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七皇子也松了口气。
  他可以安心的跟着姨母去京郊的庄子住几天了!
  围观的百姓更是有点兴奋了。
  接下来一个月的谈资都有了......
  第139章 置身事外
  报恩寺外有人拦着太子回宫的车驾告状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宫里的萧景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伺候的吴有得提着一颗心,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而京城里的官员们也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虽然听那些围观的百姓说,告状的人指向了平安伯府。
  但谁都知道,要是那人说的都是真的,就凭一两个人是干不成这么大的事情的。
  想想当初梅侍郎的案子,不就是牵出了一大串吗?
  偷换死囚?刑部和大理寺怎么敢的啊?
  这是在天家的雷点上蹦跶啊!
  谁不知道,大渝的开国皇帝当初造反,就是因为家里的一个兄长被人抓走,割了舌头当成死囚的啊......
  老百姓们也都议论纷纷。
  很多人还悄悄开了赌盘,赌这次的事情会有多少人进去,会有多少人被抄家?
  七皇子呢,跟着太子回宫后,悄么的去勤政殿外看了一眼。
  乌泱泱的跪了好多人。
  太子,秦王,安国公,齐国公,武定侯......
  虽然跪了很多大臣,但勤政殿里依旧静悄悄的。
  七皇子摸摸鼻子,他知道现在不是进去表现父子情深的时候。
  于是,他悄悄的和吴有得打了个招呼,让吴有得赶紧给萧景帝备上一碗降火茶,自己就收拾了东西跑去定国公府了。
  他的事情做完了,姨母说了,接下来就是别人的戏台了。
  希望事情能早点结束吧,这样他还能过个好年。
  七皇子抬头看了看天空。
  从报恩寺回来的路上就开始飘飘扬扬的下起小雪了。
  现在的雪花看起来更大了,就像是......被撕扯坏的袄子里被拽出来的棉絮一样。
  一大片一大片的,飘在京城的每一个地方。
  “这场雪看来不小,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七皇子喃喃自语。
  跟着的胡周全一听,忙凑了过来。
  “殿下,都说瑞雪兆丰年,应该是个好兆头。”
  七皇子点点头,又回头看了眼快要被大雪盖住的皇宫,头也不回的往宫外走。
  出了皇宫的大门,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七皇子就来到了定国公府。
  府里热热闹闹的,下人们都在收拾东西。
  上官槿呢,也穿了大毛的衣服站在屋子门口。
  “姨母!”七皇子笑着迎了过去。
  “东西收拾好了?”上官槿笑着问道。
  “嗯,收拾好了,我从父皇那里弄了一对鎏金荷花手炉过来,番邦进贡来的。
  您和老太太一人一个。”七皇子笑道。
  上官槿笑笑,将自己手里的小手炉塞到七皇子手里。
  “天冷了,注意保暖,其他的事情不要想了,好好休息几天。
  姨母带着你们去郊外的庄子里住几日。”
  七皇子答应了下来。
  他的姨母果然聪明。
  别的府里,现在一个个都跟火炉上的蚂蚱一样,姨母一家却能置身事外。
  姨母说的等,果然很有道理。
  很多时候,自己不需要做什么,机会自己会找上门的......
  和定国公府不同,很多人现在几乎是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
  太子更是怒气冲冲。
  他就知道,不管怎么做,只要牵涉到大理寺了,自己肯定就没有好果子吃。
  这不,刚刚父皇就冲他发火了。
  关他什么事情?
  事情不是他做的,状也不是他告的,死囚也不是他换的,冲他发火干什么?
  气冲冲的来到皇后宫里,许皇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了。
  “母后,早知道会是这样,那个人冲出来的时候,我就应该让禁卫杖杀了他。
  都怪小七,还拉着我,说什么佛门重地......”
  “小七做的是对的,要不是小七拉着你,你今天这关更难过。”许皇后毫不客气的说道。
  太子......
  “母后......”
  许皇后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招呼太子先坐下。
  “那人很聪明,选了最合适的场合,佛门圣地,的确不宜见血。
  而他选择那个地方,更多的还是因为那里百姓众多,能听到他说什么的人也就多。
  他说的那些,不管是真假,肯定能传到你父皇那里。
  所以,你要是当场杖杀了那人,就落了下风了。
  小七拉着你,不管是什么原因,那都是把主动权送回到你手里了。
  就冲着这件事,你也要谢谢小七。”
  太子沉着脸,不想说话。
  见太子这样,许皇后也有点心疼。
  储君之位坐久了,后面还有一个家伙虎视眈眈的,心里难免会别扭。
  “皇儿,现在情况对你是有利的。
  你父皇骂你骂的越狠,说明这事就和你越没关系。
  说句实话,现在你父皇估计连自己都骂了。
  好了,别气了,等会儿在母后这用膳,用完膳就去和你父皇请安。
  这事情是闹到你面前的,你父皇应该也会把这事交给你来办的。
  你父皇......”
  “母后,父皇已经把这事情交给儿臣来办了。
  让外公派人协助。”太子说道。
  许皇后松了口气,交给太子办就行。
  “那......你外公怎么说?”许皇后问道。
  说到这个,太子心情稍微轻松了一点。
  “外公说了,以稳为主,年关将近,不宜有大的动作。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人保护起来。
  要以最快的方式拿到证据。
  还有,心思主要放在刑部,至于大理寺那里......
  外公说,涉案的人拿下就行,至于其他人,不能动,也不要牵扯到。”太子说道。
  许皇后点点头。
  对,就该是这个思路。
  大理寺卿是萧景帝原来母妃的一个弟弟,也算是国舅了,这个肯定动不得。
  “平安伯家的那个二公子在大理寺是什么职位?”许皇后突然问道。
  “大理寺丞,六品的职位,品阶虽然不高,但实权不小。
  另外大理寺少卿年龄大,已经多日不上朝,平安伯家走的安国公的路子,想让二儿子接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太子说道。
  许皇后冷笑一声。
  “从六品想一下子跳到从四品,野心不小啊!
  皇儿,大理寺只盯着这一个就行,你父皇让你负责,估计也是想保那位国舅爷。
  记住啊,一定要拿到证据。
  秦王那里不会轻易放弃平安伯的。”
  “是!儿臣记下了!”
  第140章 咬死不认
  太子这边的情况相对轻松一点,反正犯事的又不是他们这一派的官员。
  即使有牵扯到的,那肯定也是小虾米之类的,这样的人放弃也就放弃了。
  现在真正头疼的应该是秦王那一派的人。
  此刻的秦王正黑着脸坐在安国公的书房里。
  自从太子回宫后,秦王就在勤政殿跪了将近两个时辰。
  他心里也愈发不安。
  父皇只是让他跪着,其他的话一句话都没说,甚至都没有看他一眼。
  一直到太后带着郑贵妃过来了,父皇才让吴有得出来传话,让他回去反省。
  至始至终,他都没有再见到父皇。
  连母妃和皇祖母也没见到父皇。
  安国公也是皱着眉头,他手边的茶碗里的茶都凉了。
  他也不知道事情怎么会成这样的。
  当初他的确是派人去把梅侍郎的孩子接出来的。
  结果呢,说是几个儿子都被盯的很紧,只接出来三个女儿。
  安国公就让武定侯他们好好安置梅侍郎的三个女儿,这是他答应梅侍郎的。
  谁知道......
  武定侯和平安伯这两个混蛋,却把人安置到自己床上去了......
  “你们两个蠢货,色胆包天,还有什么事情你们是干不出来的?
  现在好了,把天捅破了?满意了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哐当一声,安国公把手边的茶杯砸了过去,正好砸在平安伯的肩头。
  已经被不知道什么问题折磨的平安伯脸色蜡黄,他也知道这次八成逃不掉了。
  但是......
  “王爷,国公爷,还望伸把手,救一下下官。
  下官以后定当肝脑涂地。”平安伯噗通一下就跪了下来。
  看着平安伯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秦王和安国公都是一脸的厌恶。
  从心底来说,他们俩一点都不想救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脑子里想的都是美色,要是留着肯定会误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