意走,这点苦都不愿意吃,还指望你们能有什么孝心呢!
所以,即使是萧景帝要去报恩寺,那也要走上去。
山路的两侧都是禁卫军把守,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一直到山脚下,空间大一点了,虽然也有禁卫军把守,但围观的百姓也多数都聚集在这里。
同样的,太子的车驾也在这里。
众人簇拥着太子和七皇子从山上下来后,围观的百姓乌泱泱的也都跪了下来。
太子很满意这样的场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感觉果然很好!
但他想要的是却是所有人之上......
“都免礼吧!天冷寒冷,都回去吧,路上小心。”
太子态度温和,让围观的百姓都感动了。
正在太子要上车驾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传了出来。
“太子殿下英明,草民恳请太子殿下彻查江宁织造府和刑部的冤案。”
太子一愣,所有的人都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个男子穿了一身的白衣,手上举着一块用血写的状书想要冲出禁卫军的包围。
这个人正是在这里猫了三天的五少爷......
七皇子叹了口气。
这人怎么这么废呢,这样怎么告状?
用姨母的话说,都不抓眼球,怎么吸引人注意?
亏得姨母还安排了半天......
果然,太子冷哼一声,正打算示意禁卫统领把人拖下去处理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太子哥哥,这里是佛门重地,还刚给皇爷爷做过法事。
今日不宜见血。
还有,百姓都在呢!”七皇子忙轻轻拉了一下太子。
终于来了啊,这人终于出现了!
不枉自己跟着听了三天的经啊!
太子也反应过来了。
要是今日见血了,回宫后免不了又是一顿斥责。
“赶出去吧!让他找该找的人去!”太子说完,转身就往车驾上走。
五少爷一见,也慌了。
机会只有一次,要是不成的话,他的小命也就交代在这里了......
“殿下,草民真的有冤案要告......”
眼看着这个五少爷要被拖下去了,七皇子只得站了出来。
“等一下!”说完,他又拉了下太子。
“太子哥哥,年底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的话,父皇那里肯定不会高兴的。
还有这么多百姓在,流言可不好听。”
“那你说怎么办?”太子脸色阴沉。
出来一趟遇上这种事情,可不是好事。
“问清楚再打发就是了,左不过两句话的事情。
你不好问,我替你问就是了。”
说完,七皇子看向五少爷。
“告状去该去的地方,即使太子知道这事情了,也会交代相关的衙门去办。
你来错地方了!”
五少爷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忙挣扎着喊道。
“求告无门,江宁织造府,刑部,大理寺官官相护,数十条人命啊!
大理寺和刑部偷改裁决,偷换死囚,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命啊......”
这话一出,原本就小声议论的百姓们一下子都炸了......
刑部?大理寺?还有一个江南的江宁织造......
还数十条人命......
这是个大案啊!
跟着太子来的礼部的官员们一个个的腿都在发抖。
这事情要是真的,那朝廷的官员真的要来个大地震了。
太子也是一脸震惊。
刑部和大理寺?
刑部是秦王的人,大理寺的人是父皇亲自指定的,这两个地方的人要是出了问题......
不过,他心里却是有点激动。
要是这事情是真的,按照梅侍郎一案的办法来,说不定能把刑部里秦王的人给拔了......
“你......是何人?”太子看向五少爷。
五少爷松了口气,看来这状可以告了!
“草民就是江宁织造郎中马勇年第五子。”五少爷重重磕了一个头。
太子往前走了两步。
“以子告父,以民告官!
你胆子很大啊!
来人,把人带回去。”
五少爷只是磕头不说话。
他知道,自己的状终于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