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不熟 > 第134章
  节前的菜市场,是这座城市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攒动的人头、高低起伏的叫卖砍价声、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的气味,都是最真实动人的“活色生香”。
  秦晓曼在这里如鱼得水,她熟练地穿梭在拥挤的人群
  里,和每一个摊主都能聊上几句,在讨价还价间,总能以最合算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邢安平则像个误入异时空的旅人,提着购物袋,略显局促地跟在她身后。他习惯了在镜头前分析国际局势,却对如何分辨一块猪肉的好坏束手无策。
  “老邢,去,那边那家,称两斤五花肉,要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那种。”秦晓曼指着不远处的肉铺,头也不回地发号施令。
  邢安平点点头,快步走过去,他站在肉铺前,看着一整排的猪肉,有些犯了难,老板热情地问他要哪块,他张了张嘴,回头向秦晓曼投去求助的目光。秦晓曼正跟卖蔬菜的大婶聊得火热,察觉到他的视线,朝他比了个手势,又用口型说了句“中间”。
  邢安平立刻领会,转身对屠夫说:“中间那块,切两斤。”
  他看着屠夫手起刀落,精准地割下一块漂亮的五花肉,心里竟生出几分佩服。
  回家的路上,车里堆满了大包小包的战利品,秦晓曼开着车,瞥了一眼副驾座上沉默的丈夫,忍不住打趣他:“怎么样啊邢大记者,在外面跑新闻厉害,回家连买菜都得我遥控指挥。”
  邢宇坐在后排,听着母亲的调侃,悄悄观察着父亲的反应。
  邢安平没有像往常一样沉默,或者扯起那种正经严肃的工作腔调,他只是转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唇边竟然泛起一个极淡的弧度,“是,业务不熟练,以后要多跟你学习。”
  车里的气氛,因为他这句难得的示弱,变得轻松起来,邢宇低下头,假装在看手机,嘴角却忍不住跟着上扬。
  “爸,您以前在国外,都自己做饭吗?”邢宇没话找话地问。
  “大部分时候在食堂解决,或者吃当地的快餐,”邢安平的目光落在前方,“偶尔有空,会自己煮点面条,那边的蔬菜种类少,味道也跟家里的不一样。”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一年,我在一个战地,除夕夜。外面全是炮火声,我和几个同事缩在一个地下掩体里,分了一块压缩饼干。”邢安平的叙述很平静,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当时信号断了,联系不上外面,我就在那边乱想,你们肯定在吃年夜饭,想着想着,忽然就很想吃八宝饭。”
  邢宇的心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默默收起手机,扒拉起身边的各色塑料袋,那些不太动听悦耳的“窸窣哗啦”声,却能完美掩盖他不太平稳的呼吸声。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秦晓曼去厨房切水果了,客厅里只剩下父子两人。电视里正播着地方台热闹的晚会,观众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但他们谁也没看进去。
  “爸,”邢宇低着头,声音有些干涩,“小时候,我其实...挺怨你的。”
  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那个在他心里盘踞了二十多年的心结。
  邢安平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他没有看儿子,目光依旧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像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父子俩之间,隔着太长的岁月和太远的距离,那些本该在日常相处中自然流露的亲昵和情感,都变得难以启齿。
  “以后,”邢安安平转过头,认真地看着邢宇,他的眼睛不再像在镜头前那样锐利和直指人心,而是盛满了温和的、带着歉意的慈爱目光,就像一位普通且平凡的父亲。“以后,我都在家了。”
  邢宇的眼眶有些发热,他别开脸,假装被电视里的相声逗笑,只是那笑声里,带了些微的哽咽。
  就在这时,秦晓曼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从厨房走出来,她没注意到客厅里有些异样的气氛,径直走到沙发边,想把果盘放在茶几上。或许是忙了一天,她弯腰的时候,动作有些吃力,一只手下意识地扶住了自己的后腰,轻轻捶了两下,两根眉毛很快皱起又掩饰性地松开。
  捕捉到那个瞬间的同时,邢宇怔住了。
  他记忆里的母亲,永远是精力充沛、无所不能的。她可以一手抱着年幼的他,一手拎着沉重的购物袋;她可以一边打着国际长途处理公司棘手的业务,一边还能条理清晰地指挥他做作业;她是他头顶那片永远不会崩塌的天空,而他在她的庇佑下,渐渐对天空的无所不在而感到不满。
  可是,他忘了,忘了时间是多么强大的催化剂。
  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控制欲让他窒息,总想着逃离,可现在他才恍然发觉,母亲那些看似无孔不入的关心和安排,或许只是因为她害怕。在这个男人常年缺席的家里,她必须让自己强大到足以应付一切,强大到不给任何意外和失控留下可乘之机。她的强势和控制,是她用尽全身力气,为这个家筑起的一道防线。
  现在,他长大了,父亲也回来了,她紧绷了半生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松懈下来了。母子之间那场漫长的、关于控制与反抗的拉锯战,早在不知不觉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了强弱的态势。那种曾经让他窒息的亲子关系,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地位上的逆转。
  比起做那个一心只想逃离的孩子,或许,他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去包容她的焦虑,去回应她的期待。
  “妈,我来。”邢宇站起身,从母亲手里接过果盘,把她按在沙发上坐好。
  他拿起牙签,插了一块苹果,递到秦晓曼嘴边。
  秦晓曼愣了一下,随即笑开了,眼角的细纹像一朵绽放的花,“臭小子,今天怎么这么乖。”
  她张嘴吃下那块苹果,又把一块哈密瓜递给旁边的邢安平。
  一家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喝着茶,客厅的灯光明亮而温暖,将三个人的身影拢在一起。
  邢宇看着身边安然闲适的父母,不忍出声打扰这份迟来却无比珍贵的宁静。这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家,有着长年累月的缺憾,但在此刻,这片刻的安宁与团圆,却是最真实不过的幸福。
  第90章 ☆、番外(四)树的来信
  湾城的雨季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连绵的阴雨天把人的心情也浸得潮湿。而就在这时,林静深把自己攒了一整年的长假,连同归国后的调休,凑出了一个完整的十天。她没有去任何一个旅游攻略上热门的网红城市,而是悄悄订了一张飞往明城的机票。
  这次的行程,林静深没有告诉邢宇,只说俞雯给她批了假,自己想休息一段时间。并非刻意隐瞒,她只是想,在以一个正式的身份踏入他的家庭之前,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他长大的地方,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他童年走过的路。
  她之前从邢宇那里拿到了秦晓曼的联系方式,但只是说想要“和阿姨认识一下”,并没有透露其他的计划。验证信息她只写了“阿姨您好,我是林静深”,那边很快就通过了,双方平时只是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好友列表里,只偶尔有过几次交流。
  飞机穿过厚重的云层,稳稳地降落在明城机场,六月的风带着这里特有的湿润,吹在脸上,一丁点儿都没有湾城的燥热之气,也不似巴黎的凛冽,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双脚落地的那一刻,林静深心里忽然生出许多莽撞又炙热的勇气,她这次来,就是找一个答案。
  她想知道,当她不再是需要被惊喜、被安排、被保护的那个人,她能否独自面对他生活中那些她尚未完全触及的领域。
  比如,他的母亲。
  林静深订的民宿在一个老城区,推开窗就能看到对面屋檐上慵懒打盹的猫。她给民宿老板娘分享的湾城点心得到了对方热情的夸赞,因此额外获赠了一份她亲自手绘的美食地图。
  第二天,林静深就收到了秦晓曼发来的维信消息。
  【静深,你来明城了?安顿好了吗?我有朋友开了家民宿,可以安排你住那里。】
  林静深有些意外,她其实并没有特地联系秦晓曼告知行程,原本还打算找一天请阿姨吃饭,没想到对方却是先找了过来。林静深捏着手机略微想了一下,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她盯着那条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才回复道:【谢谢阿姨,昨天到的,住的民宿很好,不麻烦阿姨了[比心]。】
  【看到了你发的动态,是意外之喜,说明你没有屏蔽我。】
  林静深看着那行字,忍不住失笑,秦阿姨似乎是个有意思的人。
  【晚上有空吗?阿姨请你吃饭,就当是为你接风。】
  还没等林静深把邀约信息编辑完,秦晓曼的消息已经先她一步发了过来,林静深咬着下唇,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删掉,再重新编辑回复。
  【不麻烦您了阿姨,我随便吃点就行。】
  【不麻烦,餐厅订好了,地址我稍后发你,别跟我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