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他心里有准备,但是……
  真的跳脱不了皇权斗争的窠臼吗?
  皇位是诅咒,它让父子相疑,兄弟反目。
  在德胜门,弘晖带领王公文武百官,迎接大将军德亨凯旋回京,然后,在午门献捷。
  庆典进行到深夜,弘晖在一豆烛火下等德亨。
  德亨在苏小柳引导下,迈入昭仁殿,跟康熙帝一样,这里是弘晖的寝宫。
  九月天气,已经见凉爽,但也没到冷的时候。
  昭仁殿里暖香药香交杂,并不浓厚,所以,也不难闻。
  弘晖身上盖着毛皮毯,身下垫着熊皮褥子,半窝在暖榻上,听到记忆中熟悉的脚步声,睁开眼睛,看到他,轻声微笑道:“弟妹永琏他们都回王府了?”
  德亨来到他面前,看着昏暗中朦朦胧胧的人影,点了一下头,道:“是,回王府了。”
  国公府已经被弘旦继承,改做了贝勒府,叶勤随着大孙子永琏住进了东华门外的定王府。
  大捷庆典结束,他们就回了定王府,德亨来见弘晖。
  德亨看不清弘晖的样子,白天吵吵闹闹的,弘晖被众人簇拥,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都没好好看看他现在病成什么样子了。
  弘晖病了。
  病了很多年了。
  都是这些年处理朝政供应远征呕心沥血煎熬出来的。
  他一回京,永琏就忍不住都告诉他了。
  永琏明白弘晖不让德亨知道他病情的因由,但如今京中不太平,永琏怕阿玛错估形势,将弘晖病重的事情告诉了他。
  殿内太暗了,德亨拿起烛火,想将其他灯烛点燃。
  弘晖:“不要点灯,就这么说话吧。”
  德亨拿着蜡烛的手顿了一下,又放回原处,在他的身边坐下,握住他的手,一派冰凉。
  德亨垂眸,心里的难过不能用言语抒发。
  弘晖回握住他,笑道:“你的手真暖和,比手炉还暖。”
  他记不清上次感触皮肉的温暖是什么时候了,可能,自从德亨北征西讨,离开之后就没有过了吧。
  德亨更加握紧了他,声音都在颤抖:“你没跟我说,你一直在骗我。”
  弘晖言语轻快:“跟你说了,你能抛下西北和北疆,班师回京吗?你又不是永华,一个死讯就能让他自己跑回京来。”
  德亨痛苦道:“那怎么不继续骗下去,骗我一辈子不行吗?”
  弘晖:“……我恐怕活不了那么久了,又要怎么继续骗你呢。”
  德亨将脸埋在他的手心里,再也忍不住,哭起来。
  “你能不能不要死。我后悔了,我应该早点回京的。”
  战事没有拖这么久,他早点回京,让弘晖好好休养,就不会有现在的油尽灯枯。
  赵香艾告诉他,弘晖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之兆。
  他一直在等他回京。
  他走的时候,跟他说:“等我回来”,他就一直撑着等他回来。
  铁路修好了并继续修,纸币推行下去了,乡里学堂开起来了,摊丁入亩进入了千家万户,官绅一体纳粮已成惯例,盐课和关税供应了超过一半的国库,南洋移民,西北移民,六部九司重组,八旗、蒙古王公逼迫,派系党争,海军组建,还有,为他平衡筹集偌大的远征军需供应……
  这一桩桩一项项,都是他们当初定好的国策,他出征,他在京,他们内外联合,将这些都一一实施了出来。
  革新从来没有温情脉脉,有的是削腐剔骨的疼痛,德亨可以想象,他这个皇帝,都面临了什么样的压力。
  新政触动无数人的利益,在无数个夜晚,他是怎么拖着病体,和大臣们斗智斗勇的。
  这些年,他是怎么支撑下来的。
  德亨在外,只感受到他的游刃有余,便以为他是真的轻松掌控。
  他就放任了。
  他错了。
  他不知道他病了。
  病体能让这些压力扩大千倍百倍,他不该让他承受超出他的极限,透支了生命。
  弘晖手掌心感触着他滚烫的泪水,叹气:“要是能活,谁又会想死呢?我是皇帝,更想活上千年万年。”
  “不要后悔,德亨,永远不要因为我后悔。你平定边疆,我执掌朝政,我们兄弟联手,换万世太平,都是值得的。”
  “可我只想要你活着,我不要万世太平,我只要你能好好活着。”
  弘晖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背上,沉默看着玻璃窗外残缺的月亮。
  第436章
  如果说德亨回来之前, 弘晖作为皇帝,在外,还撑着精明强干的样子, 现在,德亨回来了,他就不装了。
  他自己说的:“我太累了,看折子就想吐, 我想休息休息了。”
  德亨自然依着他,让他好好修养,政务都交给他。
  其实政务虽然多,但并不杂乱无章,相反,在内阁辅佐下,各项事务都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只是, 需要皇帝做决定、亲自处理的国事、家事太多太多了。
  家事,也关系到国事。
  这七年间, 有一些人逝去了,比如说雅尔江阿、允祥等,比如说马奇、徐元正、张廷玉等。
  像是允禩,这些年因为身体原因,也慢慢的半隐退,非必要不上朝了。
  也有些人起来了, 成为了朝廷新的中流砥柱, 比如说王尧。
  王尧虽然年轻, 但他的资历可不浅, 十九岁入内阁做侍讲学士,张廷玉开始培养他,打算让他接自己的班,可惜,天不假年,张廷玉没有等到那一天,在德亨班师回朝的前一个月病逝。
  弘晖将他和徐元正一起,配享太庙,死后极尽哀荣。
  虽然限于年纪,王尧没能做内阁首辅如今的内阁首辅是蒋廷锡,但皇帝对他的倚重,并不比首辅少。
  他不是首辅,比肩首辅,他也不是次辅,但比次辅还要得用。
  弘晖就用他顺手,弘晖许多要推行的政策,他献策献计都能献到点子上,弘晖点他为侍讲学士,起居注官,在许多弘晖昏迷不醒的日子,都是王尧先替他看奏折,等他醒来他再朱批。
  或者干脆,弘晖说了,他代为朱批。
  在朝中,王尧就慢慢有了宠臣、佞臣之类的攻讦之言,王尧对此都是一笑置之。岳钟琪到现在都还有人传他是岳飞之后呢,也没见岳钟琪怎么着?
  呵呵。
  现在君上换成了德亨,王尧更是驾轻就熟,一样一样的给德亨讲解如今地方、中央、海外、藩属国等情况,让德亨有个大概的映照,好准确把握现在的实事动态。
  蒋廷锡则是报告一些官员任用、科举纳才、学堂开设、报纸书籍等刊印情况。
  年羹尧则是汇报川陕、湖广、缅甸、马六甲等地方军务。
  德隆就汇报一些宗人府事务。
  还有督察院、礼部、内务府……
  光一人听一段话,一上午听下来,耳朵都嗡嗡的,脑子里就跟打仗一样,上位者要不是个博闻强识的,还得靠翻阅记录,询问、让人帮着回忆等等。
  治大国如烹小鲜,半点马虎不得。
  德亨在西暖阁弘德殿外间听政,弘晖就和永琏伯侄两个,一人一个躺椅,躺内间晒太阳吃葡萄。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太阳正好斜斜照进玻璃窗,在内室地上洒下一片金灿灿的光辉。
  “唔,这葡萄真甜,听说是浙江进上来的。”
  “浙江也开始种葡萄了?去年献上的不是西瓜吗?给朕尝尝……唔,滋味儿是挺足,这么远运来,还挺新鲜。”
  “那可不,凌晨新鲜采摘了,下午就能在杭州装船,半夜到天津港,天亮就到京了,这会子可不就吃上了?”
  “妙啊!”
  “嘿嘿哈哈哈哈……”
  德亨咬牙,吩咐芳冰道:“去里间给本王拿串葡萄来,就给我拿皇上手上那串!”
  内间弘晖听到了,大笑吩咐道:“去外头给你们家王爷弄一筐子来,朕的已经入嘴了哈哈哈哈……”
  永琏也大笑道:“阿玛,我嘴里还有一颗,你要吗?”
  德亨在外翻白眼,骂道:“滚犊子!”
  换来伯侄两个又一阵嬉笑。
  芳冰忍笑,忙听吩咐出去,没一会子,一大托盘洗好的浙江葡萄送上来,德亨让了让,对众臣道:“你们也吃,润润口。”
  众臣:“……谢王爷赏赐。”
  德隆看了眼内间跟永琏一起分享葡萄吃的弘晖,小声跟德亨感慨道:“我很久没见皇上这么轻松过了。”
  德亨顿时觉着嘴里的葡萄不香了,丧气道:“都是我的错。”
  德隆不明白他这么说什么意思,只是道:“纵你有错,你回来了,他就高兴。咱们都高兴。”
  德亨:……
  德亨翻看着宗人府玉牒,问道:“永璋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大婚?”
  德隆叹气:“爱新觉罗家的痴情种呗,他要立孙素素为皇子妃,皇后不同意,母子两个较上劲儿了。”