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古代爱情 > 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 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100节
  “不用回绝,今后但凡有请帖送来,我看过之后,没有特地需要拒绝的宴会,我都会参加。”顾思卿伸了个懒腰,她是时候给自己觅一个‘如意郎君’。
  “啊?”花生脑子转得慢,她甚至还没有消化完主子前面说的话。
  京城里的热闹,是一件接着一件的看不完,让人没想到的是,不止越国有看不完的热闹。
  顾思卿除了在越国的产业,在别国也有名下经营的商铺,不过主要的经营范围在越国就是。别国的产业,顾思卿的管理模式是请掌柜打理,她只需查账抽成即可。
  为了避免有人中饱私囊,在别国管理商铺的掌柜,是一年轮换。
  第214章 白子玉来信
  今日,正好是在越国打理商铺的掌柜回京的日子,顾思卿作为东家,自要为其接风洗尘。
  “吴掌柜在齐国打理商铺多年,异国他乡想来多有不习惯,辛苦了。”
  顾思卿举杯敬他,这不是场面话,她对手下的人从来都多有尊重。
  吴掌柜是一位年过四旬的中年人,不过他的身体还很硬朗,精神也很好,他笑呵呵举杯回敬:“不习惯是有些,不过能为东家办事,怎样都高兴。”
  桌上除了顾思卿之外,还有李思和其他在京城的掌柜,都来为吴掌柜接风洗尘。
  一行人里,几位掌柜倒是都出过越国,但是踏足的国土都不同。
  几人问吴掌柜齐国的风土人情,有说有笑,气氛很是和谐。
  “我回京的途中,得知陛下重新立储一事,你们说巧不巧就在我回越国之前,齐国太子在狩猎时意外身亡,具体是怎么意外,外人不得而知。”
  吴掌柜神色讳莫如深,只要是知道皇族之间那些争斗的,都能想到齐国太子发生意外有猫腻。
  “齐国太子身亡?那如今的齐国岂不是大乱?可是京城这边没有什么传闻。”
  李思酒盏送到嘴边,得知齐国发生这等大事,与其他人反应一样无不惊诧。
  “齐国国君年迈,太子意外身亡,可不就大乱,齐国国主得知太子丧命,也突发疾病驾崩,当时齐国京城可真是乱啊,我当时也是心惊。”
  吴掌柜说起齐国京城之乱,还有些暗暗心惊。
  皇室争端容易起战火,在京城里的百姓,就如头悬在脖子上,虽是都有可能落地,那时吴掌柜已经打算传信给顾思卿,好让人紧急撤回越国。
  “听吴掌柜这么说,看来之后很快有人稳住了齐国的政局?”
  顾思卿听出了吴掌柜的欲扬先抑,既然这会子的齐国表面风平浪静,就说明那场动乱很快就被平息。倘若齐国政局没稳住,他们想回来也难。
  “东家料事如神,就在齐国几位王爷与皇子即将刀剑相向时,齐国那位失踪许久的逍遥王回到齐国,以铁血手腕稳住大局。”
  说起这位齐国的逍遥王,吴掌柜显然对此人颇为欣赏。
  能够在乱局之中化身定海神针的人物,自然能力了得,自是让人崇拜。
  “齐国的逍遥王?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顾思卿沉思片刻,自己两世记忆,竟然从未听说过。
  “东家没有听说过很正常,这位逍遥王早年离开齐国国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齐国的国主派人追寻多年也没找到。”
  吴掌柜在齐国待了一年,加之是在京城,多少听说了些皇室密辛。
  “齐国国主猜忌逍遥王,想置其于死地,没想到造化弄人,齐国险些大乱,最后反而是这位消失多年的王爷稳住了大局。”
  因为担心亲子或是亲兄弟夺权,而选择下手将其杀死,乃是皇室再寻常不过的手段,见怪不怪。
  顾思卿吃着菜听吴掌柜说这些,就像在听有趣的故事。
  “逍遥王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只怕不久之后,他就要登基称王。”顾思卿漫不经心地说着,照事情如此发展,逍遥王登基八九不离十。
  吴掌柜闻言摆了摆手:“要不怎么说逍遥王是个有意思的人,他似乎无意称帝,反而对之前在越国为质子的轩辕羽格外器重,前朝的事大多交给轩辕羽来打理,我回越国之前,轩辕羽已有登基之势。”
  想到离开齐国皇都时的情形,吴掌柜觉得轩辕羽大概率会登基。
  熟人的名字传入耳,顾思卿一愣,不可置信道:“重用轩辕羽?”
  失踪多年,突然回齐国的逍遥王、大费周章从越国逃回齐国的轩辕羽。
  两个看似完全不搭边的人同时出现,不由让顾思卿想到一位故人,白子玉!怎会有这么凑巧的事?
  “是的,这位逍遥王虽然与轩辕羽不曾有多少来往,但对其十分器重,而轩辕羽对逍遥王也很是信任。”
  吴掌柜见顾思卿对齐国的事情感兴趣,就多说些。
  顾思卿记起那日她同白子玉说起轩辕羽,白子玉就曾笃定地说,轩辕羽不是那样的人。
  她不认为天底下会有这么凑巧的事,逍遥王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极有可能就是白子玉。
  顾思卿想了会,若白子玉真是逍遥王,这个封号,还挺是适合他。
  齐国轶闻,于越国人而言,只是茶余饭后打发时间闲聊的话题,说完这些,大家仍要回归自己的生活。
  顾思卿不知池鸿渊会选什么时机登基,她必须尽快选好未来夫婿的合适人选,所以这些时日,她乐此不疲地到各府去参加宴会。
  她打起十二分精神精神在京中的公子里选自己的未来夫婿时,一封信快马加鞭送到顾思卿手里。
  顾思卿名下产业如今越做越大,为了方便处理紧急事务,顾思卿让他们有要事可以直接传信相府,所以拿到信时,她没多想便打开了。
  顾思卿拆开才看到第一行字,就坐直了身子。
  “是谁送来的信?哪家铺面出了什么事么?”桂花见顾思卿正色,下意识凑过来看。
  顾思卿轻咳一声,抬手挡住桂花:“你先退下,有事我再叫你。”
  主子鲜少这么神秘兮兮的,桂花虽然有些好奇,但还是退了下去。
  顾思卿看着桂花走远,轻吸了口气,才重新将信件展开。
  方才只一眼她就认出来,信上,是白子玉的字迹。他既然能够命人送信到越国,就说明他的人已经安全回到齐国。
  “卿近来安好?我已安全回到齐国,数年来,我唯有一事瞒卿,想来卿近来也知晓齐国之事,那位逍遥王,便是我。”
  看着白子玉亲手写下的这些话,向她表明身份,顾思卿有些意外,但又觉得情理之中,白子玉,果然就是那位消失许久的逍遥王。
  “当年我逃离齐国,皇兄不肯放我一条生路,一路派亲卫追杀,我身陷囹圄、命悬一线,是卿出手相救,我才得以逃出生天。”
  第215章 看来顾小姐回信里,是生皇叔的气了?
  白子玉这封信写得很长,他在信中详细交代了当年事情的原委,顾思卿直觉,他解释如此详尽,是担心她会生气。
  逃过齐国前任国君的追杀后,为了不引人注目,白子玉就先在顾思卿安排的茅草屋里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数年之久。
  “如今我已有自保之力,卿不要挂心,越国国都即将入秋,卿底子薄弱,万望保重自身,来日定有再会之期。”
  这封信,足足用了五张信纸,字写得密密麻麻,但顾思卿很是耐心一字一句地看到最后。
  将信看完,顾思卿就回卧房,点了一盏烛灯,将信烧了个干净。
  齐国逍遥王送来的信,自是不能留着,她身为越国人,被发现与逍遥王有来往,就是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想到白子玉在信最后说的那句话,顾思卿轻哼一声,喃喃道:“这人自作多情什么,谁挂心他?向我隐瞒身份这么久,回去才说,还好意思写信来。”
  顾思卿双手环胸在榻边坐下,百无聊赖地晃动双腿。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她心里反而闷闷的,上辈子,她直到死,都不知白子玉的真实身份,他还挺能遮掩。
  坐在矮榻边,顾思卿盯着飘落在桌上的灰烬看了一会,烦躁地长叹一声:“真是欠他的。”
  顾思卿走到桌案前跪坐下来,拿出墨块研墨,尽管心里怨怼白子玉隐瞒自己那么久,还是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在信中,顾思卿贺他安然回到齐国主持大局,她祝他今后前程似锦、万事顺遂,至于他们二人之间,恩情已了,互不亏欠,便莫要再联系。
  白子玉命人将信送出去,不到半个月就收到回信。
  齐国的国都距离越国京城有一段距离,半月之内就有信机会,说明对方是向驿站要求了快马寄信。
  白子玉急切地等待顾思卿的回信,想知道对方会如何响应他,拿到信就立刻拆开来看。
  明灯下,女子书写的字体娟秀,让人读起来十分通畅。
  但是信中的内容,白子玉看了,心里并不是很畅快。
  “互不亏欠,莫再联系。”在心底里默念着这几个字,白子玉心里说不出的酸涩。
  写信给顾思卿时,他就想到顾思卿会在心里记他一笔,还真是……顾思卿的性格有些认死理,真的生了气,十天半个月这股气也不能消。
  信中说什么莫要联系,无非是顾思卿气他竟然将真实身份瞒了她这么久。
  当年身在异国他乡,白子玉的处境就如浮萍一般,身后是未放弃搜寻的齐国国主,他不敢轻举妄动。人从被不断追杀的日子中脱身,总会有些贪恋这份平和。
  将自己的身份告知顾思卿,容易发生太多变故,有可能还会将她牵扯进来,所以,哪怕是在临行前,白子玉不确定自己能否安全回到故土时,他选择了三缄其口。
  看完了信,白子玉小心地将信折迭好,收进信封之中,放到一个木匣子里锁了起来。
  “皇叔眉头紧蹙,心事重重,看来顾小姐回信里,是生皇叔的气了?”轩辕羽坐在白子玉边上,看见白子玉这副神情,嬉皮笑脸地调侃起自己这位皇叔来。
  他猜得果然不错,皇叔与顾小姐之间,不简单。
  “与朝堂上那些难缠的老臣争辩,被刁难指摘,皇叔都万事不动心,不想看了一封信,眉头就皱得能夹死一只蚂蚁,倒真让侄儿有些好奇信上写了什么。”
  他戏谑地调侃白子玉的模样,看起来着实有些不知死活,白子玉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我还未与你算旧账,你自己倒不知死活撞到枪口上来。”
  白子玉回齐国之后才明白过来,顾思卿之所以怀疑起他的身份,是因轩辕羽多嘴。
  对于自己这位皇叔,轩辕羽很是敬重,不过他性子就是有些吊儿郎当,喜说笑。
  不过,被白子玉一威胁,就老实了。真把皇叔给惹生气,皇叔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别看白子玉面容温和,在齐国朝堂之上,他有玉面阎罗之称,在他面前,说不了情。
  轩辕羽托着腮,时不时看白子玉一眼,此人虽是他皇叔,但并不姓轩辕,而是随母姓白。尽管当年白子玉的生母为他筹谋至此,就连皇姓都舍去,后来继位的齐国国君也没放弃杀他。
  “明日在朝堂上,那些大臣少不得刁难你,你回去将这些都看一遍,我不能回回都帮你。”
  白子玉将一沓奏折与策论放在轩辕羽面前,轩辕羽是个可造之材,许多事一点就通。
  皇位,白子玉不想要,他如今不过是坐镇朝堂,稳住齐国局势,等时机成熟,轩辕羽彻底可以独当一面之时,就时轩辕羽的登基之日。
  “侄儿多谢皇叔费心。”轩辕羽从白子玉手里将沉重的书简、奏折接过,规矩地行了礼。
  轩辕羽从书房离开,白子玉看了眼桌上的信一眼,抬手打了个响指,一名暗卫随之出现。
  “你安排两个人去越国,必须是轻功极好善于隐匿行踪的暗卫,让他们盯着越国殷丞相的外孙女的一切动向,与她有关的任何事,都需要及时传递回齐国告知本王。”
  越国的秋格外多雨,不下雨时,若出太阳,则天有些干燥,无论哪个,顾思卿都不喜。
  日复一日参加大同小异的宴席,顾思卿对一开始的还抱有热情,很快转为倦怠。但凡邀她赴宴的,都把她视为香饽饽,稍微门第高些的,多有些强势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