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 第135章
  众人都知晓,太子妃原先为百姓、战士祈福,战事结束才回到殿下身边。这几日议事时,太子妃时常遣人过来。有时是些吃食零嘴,作消遣用,有时是来过问一句,太子殿下何时结束,帐中准备了t饭菜。
  几位大人年纪都不轻,经过人事,都觉得是太子妃娘娘邀宠的手段罢了。但因着吃人嘴短,他们都默契不提。
  谁曾想,太子殿下行为更甚。
  便是没人发问,他也会冷不丁地主动来上一句:“这是太子妃送来的甜汤,怕孤议事劳累,特意寻来解乏的方子。”
  若非太子妃体贴,差人多送来几份,他们瞧着殿下也没什么想分给他们的意思。
  或者便是:“劳诸位关心,有太子妃在,日日敷药,伤势已好许多。”
  众人只能附和:“娘娘当真是将殿下放在心上,温柔体贴。”
  也不知是真是假,营中有传言说:实则是太子殿下推三阻四不肯上药,娘娘无奈之下才出手相帮。为此,两人还小小吵过嘴,好几个值守的侍卫都听到了。
  有些人甚至从未听寡言的太子殿下说过这么长的话,愣愣地听人继续道:“今日便如此吧,太子妃等孤许久了。”
  他走出帐外,还能来上一句:“莫要笑话她,女儿家脸皮薄,多担待些也无妨。”
  哪知那日,娘娘恰好外出入城,去了善堂,太子殿下独自等至夜半,脸黑得跟锅底似的——以上,皆出自道听途说,真假难辨。
  但无论如何,太子与太子妃二人,真真是与旁人不同。
  闻言,明蕴之脸一红,什么也说不出。
  等到几位大人从帐中出来,都瞧见了太子妃,各个和颜悦色,各自行礼。
  裴彧拉过她的手,道:“日头晒,先进来说话。”
  明蕴之摇头:“不进去了,晚些时候还与几家铺子的掌柜约了谈事。不日便要回京,有些事要处理完。”
  一位大人道:“娘娘为了咱们将士日夜忧劳,真是费心了。殿下可是要与娘娘同去?扬州城中热闹,逛一逛也好啊!”
  裴彧看了那人一眼,与明蕴之道:“怎么瞧着,你比我还忙了?”
  原只是想分散些她的注意力,眼下看来,倒是叫他有些后悔。
  她都没那么关注他了。
  明蕴之轻轻掐了一下他的手心,叫他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莫要随便跟她拉拉扯扯。
  哪知裴彧不仅将她的手全然包了起来,甚至还拉着她,缓缓往前去。
  “……殿下。”
  明蕴之低头道:“将军们都还在呐。”
  裴彧不动声色:“你我去关心伤员百姓,好事一件,谁能说些什么?”
  明蕴之没话说了,被他牵着,二人一道上了马车,离开军营,往城中去。
  路上,裴彧道:“我瞧你喜欢扬州,便让人置了处宅子。日后你若愿意,随时可来住下。”
  明蕴之正看着账册,闻言应道:“好呀。在何处?若是近的话,过会儿还能去瞧瞧。”
  裴彧正与她说着,忽地停声。
  明蕴之没注意到他的异常,翻过一页账目。
  待到车中寂静无声,气氛微微紧绷起来之时,才将目光从账册中抬起。
  “怎么了……?”
  “你听。”
  裴彧按住她的指尖,示意她听着窗外的声音。
  窗外,偶有风声抚弄树叶,沙沙作响。
  明蕴之凝神去听,却什么也没听见,迷惑道:“外面……很安静啊。”
  她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见裴彧这般神色,隐约有些不祥的预感。
  裴彧叩了叩车壁:“这才是不对之处。”
  夏松听得声音,来道:“殿下有何吩咐?”
  “返程。”
  裴彧:“派人去前路探探。”
  “……是!”
  夏松反应很快,当即叫停了车队,将马车掉转头去。
  明蕴之有些紧张,按住账册,低声问:“殿下是疑心前面有埋伏?”
  裴彧拧眉。
  此处是商道,扬州商贸往来发达,这是入城的必经之路,从来不乏车队马匹。可今日,不仅没有商队,连一丝鸟鸣莺啼都无,寂静无声。
  明蕴之闻言,忍不住掀帘朝外瞧了一眼。外头天朗气清,日头还有些晒,绿茵茵的草木散发着夏日的暑气,连蝉鸣都少闻。
  明蕴之:“那咱们是要立刻回营么?”
  裴彧眉头轻蹙了蹙,忽而道:“不。”
  他唤来夏松,低声吩咐了什么,夏松面容一凛,匆促转身,与车队的护卫说了什么。
  紧接着,一声厉响飞入空中,信号发送了出去。
  “……知晓你我今日行踪的,只有军中的人和那几个掌柜。在你与他们头一回接触时,我便让人查过那几个掌柜,都算清白,与各方势力都无牵连,只是些本分的生意人。”
  甚至,今日出行的人,原本只有明蕴之一个,是他临时加入。
  这般埋伏,究竟是冲着他,还是冲着明蕴之?
  裴彧抿唇,剩下的话不必说尽,明蕴之也明白他的意思。
  所以泄露行踪,安排人埋伏在此处的,只能是军中的人,甚至有可能,就是他们方才曾见过的几位之一。
  裴彧指尖点了点桌面,道:“所以,也不能回营。”
  他敛眸,脑海中划过几张面孔。
  军中既然能有奸细,那便已经不安全了,既然要对付他,便不一定只做了一手准备,他若匆匆回到军中,会有什么等待着他们?
  马车停了下来。
  树影摇曳。
  顷刻间,无数只剑羽破空而出。
  那声音尖利、短促,带着令人窒息的扎透血肉的声音,朝此处而来。
  “——什么人!”
  “有刺客,护驾!”
  “护驾!保护殿下!”
  数个侍卫拔剑挥掉箭羽,环绕护卫在马车四周,虽有些狼狈,但都是精锐,身手高强,并不算吃力。
  千百支箭从四面八方飞射而来,扎在车壁、马匹上。拉车的马吃痛,嘶鸣了几声,前后晃动着,马车也因此摇晃起来。
  桌上小壶茶水倾洒,泼在了精致的衣裙上。
  明蕴之惊呼一声:“殿下!”
  裴彧抬臂,挡掉了一支自车帘处飞入的箭羽,将人牢牢按在怀中,道:“趴下,勿动。”
  性命攸关,明蕴之连慌张都不敢有,立刻听话地趴好,听着外面的动静,心底直打鼓。
  “……会是什么人,”明蕴之掌心溢出了汗,紧张道:“你我如今,还有什么仇家么?”
  她以为一切将定,该没什么危险了才是,怎生今日又有变故……甚至,是前世不曾发生过的。
  今生毕竟与前世有了太多改变,随之而变的,想来也不止是他们。
  裴彧喉头轻滚,道:“只要身处高位,这天底下,便没有几人不愿想取其性命。”
  他心头有了些推断,沉声开口:
  “……调虎离山。”
  或许,那些人的目的不止是他和明蕴之。
  还有……那军营之中,放松了警惕的数万将士。
  第75章 第 75 章 她想和裴彧一起活。
  第75章
  扬州, 军营。
  “等等,做什么的?”
  几个守卫拦住那数辆装满了笼箱的车队,目光警惕, 审视地看向来人。
  “我等是奉太子妃娘娘之命,来送货的。”
  来人好声好气,半点不为阻拦发恼, 从袖子里掏出令牌,交给侍卫:“二位爷瞧瞧,这令牌可有假?”
  “太子妃娘娘身边的人没说过今日还有货送来啊?”
  一守卫前后看了看那令牌,道:“你是从何处来的?”
  “大人明鉴,这些都是从城里送来的,单子还在这儿呢。”
  他靠近了些,又从怀里掏出个荷包来,塞给守卫:“大人通融通融, 小的还得赶在关城门前赶回去呐,这误了时辰, 小的带着手下的弟兄又要在城外耽搁一日……”
  为首的守卫多看了他一眼。
  几个守卫检查过这运货的车, 东西都眼熟, 没什么异常,此人也是耳熟的扬州口音,这几日都听惯了的。
  原本都准备摆摆手放行, 直到他掏出那荷包, 守卫道:“还真是新来的?懂不懂规矩?”
  太子殿下治军严明, 自下而上无不敬服, 从前如何暂且不提,但如今在太子麾下,谁敢堂而皇之地收人好处?想吃军棍不成!
  那送货之人明显一愣, 鼓鼓囊囊的荷包尴尬地留在手中,众人的眼光都投了过来。
  “怎么回事?”
  秋朔引着一人走来,瞧见此处拥堵,出言问道。
  守卫前来,三言两语将方才之事说了清楚。
  秋朔还未发话,他身后之人便道:“等等。”
  那人正是杨秀荷。
  她此行扬州,是来寻裴彧说事的。明家之时,明信鸿等若干主事都被押送去了京城,唯一的漏网之鱼便是明存之。此人武艺高强,又多年经营,关系复杂,潜逃在外许久,踪迹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